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他们觉得尹磐涅现在是外强中空,但万一他是装的呢?
就为了激怒他们、让他们放松警惕,其实他有暗中的兵马,还能再杀几家呢?
他们可不愿意成为被杀的那几家,让别人捡了漏。
于是在门阀选择了屈服之后,便一路衰颓。
这数十年来,景帝明升暗降,变动大批门阀官员调去清、贵、闲职,而提拔任用寒门子弟到实缺岗位掌握权力。
前期他们自然不肯善罢甘休,朝廷之上一直明争暗斗不断。
但后期,失去了兵权的他们发现斗不过景帝,只能暗中蛰伏,装作顺从的样子,将目光投向了皇子们。
他们知道,平民读书做官需要时间培养。
平民没有世家的藏书底蕴,出人才的几率很少。
景帝不想世家门阀独大,但不可能一下子把世家门阀赶尽杀绝,不然景国会乱了套。
兵权他们是吃了大亏,但政治权,景帝也只能逐步削弱。
景帝不知道发的什么疯,有打压门阀的决心,不愿意与门阀合作共处。
但他的皇子们未必有啊。
寒门想要超越世家的底蕴,这个时间跨度会很长。
景帝未必活的到这个时候。
只要跟皇子们搞好关系,达成合作,让他们亲近门阀,借助世家的力量。
未来他们的地位完全可以得到恢复。
门阀之间难得达成了共识,各自都有扶持的皇子。
而且除非大事,并不互相为难。
皇子之间的龌龊,也不影响门阀之间的关系。
他们现在必须力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早些让景帝下位,才是正事。
而他们让皇子放下戒备的努力,很显然,也取得了成功。
这次大皇子就给门阀们通了信,说景帝有动作,他们才能提前逃离南平州。
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动作,肯定不会是对门阀好的动作。
真可谓,儿子坑老子啊~
崔清正摸着长髯得意着,突然感觉马车平稳了许多,让一路颠簸的他,舒服的叹了口气。
看来这地方的官道应该是翻修过了,甚为平整,而且技术很不错。
等旱灾结束回到芦陵郡,他都想请这位匠人把祖宅门前的路给修一修了。
他正宽慰的坐着,马车却突然停了下来。
崔清眉头一皱,正欲呵斥。
却听见了嘈杂的人声、打斗声。
又是遇到了流民。
崔清并不担心,为了带走祖宅牌位、宝物、藏书等重要物品和确保出行安全。
他这一行足有上千人,小股流民,不足为惧。
但很快,声音离他越来越近,他也不安了起来。
只听见马车夫一句“危险”,便戛然而止。
车外陷入了一片安静,只有大批人的脚步声,和女眷的一两声惊呼。
崔清神情凝重的拿起软垫下的匕首,起身藏在了车帘后。
他突然有些后悔,但又感觉不后悔。
毕竟他向来寄予厚望的嫡子突然重病缠身,动弹不得。
这种情况下,他怎么可能带领众人安心上路出发。
这一路上舟车劳顿,颠簸不已,要是麟儿带病出发,在路上诊治,恐怕早已一命呜呼矣!
只是没死在与景帝的争斗中,反而死在山野流寇手里,实在是令人不甘,死的不值啊。
还是说,这就是景帝的陷阱,调动大军准备跟他们鱼死网破?
他就不怕边疆生变吗?
他的脑海中翻涌着无数的想法。
最终只是默默回首平生过往,可惜自已没有留下遗言的机会。
不由叹了口气。
此时帘子动了动,崔清戒备起来,只见一只白皙小手映入眼帘。
差点要将匕首刺出的崔清赶忙收手。
不是流寇吗?
他不敢置信的看着一个青衣小姑娘走了进来。
一三傍水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开头说的第一句话是:
“你马车还挺大挺高的,都能站着。”
接着示意他出去。
他走了出去,看见外面成片被绑着的家仆,以及望不到头,看着就训练有素的穿灰绿色衣服的士兵,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这是从哪冒出来的势力?
难道这就是景帝的大动作吗?
也不像景帝的风格啊?
无数的疑问盘踞在他的脑海里,让他晃了神。
一个警员上前,干脆利落的拿走了他的匕首。
他这才回过神来,回头看后面的家眷都没有受到伤害,只是被制服,不由松了一口气。
青衣少女示意他跟着,继续向前,家眷紧随其后。
于是一行人带着不安,浩浩荡荡的走着。
只是大家走到了某个地方,都不由得怔住了。
因为他们都看见了远方那个标志性的三十层行政大楼。
林月此时应景的解释道:
“那是月城的行政大楼,你们即将来到月城,也就是我的地盘,你们可以称呼我为璃月城主。
......
你们可以将我视为来南平州救苦救难、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神仙。
......
你们等会会看到很多不可思议的事物,对,都是被我施加仙术了的,你们也可以学到这种仙术。
......
我看的出来你们想推翻景帝,这也正是我下凡的目的,你们先在月城休息几天,选出人马掩护我前往盛安,其余人和大型物件可以留在月城,这里是最安全的。
......”
林月查看了崔清的信息,这位崔家新任家主虽说有些骄奢、自恃清高。
但没犯过什么大错,虽说也可能是上任时间短的原因,不过看他现在的样子,还算配合。
这几天留他们在月城,判断一下崔氏是否能用。
而且这个崔氏家主有些意外的疼惜儿子,还挺让人惊讶的。
毕竟大部分门阀世家都更注重家族整体的利益,一个两个子女,之后还能再生嘛。
这个崔清,林月对他的印象有所改观。
另外之前林月感觉质子外交没什么用,正准备留下他们的牌位族谱呢。
现在可以两个一起留了。
林月定下规划,陷入思考。
结合陆明玄和崔清的印象,开科举任用寒门、实行自由经济的租佃制、削弱门阀,这个景帝说不定意外的并不昏庸呢?
只是与门阀争斗,又不敢一网打尽,怕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内乱。
兵力仍在对峙,朝堂争斗又消耗大量精力,钱却没有从世家那收回来。
虽说租佃制应该会刺激经济的繁荣,如宋朝。
但从朝廷的赈灾粮所剩无几的情况来看。
景帝手头上应该缺乏与世家对抗的人才,素质良莠不齐,贪污之势止不住。
让朝政捉襟见肘,运行困难。
即使如此,军费也要死撑着边疆军队,不给其它两国机会。
只能说景帝没有足够的管理人才,却想灭门阀,太着急了。
得亏是景帝运气好,开局捞到一个不错的寒门将军。
不然谁能像他这么玩。
而且他这么玩,打的持久流,需要有优秀的后代继续贯彻他的政策思想。
撑过这段时间,说不定就能消灭门阀,国力强盛起来。
并且能比旁边门阀起家的辰国更强盛。
但这得老天配合。
比如南平州突发旱灾,经济这就难以为继了。
但即使如此,也不该不管呀?真是奇怪。
到时候的灾民要怎么处理?
内乱的话,军队忙的过来吗?
这二十年来,景帝好像多次在边疆发起小规模进攻。
如果调走军队,周围的国家积怨已久,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吧?
林月不理解。
(http://www.220book.com/book/H8K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