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想请姐姐夫帮忙教训教训我姐,真不知为何,今天又逢休息日,难道就不能让我再多眠片刻吗?”
此言源于栗娟的早晨坏脾气,令她牢 * 不断。
“你这小丫头,姐如婢女般日夜照料你的吃穿住行,你怎么就毫无感恩之心?居然还唆使姐夫对付我,我这不是自掘坟墓养了个不知好歹的小冤家?”
“姐姐,大姐姐,刚才我只是随意说说,不要生气嘛……”“快点吃完你的鸡蛋羹吧。”
即便生命数中家禽数量有限,但每日产蛋量依然能达到十个上下,每月累积达三百以上。
加上杨辰从战场带回来的部分,哪怕家常每餐饮食,亦未能尽数食用。
这几月来,杨辰家中几乎日日变换做法烹煮鸡蛋,无论是水煮、油煎还是蒸煮。
日子长久,连这位小吃鬼栗娟似乎也开始觉得有些腻烦。
“姐夫,能否如咸鸭蛋一样处理鸡蛋?”
“自然可行,待姐夫为你制作咸鸡蛋。哦,娟子,你想要咸鸭蛋或鹅蛋么?如果需要,待姐夫去采购一番。”
“嗯嗯,姐夫真是最好的!”
虽口中如此答应,实则栗娟仅是顺带提及。杨辰首念依旧是为栗娜考虑。
闻此言,深知其意的栗娜心若蜜涂,倍感甜蜜。
早餐过后,杨辰便携两位女子离开发祥地95号院,沿途来到葛大爷家中。
栗娜随即拉着栗娟前往探视刘素芬及栗奶奶家族。
与此同时,葛大爷引导杨辰步出院门,不久二人抵至一私人寓所。
“张大姐在家否?”
葛大爷声音未落,一名手持木杖的老妇人已然出现在庭院中。“咦?是葛大爷呀。有何贵干,今日特意造访?”
“张大姐,我们此来是为了您的绝活。我家这侄子近获一优质熊皮,望您能否为其制成皮毛大氅?”
“呵呵,屋内详谈,欢迎您光临寒舍。”
葛大爷所述之“张大姐”真名为张明秀,据闻其家族乃明朝传承至今的宫廷缝制技艺持有者,至民国时代,张氏家族世代皆为享誉一时的缝制高手。
而张明秀更是精通皮袍与旗袍制作。
未几,张春苗即出迎葛大爷与杨辰步入厅堂。
“葛大爷,说来也是,您亲自来访,事情再小,我都应答允。但如您所见,我手已颤颤不已,年岁渐长,实难应对精细活计。”
话刚落,没等葛大爷出声,张大娘紧接着说:“说到针线功夫,我儿子的媳妇春苗虽不敢说是我的衣钵传承人,但手艺也接承了大概十之 。如果你们信得过,不如就让春苗为你们缝制如何?”
张大娘的话语刚停,杨辰主动问道:“大娘,听葛大爷提过,您的旗袍做工十分了得,您手上有剩余的成衣或材料吗?”
“呵,这小兄弟怕是不太懂。普通旗袍尚且不说,上乘的旗袍讲究时令和个人适配度,所以精品旗袍都是根据人的具体情况定制的。布料方面?我家确实藏有不少珍稀的丝绸、真丝、锦缎、普通棉布,还有当年颇为风靡的阴丹士林布料。如果是为家人定制的话,则需要见过本人才能准确量身制作。”
杨辰听后,继续提议道:“那么大娘,您看是否可以劳驾您的儿媳妇跟我们一同前去?今日除了皮氅之外,我还准备做些护膝,并春夏秋冬各两套旗袍。对于酬金,您可以放心,我一定会给出满意的价码。”
大约半小时之后,杨辰及其一行再次返回到了葛大爷家中。
“春苗,这边有事找你。”
“杨哥,这位是谁?”
