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4章 刚直良臣

小说: 承唐天下   作者:西瓜瓤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承唐天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H3KW/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承唐天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魏徵手握着太子殿下的谕令,莫说县官、州官就是京官也得甘居下位。

论官没人家的官大,论理又论不过人家,无奈之下只得按人家说的办,乖乖地释放了已经被打入囚车了的李志安和李思行。

李志安和李思行被当街卸下枷锁,他们走下囚车,身体略微摇晃地走到魏徵马前,双双抱拳深揖,高声致谢。

魏徵笑呵呵地说了一句:“莫谢我,要谢须谢太子殿下才是。”

魏徵说罢,扬鞭打马潇洒地离去了。

李志安和李思行相互对望片刻,长出一口气,身体变得有些,全都肆无忌惮地大笑起来。

被扔在街头,倍感尴尬的州官、县官,他们心里有怨,嘴上却不敢说出来,暗暗地咬了咬牙,你让我们没面子,我们也绝不会让你好过。

一张素笺、八行楷书,他们直接一封奏报把魏徵告到了京城太子殿下面前。

李世民坐在东宫书房的桌案之后,手捧着一张告状的奏报,高兴得眉飞色舞的,不住声地夸赞起来。

“好好好,好个魏玄成,果真是够有胆、够硬气。一心为国,不惧嫌疑,真不愧是当朝国士。”

一个人坐在屋子里悄悄地夸,这多没意思?这也夸得太不热闹了。

于是乎李世民把这张写满了魏徵罪状的奏报,拿到金銮殿上大夸特夸,让所有的人都跟着一起夸,掀起一场向老魏学刚直运动。

金銮殿上说那叫朝会,也就是群臣开大会的意思,大会上说完了,小会上也得说。

两仪殿上说那叫内朝,也就是小部分核心人员开小会的意思。

大会上说是锁定荣誉,给老魏贴上刚直不阿、爱国爱民、国士无双的标签,把魏徵高高地架起来用火烤。

让他一辈子都得以这个标签为行为准则,就高高在上做个孤臣,想蹦都蹦不下来的那种。

满朝文武都高喊着“向魏徵学习”,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成了别人眼里、嘴里甚至心里的榜样,你就必须得以一个标杆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已。

李世民知道自已需要什么,他现在已经是皇太子,离皇帝只差一步,对,就是只差一步。

当然差的绝不是物理意义上的那个抬腿向前迈一脚的一步,而是差一个步骤。

差的倒也不是多难办到的步骤,就是登基用的龙袍还得二十多天才能做好。

册封太子之时,由于太过仓促,没有准备好礼服,一件明黄色的太子朝服,差点把他恶心死。

这回时间充足,龙袍不做好,绝不着急登基。

李世民知道做为一个皇帝最需要的就是一个眼光独到、性格刚正又敢于直谏的大臣。

这个人必须要有不怕死的硬骨头,这点很难得,但是在大唐的朝堂上好像是不怎么值钱,硬骨头实在是太多了,软骨头才是稀罕物。

这个人必须要有不计较自身利害得失的大公无私的品质,这点也很难得,但是在大唐的朝堂也算不得什么,大公无私的人绝对是占着至少半数的。

这个人还必须要有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判断的超强能力,这点最为难得,尽管大唐的朝堂上人才济济,能做到这一点的也是极端少数。

以上三点都有人能做到,但是三点都能做到的,李世民选出来的就只有魏徵一个人。

光知道自已需要什么不行,合作是互相满足对方的需要,只满足一方的需要是没办法合作的。

李世民很清楚魏徵需要什么,魏徵做为六易其主的臣子,他最在乎的就是名声。

并且他已经没办法树立一个忠君的形象了,他都换那么多主子了,现在再怎么表现忠诚,也是立不起忠君的旗了,最多能变成一只舔狗罢了。

他只能是选择忠于国家、忠于百姓、忠于他所处的时代,他行事的原则是不计较自身的安危与利害,只在乎与国是否有利,与民是否有利。

只要对国家有利,他就不考虑是否会得罪君主,哪怕是君主犯了错,他也会毫无留情地直指其过。

李世民知道这样的谏臣肯定经常会有让自已不舒服的时候,不过他认了,只要他能辅佐自已把国家治理得更好,再苦口的良药也得往下咽。

李世民渴求一个一心为国的谏议大夫,他希望魏徵能做这样的一个孤高刚直的良臣。

良臣是怎么出现的?是天然就有的吗?肯定不是,良臣也好、忠臣也罢,就是奸臣、佞臣也都是打造出来的。

环境造就人,想要什么样的人就去创造什么样的环境。

李世民想要一个直言敢谏的臣子,于是他就先给自已打造出一个“闻过则喜”的形象,然后鼓励大家都去学习魏徵,朝堂上下养出争相直言君过的氛围。

大会上说完了,小会上还说,小会上说主要是表达一下他喜悦的心情,跟他的兄弟们分享他的快乐。

主要目的是让大家看到他真的是喜欢像魏徵那样的人,背着皇命绝不含糊,众人联名上书来告他一个人,足以说明他一举得罪了整个地区的人。

光跟他们这些在京中的官员叨咕也没什么作用了,李世民抓起一笑,文不加点地刷刷写了下去。

很快写好一封回信,着小黄门速速给远在山东的县官、州官们送去。

先肯定他们的态度没问题,无论是抓捕了前太子和齐王的人,还是向京中汇报老魏的情况,都是值得表扬的。

然后话锋一转,提醒他们做事要认真谨慎,赦免诏书已下,就不能再针对前太子和前齐王的人了。

魏徵虽然干预了地方上的事务,但人家是奉命去处理问题的,日常事务按规章流程办事,特殊事务就得灵活应变。

有了李世民的大力支持,魏徵的工作就更好干了,山东一带迅速地稳定了下来,比皇帝的病情都稳。

李世民身为人子,只要抽得出时间,必定会去看望被李承乾给气病了的皇帝。

或许是为了让皇帝高兴,李世民每次都会带上一些“好消息”过来:“最近天下太平无事,一派祥和景象。”

“报!”李世民话还没说完,一个报事的小黄门就闯到了李世面前:“突厥来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H3K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承唐天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H3KW/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