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兰点了点头。
“是可以熏点腊肉,这日子一天一个变化,也不知道明年会变成什么样子,现在趁着有肉票,囤点肉也是好的。”
说完她吩咐江爱国。
“爱国,小燕,明天早上吃完村里的杀猪饭。
你俩就去赶集,肉尽量挑五花肉,半肥半瘦做出来腊肉才香。”
江晚舟看向李玉兰,撒娇道:“妈,我也想去赶集。”
主要是她在家里也没啥好待的。
况且除夕这天的集市,特别热闹。
“去吧,我跟你爸在家看孩子、准备年夜饭!”
晚上。
江晚舟睡在自已的小床上。
李玉兰特意给她换上了新的床单被套。
床边的墙上贴了新报纸,不至于掉墙灰。
瓦房上有两块是透明的玻璃。
透过玻璃,能看到外面的月亮。
她没睡好。
床太硬是一方面。
想宋一川是另一方面。
女人其实挺被动的。
自认为受过精英教育的她。
也在与一个男人短暂的朝夕相处中。
因着每次最脆弱的时候。
被他好好安抚。
而逐渐喜欢上了他。
这种喜欢,并没有来势汹汹。
而是以一种浸透的方式,一点点的将人吞没。
…
今天是1月27日。
也就是除夕当天。
村口一大清早就在杀年猪。
一个村的人都到了。
江晚舟也去凑了个热闹。
她们村的习俗是早上吃杀猪饭。
不为别的。
就为大家都好这一口新鲜的。
今年杀猪似乎比往年迟了一些。
往年基本是天刚蒙蒙亮,请来杀猪的屠夫就到了。
村里的汉子用几块石头,安置好一口大锅。
然后妇女们一桶桶水往里倒。
下面火烧的旺旺的。
几个壮汉拉着正在尖叫的大肥猪。
费力将猪抬上事先准备好的木板。
杀猪匠一手绊住挣扎的猪头。
一手用长刀从猪脖子猛进去。
猪血四溅。
猪的尖叫也逐渐减弱。
猪肉即将走向餐桌。
早有妇人端来瓷盆,接着猪血。
等猪不再动弹了。
汉子们便将猪抬进滚烫的开水锅里。
接着用刮毛器,将猪全身打理的干干净净。
一根毛都不剩。
最后杀猪匠利落的对猪进行分解。
猪头、内脏、排骨、里脊...
杀猪饭里面的大菜是刨猪汤。
刨猪汤是用新鲜的粉肠、生猪血、猪瘦肉、猪肝煮的,里面再煮点白菜或者豌豆尖。
鲜美极了。
有时候还会煮一些新鲜的脑花进去。
新鲜的脑花一点都不腥。
因为口感细嫩,多会孝敬给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吃。
其余的菜则是一些泡椒炒的猪杂等等。
婶子们做饭速度很快。
猪杀好后。
不到半个小时。
杀猪饭也做好了。
村口杀猪的地方,旁边就是一个大的坝子。
家家户户早就把桌子凳子安放好。
就等着饭菜上桌。
江晚舟一家人就占了大半桌。
另外半桌也姓江,和他们沾亲带故。
李玉兰和江有才一个劲的给江晚舟夹粉肠。
她爱吃粉肠。
粉肠平时不好买。
一年到头也就杀猪的时候能吃上几口。
这顿饭大家都吃的非常满足。
吃过饭后。
李玉兰招呼着江爱国、刘小燕和江晚舟,赶紧去赶集。
她和江有才则一个人看孩子,一个人看着分猪肉。
村子离镇上的集市不算远。
刚好村里有人开拖拉机去镇上。
江晚舟抓了一大把糖果,带着哥哥嫂嫂顺利蹭上拖拉机。
“铿铿锵锵”的不到半个小时。
便到了镇上。
镇上热闹极了。
到处张灯挂彩。
人头攒动。
镇中心长长的舞龙舞狮表演队伍。
大家都想挤到前面看热闹。
小孩子们爬上父母的肩头,只为看得更远。
街上还有打气枪的小摊贩。
不少小孩子聚集在一起。
子弹打完了就看着别人打。
不少卖甘蔗、卖凉粉、锅盔的的摊位。
还有不少人忙着采买年货。
肉铺子前排了长长的队伍。
江爱国自告奋勇去买肉。
江晚舟和刘小燕则采买年货。
油盐酱醋、烧鸡烤鸭、饮料美酒、鞋子裤子、春联、红灯笼、鞭炮、烟花、香烛纸钱…
还有鑫鑫的衣服鞋子、帽子袜子…
等三人大包小包回家的时候,已经下午两点。
哥嫂二人整理采买的年货。
然后将几十斤猪肉均匀的涂上白酒。
再抹上事先炒好的放了各种香料的盐。
两人就这样腌起腊肉来。
李玉兰和江有才正在准备晚上的年夜饭。
江晚舟一进灶房。
便闻到一阵酥肉的香气。
李玉兰招呼江晚舟快过去。
“闺女,尝尝,刚炸出来的小酥肉,咋样?”
一口下去,烫得江晚舟龇牙咧嘴。
李玉兰笑的眼泪都出来了。
笑完又开始唠叨起来,“你这么大个人了,咋还这么毛毛躁躁的!”
江晚舟看了看案板上。
“真好!还有炸红薯和炸藕!”
“咱闺女最爱吃炸藕了,多炸一些~”
江有才边烧火边念叨。
也就是今年家里条件好了。
往年根本不敢拿这么多油来炸东西。
说错了,是根本没这么多油来炸东西。
她们村特有的炸藕做法。
将藕切片,裹上面粉炸至金黄后捞出。
然后将炸好的藕摆在盘子里,盘子里再撒上红糖和白糖,上锅蒸至藕软糯。
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炸红薯。
总之江晚舟在北山和矿上,都没发现其他人家有这种做法。
灶房里暖烘烘的。
炸完小酥肉、排骨、红薯、藕片、鱼、花生米,已经下午三点半。
李玉兰招呼大家一起出去挂灯笼、贴对联。
院门、堂屋门贴的是对联和门神。
其余的门上贴的福字。
灯笼一挂上去,瞬间就喜庆起来。
过年的氛围十足。
一家人到厨房帮忙。
说说笑笑。
很快,丰盛的年夜饭便上桌了。
满满当当的摆了一桌子。
江有才的眼角有些。
“往年,一条鱼、一盘肥猪肉、一盘花生米,从年三十一直摆到大年初七走完亲戚,快馊了才敢动筷。”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看了看满桌子的菜。
桌子正中间摆了一条炸的糖醋鱼。
围着鱼的,有一盘子烧鸡、一盘子烤鸭、一盘子蒸的排骨、一碗小酥肉豌豆尖汤。
再外围是油炸花生米、猪头猪尾巴拼盘、炒时蔬、蒸藕、蒸红薯。
“今年,鸡鸭鱼肉有了,猪头猪尾巴有了,晚舟爱吃的蒸藕也有了。”
说到这里,他用衣袖擦了一下眼泪。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没经过那个艰苦的年代,就很难体会这种苦尽甘来的滋味。
(http://www.220book.com/book/H7W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