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的成功让杨明和娄晓娥的家庭经济压力得到了极大的缓解,生活也变得更加富足。然而,随着孩子逐渐长大,面临升学的关键时期,新的问题又悄然浮现,在孩子的教育规划上,夫妻二人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杨明认为,应该让孩子报考一所重点中学的理科实验班。他觉得理科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能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而且重点中学的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资源丰富,有利于孩子的学习成长。这天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杨明率先提出了自已的想法。
杨明表情严肃,目光坚定地说:“孩子马上就要升学了,我觉得咱们得让他报考市一中的理科实验班。一中的理科教学那可是有口皆碑,每年都有很多学生考上顶尖大学的理工科专业。孩子要是能进去,将来肯定有出息。”
娄晓娥却不这么认为,她轻轻放下筷子,眉头微蹙:“我觉得不能只看理科和学校的名气。孩子的兴趣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他对文科或者艺术有天赋和兴趣,我们硬要把他往理科方向推,他可能会学得很痛苦,也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杨明有些着急地提高了音量:“兴趣能当饭吃吗?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理科生的就业面广,收入也高。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兴趣,就耽误了孩子的未来。”
娄晓娥也不甘示弱:“你怎么能这么说呢?孩子如果对自已所学的东西没有兴趣,只是为了迎合所谓的就业市场,那他的学习会缺乏动力,长期下去,可能会产生厌学情绪。而且,文科和艺术领域也有很多优秀的人才,他们同样能在社会上立足,实现自已的价值。”
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气氛逐渐变得紧张起来。孩子在一旁看着父母争吵,眼神中透露出不安和困惑。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杨明和娄晓娥决定去咨询孩子的班主任李老师。李老师是一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和蔼可亲的教育工作者。她耐心地听完了夫妻二人的想法后,微笑着说:“你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孩子的教育确实不能只看一方面。我们既要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也要结合他的学习成绩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杨明急切地问:“李老师,那您觉得我们孩子更适合哪个方向呢?他在学校的理科成绩一直还不错啊。”
李老师轻轻摇了摇头:“从他平时的学习表现来看,他的文科成绩也不差,而且在学校的文艺活动中表现得很活跃,对绘画和写作都有一定的兴趣和天赋。我建议你们可以带孩子去做一些专业的兴趣测评和职业规划咨询,这样能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优势和潜力。”
听了李老师的话,杨明和娄晓娥陷入了沉思。他们意识到,自已可能过于主观,没有充分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和全面发展。
回到家后,他们决定和孩子好好谈一谈。孩子坐在沙发上,低着头,不敢看父母的眼睛。
杨明尽量放缓语气,说:“孩子,爸爸妈妈之前的争吵让你害怕了吧。我们只是想给你找一个最好的升学方向,但可能忽略了你的想法。你告诉我们,你自已对未来有什么打算?是更喜欢理科,还是对文科或者其他方面有兴趣呢?”
孩子犹豫了一下,小声说:“爸爸,妈妈,佛系小郎君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其实我对理科也不讨厌,但是我真的很喜欢画画,我想以后能成为一名设计师。”
娄晓娥听了,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孩子,你有自已的梦想是好事。但是你要知道,走艺术这条路也不容易,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杨明虽然心里还是有些担忧,但他看着孩子坚定的眼神,说:“孩子,如果你真的喜欢画画,并且愿意为之努力,我们会支持你的。但是你也要保证,不能因为艺术而放弃其他学科的学习,要全面发展。”
孩子抬起头,脸上露出了笑容:“谢谢爸爸妈妈,我会努力的!”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平息。杨明虽然表面上同意了孩子的选择,但内心还是对孩子的未来有些不安。他觉得艺术这条路充满了不确定性,担心孩子将来会面临就业困难等问题。
一天,杨明在公司遇到了一位同事王强。王强的孩子也是学艺术的,已经上了大学。杨明便和他聊起了孩子的教育问题。
杨明皱着眉头说:“王强,我家孩子说想走艺术这条路,当设计师。我总觉得心里没底,你说学艺术真的靠谱吗?”
王强笑了笑说:“老杨啊,我当初也和你一样担心。但是现在我觉得,只要孩子有兴趣,并且有天赋,学艺术也没什么不好。你看我家孩子,在大学里学的是服装设计,参加了很多比赛,还拿了奖。现在已经有一些公司和他联系,想让他毕业后去工作呢。”
杨明有些疑惑地问:“可是艺术行业竞争那么激烈,能真正出人头地的有几个啊?”
王强拍了拍杨明的肩膀:“老杨,你不能只看到那些成功的少数人。学艺术可以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些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好处。而且,现在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只要孩子努力,总会有机会的。”
和王强的一番交谈,让杨明的内心稍微平静了一些。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已的想法,意识到自已不能因为担心就扼杀孩子的梦想。
而娄晓娥则积极地为孩子寻找各种绘画培训课程和艺术资源。她联系了一位知名的绘画老师赵教授,希望能让孩子得到专业的指导。
娄晓娥诚恳地对赵教授说:“赵教授,我家孩子对绘画很有兴趣,我们想给他提供最好的学习机会。您能不能给我们一些建议,或者让孩子跟着您学习呢?”
赵教授看了看孩子的一些绘画作品,点了点头:“这孩子还是很有天赋的。不过,学艺术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大量的练习,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你们要做好心理准备,这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娄晓娥坚定地说:“赵教授,我们知道。只要孩子能坚持,我们一定会全力支持他。”
在这个过程中,杨明和娄晓娥虽然还是会有一些小的争执,但他们都在努力调整自已的心态,尊重孩子的意愿。他们知道,孩子的教育之路还很漫长,需要他们共同陪伴和引导。
杨明看着娄晓娥说:“晓娥,也许我们应该更相信孩子。既然他有自已的梦想,我们就给他足够的空间去追求吧。”
娄晓娥微笑着回应:“嗯,杨明。我们一起为孩子加油,不管未来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支持他。”
(http://www.220book.com/book/H8R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