经过一年的时间,秦王嬴政在通读了古今历史后,明显察觉到这位长子与往日不同。
假设以前的扶苏的眼神像一湾深邃的井水,清澈明净而难以捉摸;那么此刻的扶苏,眼神更像是静谧的湖水,显得沉稳而深刻,仿若能洞察世事。这让只讲授历史而不问及心得的秦王嬴政,无比好奇这一年中他的儿子到底领悟了多少,竟带来如此明显的蜕变。于是秦王特别抽出一个下午,打算和扶苏聊聊。
“这一年,你在史书中有没有什么收获?”秦王问道。
年仅五岁的扶苏像个小小的成年人一般,端坐在父皇对面,认真回答:“收获得很多!”
秦王眼中的期望愈来愈强:“都有哪些收获呢?”
扶苏吸了口气,庄重地道:“我最深刻的体会是:权力来源于民众!”
“权力来源于民众?”
“民众有什么权力?”
“这是多么荒谬的言论!”
“原本还以为那位暴君的儿子真是个神童天才,原来也不过是痴人说梦的小傻瓜而已!”
天幕上展现着另一个扶苏过目不忘的画面令项梁颇为沮丧,在这个时刻,他找到了可以嘲讽的理由。
对于他来说,那些被称为黔首的百姓,不过是俯伏在他的脚下求生存、听从他的摆布罢了。这些人根本就没有权利掌握自已的命运,更不用谈掌控权力。
在他看来,“权力来源于民众”的论调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许多六国的遗贵们也有同样的反应。在当时的社会里,王侯将相是命中注定的存在,并且不是所有人都具备担任这些高贵地位的身份和背景。“无种”者自然不能做贵族。
因此,当听说另一面那个扶苏说出“权力来自于民众”这种类似叛逆的话语时,在所有人的心中都掀起了惊涛骇浪——这与陈胜吴广当年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在本质上没有差别。
这种逆言出自平民之口尚可理解,但作为一个秦国太子级别的皇子也发出类似言论,则让他们感到震惊和困惑。
这是因为那句言论实际上是在否定其自身拥有的特权和正当性,相当于背叛了自身所处的阶层,令人难以置信。
或者换个说法:圣明的陛下何以有此异见?
因此,不仅在这个世界的秦国贵族及六国的残存贵族感到困惑,连这个世界的秦皇嬴政也不由得紧锁眉头,难以理解另一个扶苏为什么会说出如此见解。
【秦王嬴政眉头微皱,对于自已长子扶苏一年研读史书后的第一个感悟竟是:“权力源于百姓”,颇感意外。】
【虽不解,但秦王嬴政心中明白,长子扶苏自幼才智过人,如此见解必有其道理。】
【因此,秦王嬴政对了解扶苏得出这一结论的缘由兴趣盎然。】
【“为何你会如此认为?”】
【扶苏略作思索后说道:“通过历史的学习,我一直反思自已权力的本质来源于何处。”】
【“身为您的长子,大秦的长公子,我的权力显然源于您,源于秦室的认可与赋予。”】
【“若无您的身份地位和我作为长子的事实,我将不具有现今的身份地位和权力。”】
【“以此类推,若我的权力源于您,您又为何拥有如此权力?”】
【“如同我的权力源于您一般,您的权力则无疑源自您的父亲,也就是源于秦庄襄王的任命与传承。”】
【“假如不是大祖父选定您作为太子继位者,则您亦不可能成为今日秦国之主。”】
【“追本溯源,直至我们先祖非子因侍奉周孝王而功绩卓著,受封秦国之地,正式确立为秦国开国之君。”】
【“换言之,先祖乃至其他诸侯所享有的权力,均来自周天子的册命与承认。”】
【“然而,周天子能授予诸侯这些权利的基础权力源自我方远祖——周武王。”】
【“简而言之,后续周天子分封诸侯的权利根基在于周武王 ** 了商纣王的 ** 。”】
【“当商朝覆灭后,新登上的周天子接过了前朝君主的权威。”】
【“周天子能够取代商天子的位置,证明 ** 的权杖并非天生固定且不可易手。”】
【“若追溯周天子的权威源头为商天子帝辛,而初代商天子帝辛自身的权力,又是源于何方?”】
【“同样的追溯方法适用至商朝建立之初——商王汤取代桀的 ** ,开创了商朝。”】
【“再向上追溯至夏朝的开国天子——夏朝的统治基础则来源于始王启。”】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大秦:天幕现世,太宗扶苏引风云》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自启之后,王者的继承遵循父传子的方式进行。”】
