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一番激烈的讨论与内心的挣扎后,杨明和娄晓娥最终决定尊重孩子的意愿,支持他追求艺术梦想。然而,这一决定并非轻易就能达成,他们需要在思想和行动上都做出诸多调整与努力。
杨明虽然口头上表示尊重孩子,但内心仍充满担忧。他担心孩子在艺术道路上会遭遇挫折,将来面临就业困境。一天,他在工作间隙与一位老友赵刚倾诉自已的烦恼。
杨明眉头紧皱,满脸忧虑地说:“赵刚,你说我这是不是太冒险了?就这么让孩子去学艺术,万一以后找不到工作可怎么办?”
赵刚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老杨,你这是关心则乱。孩子有自已的梦想是好事,你得给他机会去尝试。现在艺术领域发展得也很广阔,只要他有才华,总会有出路的。”
杨明无奈地叹了口气:“我知道,可我就是忍不住担心。我这一辈子辛辛苦苦,就想让孩子以后能安稳过日子,可他选的这条路充满了不确定性。”
赵刚摇摇头:“你不能用自已的想法去束缚孩子。你看那些成功的艺术家,他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也遇到过很多困难,但坚持下来就成功了。你得相信你家孩子的能力。”
杨明听了老友的话,陷入了沉思。回到家后,他看到孩子在房间里认真地画画,那专注的神情让他心中一动。
杨明轻轻走进房间,站在孩子身后说:“孩子,爸爸想通了。既然你决定走艺术这条路,爸爸就会全力支持你。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一起面对。”
孩子抬起头,眼中满是惊喜与感动:“爸爸,真的吗?谢谢你!”
娄晓娥则积极地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她四处打听,找到了一位在艺术界颇有名气的老师——陈老师。陈老师性格温和,教学经验丰富,对学生要求严格且充满耐心。
娄晓娥带着孩子来到陈老师的工作室,诚恳地说:“陈老师,我听说您在绘画教学方面非常出色,我家孩子对绘画很有热情,希望能跟着您学习。”
陈老师看了看孩子的作品,微笑着说:“这孩子确实有一定的天赋,但天赋只是一方面,还需要后天的努力和系统的训练。你们要有心理准备,学艺术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娄晓娥坚定地点点头:“陈老师,我们知道。只要能让孩子在艺术上有所进步,我们不怕辛苦。”
在陈老师的指导下,孩子开始了更加系统的绘画学习。他每天都花费大量时间练习绘画技巧,学习艺术理论知识。杨明和娄晓娥也在一旁默默支持,为他准备绘画工具,鼓励他参加各种绘画比赛和展览。
随着学习的深入,孩子逐渐意识到自已的不足,开始主动向父母提出想要参加一些专业的绘画培训课程。
孩子有些不好意思地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我觉得我在素描和色彩方面还需要提高,我想参加一个专业的培训课程,可以吗?”
杨明毫不犹豫地说:“当然可以,孩子。只要你觉得对你有帮助,我们就支持你。”
娄晓娥则担心地问:“这些课程会不会太累了?你的身体能吃得消吗?”
孩子笑着说:“妈妈,我没事的。我想努力提高自已,这样才能离我的梦想更近一步。”
在孩子努力备考的过程中,杨明和娄晓娥也没闲着。他们积极了解艺术院校的招生政策和考试要求,为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杨明仔细研究着招生简章,对娄晓娥说:“晓娥,你看这所美院的招生考试,除了绘画专业技能,还很注重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思维。我们得让孩子在这方面多下点功夫。”
娄晓娥表示赞同:“嗯,我们可以给孩子找一些艺术鉴赏的书籍和资料,让他多看看大师的作品,培养他的艺术感觉。”
同时,他们也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锻炼他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杨明对孩子说:“孩子,你不能只埋头画画,也要多和同学们交流合作。在社团活动中,你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这对你以后的发展也很有帮助。”
孩子听从了父母的建议,加入了学校的艺术社团。在社团里,他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组织艺术活动,互相学习进步。
然而,备考的压力也逐渐让孩子感到疲惫和焦虑。有一次,孩子在完成一幅绘画作品时遇到了瓶颈,怎么画都不满意,情绪变得很低落。
孩子沮丧地把画笔一扔:“我怎么这么笨啊!这画怎么画都不对,我是不是根本就不适合学艺术?”
杨明赶忙走过去,安慰道:“孩子,别灰心。遇到困难是正常的,每一个艺术家都会有创作瓶颈的时候。你可以先休息一下,调整好心态,再重新审视这幅画,说不定会有新的灵感。”
娄晓娥也过来鼓励他:“是啊,孩子。你已经很努力了,不要给自已太大压力。我们相信你一定可以克服这个困难的。”
在父母的鼓励下,孩子重新振作起来,经过反复思考和尝试,终于完成了那幅作品。并且,这幅作品在学校的绘画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孩子拿着奖状,兴奋地跑回家:“爸爸妈妈,我获奖了!”
杨明和娄晓娥高兴地抱住孩子:“太棒了,孩子!这是你努力的结果,我们为你骄傲!”
随着考试日期的临近,孩子更加努力地复习备考。杨明和娄晓娥则在生活上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确保他有充足的精力应对考试。
杨明对娄晓娥说:“这段时间孩子太辛苦了,我们得给他做点好吃的,补充营养。”
娄晓娥点头称是:“嗯,我每天给他准备新鲜的水果和营养丰富的饭菜,让他能保持好的状态。”
终于,考试的日子来临了。杨明和娄晓娥亲自送孩子去考场,一路上不停地给他加油打气。
杨明说:“孩子,放轻松,发挥出自已的水平就好。不管结果如何,你在我们心中都是最棒的。”
娄晓娥也说:“对,不要紧张,相信自已的能力。”
孩子走进考场后,杨明和娄晓娥在考场外焦急地等待。他们的心情比自已参加考试还要紧张。
考试结束后,孩子走出考场,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
杨明连忙迎上去问:“孩子,考得怎么样?”
孩子笑着说:“爸爸妈妈,我感觉还不错。我已经尽力了。”
杨明和娄晓娥相视一笑,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他们知道,无论孩子最终是否能考上理想的学校,这段经历都将成为他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杨明看着娄晓娥说:“晓娥,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尊重孩子的选择,支持他走下去。”
娄晓娥微笑着回应:“嗯,杨明。只要孩子开心,我们就满足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H8R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