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7章 因何不战

小说: 承唐天下   作者:西瓜瓤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承唐天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H3KW/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承唐天下

萧瑀出身于兰陵萧氏,是梁明帝萧岿的第七子,隋炀帝萧皇后的同母弟。

萧瑀从小酷爱读书,是当代著名的大才子,他要是对谁说出“请教”二字,你千万别认为他是虚心地向你讨教。

他要么是出于礼貌说了句谦词,要么是出于不满提出了质问,再不然那就是有意的奉承。

李世民一听他说有事要请教,身子立马坐得更直了些,还微微地向前探了探,面皮都有几分的紧张,他十分谦敬地问道:“何事不明?只管当面说来。”

李世民倒没觉得萧瑀会刻意地奉承他,他以为萧瑀这就是故意要给他提意见来的。

谏言没有好听的,但有爱听的,皇帝李世民就爱听谏言,谏得好还有奖赏。

谄媚之言好听,绝大多数的人是喜欢的,但事有例外,李世民不是不爱听好话,而是更希望他的臣子们都能给他提些好的建议。

李世民亲身经历并参与了隋王朝的灭亡进程,他深深地为隋炀帝的刚愎自用、不听人言感到惋惜。

他时常告诫自已一定要从善如流,一定要虚心纳谏,绝不可恃才傲物、目空一切。

纳谏就要有个纳谏的态度,李世民满眼期盼的热情,做好了被批评的心理准备。

萧瑀朝上拱手,很认真地说道:“突厥未和之时,诸将争请战,陛下不许,臣等亦以为疑,既而虏自退,其策安在?”

他这话问得很是高妙,他以恭敬的姿态提出了一个看似疑惑实则巧妙的问题。

他表面上是在询问为何在将领们都请求出战时,皇帝却选择不战而使突厥自行撤退的策略。

这看起来是一个关于军事决策合理性的正常询问,事实上却是不着痕迹的一记马屁。

他通过询问皇帝的策略,间接承认了皇帝的决定是正确的,其实就是在赞扬皇帝的高瞻远瞩和卓越智慧。

萧瑀的问题不仅是一个关于军事决策的疑问,更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赞美,既表达了他对皇帝决策的尊重,又巧妙地避免了直接奉承的嫌疑。

更妙的地方在于他有一问,皇帝就必有一答,这一答是什么?当然就是炫耀了。

萧瑀深知李世民骨子里就爱炫耀,但凡给他一点炫耀的机会,他都绝不会放过。

萧瑀给搭好了高台,李世民就剩下尽情地展示了。

说实话,提起这件事,李世民除了堵心就是窝囊,这次退兵他真没觉得有什么可荣耀的,相反他倒觉得这是目前为止他身上背着的最大的耻辱。

不过内心深处是什么样的就没必要向众人展示了,自已心里想的放在自已心里就好了。

李世民闻言哈哈一笑,心忽地向下放了一截,却原来自已也不是那么爱听“谏言”。

“朕观察突厥兵马虽众,军容却并不整饬(音翅)。他们君臣志在财物,并无他想。”

李世民缓了口气,笑道:“当其请和之时,颉利可汗独在渭河西岸,绝大多数达官显贵都来谒(音夜)见朕,朕设宴相待,如若当时灌醉他们,将他们绑缚到阵前,攻击突厥必成摧枯拉朽之势。”

群臣听到这里都微微地点了点头,李世民说的是事实,当时突利可汗带了许多的高官过来,真要想捉拿他们,就是李世民一句话的事。

也确实有人动过这个念头,是李世民没有同意,才让他们顺利地回到了渭水河西岸。

“如果真那么干了的话,再命长孙无忌、李靖伏兵于豳(音宾)州以待之,虏若奔归,伏兵邀其前,大军蹑其后,覆之如反掌耳。”

李世民说到这里,脸上尽是洋洋得意的神采,这可不是吹牛,真这么干的话,成功率是百分百的。

“是啊”萧瑀满是遗憾地一捶大腿:“陛下既知此良策,何故放虏生还?”

李世民的脸色微微变了变,他这次没跟突交战,不是不敢打而是不想打,因为时机不到,自已还是太弱了,但凡强上一点也不受这窝囊气。

“所以不战者,吾即位日浅、国家未安、百姓未富,且当静以抚之。”

李世民哪里是不想打?只不过他刚刚登基,是最求稳的时候,最怕不过的就是政局不稳。

如果一场大战让天下乱起来,这皇位容易换人不说,只怕是江山都容易变色。

再加上打仗的实质是什么?当然是钱,没钱是打不了仗的,打仗的目的也是为了钱。

不管加上多华丽的辞藻去掩饰,战争的核心就是资源的再分配,说白了还是钱的事。

兜里没钱,心里没底,李世民很清楚自已的国库还剩几个铜板,明知道那俩钱不够折腾的,哪还有折腾的道理?

“一经与突厥开战,突厥与我们必定会结下深深的怨仇,他们惨败之后回到草原,定然会因恐惧而整饬武备,我们再要跟他们打就没这么容易了。”

李世民暗中咬了咬牙,环视一圈又说:“因此朕才决定停战,以金银布帛诱惑他们。他们的欲望得到满足以后,理应自动撤退,这样他们就会心志骄矜、意气怠惰,不再设置军备。”

李世民的双眼微眯,目光缓缓地放远,幽幽地说道:“从今后我们蓄养军威,窥伺破绽,早晚能够一举消灭他们。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此之谓矣。卿知之乎?”

萧瑀问了一句话,李世民当众来了一通演讲,硬是把无奈之举说成了深谋远略,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萧瑀连连向上朝拜,大声地说道:“非所及也。”

这教科书般地奉承手法,令人赞叹不已,群臣没来得及开头,总不能再错过结尾。

于是乎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说起这次退却突厥大军的各种细节,无论描述哪一方面,归根结底都是皇帝的英明引领了这场胜利。

花花轿子众人抬的确是一件令人欢欣的事,起码多多少少让李世民的心里舒服了一些。

下朝后李世民直接回了东宫,进了东宫殿门,他抬腿就往书房的方向走去,却被迎面跑过来的云海拦住了去路。

“陛下!”云海脚步都没有停住,边跑边喊:“皇后突发疾症……”



    (http://www.220book.com/book/H3K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承唐天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H3KW/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