【“而早在启之前,最知名的君王乃是治水英雄禹!”】
【“禹的地位是由前任君主舜禅让所得。”】
【“所谓的禅让制度,在当时是指旧君召开部落联盟会议,经过各部落首领协商,共同选举出最为民众认可、德才兼备之人作为下一代君王。”】
【“正如何如舜晚年通过部落会议最终选定了因治水成功深受民众拥戴的禹。”】
【于是,帝舜举办了禅让仪式,在祖庙中对着祖先牌位隆重举荐大禹作为继承人。】
【就这样,大禹接替了帝舜,成为新的天下共主。】
【同样的,尧也是通过类似的仪式,联合各部落民众一同选定了舜为新的统治者。】
【换句话说,像尧、舜、禹这样的上古贤君,并非凭借父亲或先祖是王而取得权力。】
【而是凭借着个人功绩赢得各部落民众的认可与推荐,最终登上了共主之位,取得了王的权力。】
【换个说法就是:权力的根源在于民众,而非王权本身。】
【唯有获得四方百姓的一致认同,一个人才能真正成为王!】
天幕上另一个人物扶苏的话语回荡在寂静之中。许久之后,秦皇嬴政才侧头看向身旁的太史令,严肃地问道:
“他说的是真的吗?”
即使是嬴政本人,对于上古三皇五帝及夏商时期的具体历史也不甚了解,因为这些细节多为史家所研究。大多数人仅仅粗略知晓一些基本历史,例如知道具体的三皇五帝是谁,夏朝有著名的桀,商朝有知名的纣王等。
更深入的研究则集中在本国历史。
因此,对于天幕上所说内容的真假,即便是嬴政也不能立即断定。但在场有一位权威人士可以确认——那位便是太史令。于是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太史令闭目回想了曾经阅读过的典籍后,睁开眼睛复杂地看着众人点了点头,并轻叹道:
“另一位公子扶苏说得对。” 从历史上看,的确如此记载。
此言一出,大臣们有的皱眉,有的面色凝重。如果天幕中的不是本朝的另一公子扶苏,说不定已经有臣子指责他在散布谣言、扰乱人心了,因为这言论直接动摇了秦朝权力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根基。
廷尉李斯恭敬谏言:“陛下是否派人澄清?以免不必要且不应有的民心浮动?”
但嬴政双眸微张,平静回答:“继续观察,再做商议。”
对他来说,扶苏的话如果传播开确实会造成麻烦。不过这种问题再严重,也无法比得上之前天幕中展示的大秦面临 ** (毁灭)更为紧迫的问题。
当大秦帝国面临灭顶危机时,其他小麻烦也就显得微不足道。
“谬论!”
“荒谬至极!”
“绝对是一个疯子在信口雌黄!”
“我们的权力怎能来自那些低贱的百姓!”
六国旧贵族们愤怒地将手中的酒樽摔向地面,手指着天幕上的扶苏大肆辱骂。他们认为扶苏的话不仅动摇了秦皇嬴政统治合法性和正统性,也同样质疑了六国君主及贵族权力的正当来源。
尽管他们的故国已 ** ,但谁能保证他们将来不会再崛起?从春秋战国以来,重归故土的例子并不少见。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始终坚定反秦:因为没有人甘心永远失败,谁也不敢说自已再也无法复国成功。特别是天幕之前揭示过秦国未来的画面,这更燃起了他们对恢复故国的期望。
一旦复国成为现实,那么天幕中扶苏所说的那些话也将威胁到他们作为六 ** 族和贵族的权利合法性。因此,触及切身利益后,这些遗老们的怒火更加旺盛。
“权力,居然是源于我们这样的普通民众吗?”
“尧、舜、禹,竟也是由像我们这样的民众推举产生的?”
“是因为我们的认同和支持,才使得君王真正成为君王?”
天下各地的黎民看着天幕上的景象喃喃自语着。然而,很快便有六国余贵跳出讽刺:
“那都是上古的事情了,你们莫非以为现在仍是上古时期!”
“当今早已不再是上古时代,我等的权利传承源自祖先,哪是从你们这些平民那里来的!”
“底层之人就该明白自已的地位,不应生出不切实际的想法。”
然而即使如此,在天幕下受扶苏话语触动的平民,比如刘季、樊哙、彭越、英布等人,心中原本就涌动的 ** 变得更加汹涌。
(http://www.220book.com/book/AOS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