“这位是张春苗,今日特地为你来测量体型数据,然后根据这些为你制作几件旗袍。这样吧,你俩进屋详谈就是了。”说完这话,明白了缘由的栗娜马上热情地带领张春苗前往东厢房。
通常情况下,杨辰在栗娜面前总是常说:“穿起旗袍的你会更加美丽动人的。”因此这次听到要做旗袍,栗娜并没有感到惊讶,而是充满了欢喜之情。
一同前往的还有栗奶奶、刘素芬(大娘)、王牡丹、好奇的栗琴与栗娟姐妹。栗娜等一行人在前往东厢房的同时,杨辰随葛大爷一起步入堂屋内。
“辰,来尝尝二舅我的茉莉花茶吧。”
“正合适,我也正是有点渴了。”一边说着,杨辰接过舅舅栗毅递来的茶杯,如耕牛食草般饮了几大口茶水。
见状,一旁的葛大爷微微抱怨说:“幸好是茉莉花茶,要是换成西泠碧潭,怕是你这一口就全浪费了。”
“葛大爷,喝茶是您的雅趣,而像我这般毛糙的年轻小子,就算想要细细品味恐怕也只是偶尔为之罢了。”
“行,我说你一句,你定有一千条理由等着反对我,那我还说什么好?”几番调笑之后,葛大爷正色说道:“辰,你觉得旁边的那个院子怎么样?”顺着葛大爷指引的目光,杨辰仔细端详了几眼。
“位置不必细说,靠近崇文门,将来即使有了城建新计划,应该也能获得不错的赔偿款。而且,虽然院子里看起来稍显老旧,但翻修改造的成本应该可控。对了葛大爷,难不成您想把这处买下来吗?”
“哈,还是你看得明白,罗向东、徐卫国这些人啊,只知道眼前的利益,哪顾得上将来的变数。”
接着,葛大爷向杨辰详细讲述了这件事的具体背景——那栋相邻的宅院同样持有有效的产权文书,且邻院的主人因工作调动至内陆山区,故在临行前想要出售这片宅基以转换为现钱。
了解此事后,葛大爷先是与隔壁的住户进行了协商并取得了共识,随后又积极地去找罗向东和徐卫国,向他们询问是否有意购买隔壁的院子。
但是,罗向东和徐卫国纷纷表示不愿意。他们觉得现在的居住环境很满意,而且也不想折腾搬新家的事。“那么,葛大爷,你的意思是我应当将这院落买下吗?”对方问道。
“不,并非如此。我的意思是你应先资助些资金给你的二叔家,借此机会让二叔家购得隔壁的院子,然后再在中间凿一门洞以方便走动。”讲到这里,葛大爷见栗毅欲说些什么便挥手打断了他:“孩子,现在的住所无论是位置还是风水都很好。虽然此刻没有这样的机会,但未来总会有。你若愿意继续留在这里住,完全可以逐渐收购整个院子,包括东、西两边的侧院。”
言外之意是,如果杨辰不是个愚蠢的人,就不应该轻易离开这座庭院。这一番话反而提点了杨辰。
目前,尽管住在95号院里的居民混杂不一,但如果等到时局好转,杨辰完全可以趁机用金钱将整个院子甚至两侧的跨院收入囊中。“葛大爷,就这样定了,只要告诉我具体需多少费用就行。”杨辰表示同意。“那我现在就过去同邻居详谈。”
葛大爷走后,没等栗毅发话,杨辰接着说到:“二叔,您不要拒绝。这只是我个人暂时借钱给您而已,您可以慢慢还给我。” “但是,辰子,我们家里…”
“二叔,自家人就该相互帮助。更重要的是,如此大好时机,若错过将会追悔莫及。” “好吧,那从本月开始,我每月都会按时还款,一直到偿清。你必须接受我的还款!”
“行,按你的意见来。”谈话之间,栗娜与张春苗等人也走入了院子内,“媳妇,准备妥当了吗?”
“大哥,我已经和春苗姐商议好了,不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有两套服装,这数量有些多了吧?”“没关系,我高兴给你就多给你买几套。”面对丈夫的话语,栗娜深知无力反驳。
这时候,只见栗娟轻快跑到杨辰身后,一边给他揉肩解乏,一边撒着娇说:“姐夫,你怎么能忘记那个听话乖巧的娟子呢?”
“娟子,你想试穿旗袍吗?”
“嗯哼,当然想啦。”
“那就顺带也为你做两套。”
随即,杨辰转向张春苗问道:“张姐,您家里储备的布料还够做一百多件旗袍吧?”
“确实很充足。”
“好,那除了栗娜她们以外,再给奶奶、母亲大人、二婶婶、王大妈、琴妹妹还有娟子每人做两套吧。”
因为婆婆与媳妇家可以出价换取面料而不需要凭票,加上杨辰自身并不缺少经济能力。所以,趁现在机会合适,就好比提前庆祝新年,为家人准备好崭新的衣服。
“孩子,你这样大度地为人着想固然很好,但是也不能太过浪费。”
“祖母,我所言确实,这样的时机实属难得,请听我的安排,我们只需这样做一次就够了。”
“那...只能这样了。”
“我承诺,祖母,请您放心。”
安抚完栗奶奶后,杨辰让栗江骑自行车去前门附近接人。约莫过了二十分钟,栗母到达葛大爷家中。
随后,栗娜一边拉着母亲往东厢房走去,同时不忘招呼张春苗跟上。完成栗母的身体尺寸测量,并定下了相应旗袍款式后,张春苗才告辞离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HP7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