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朱由检给众人讲完实践的理论知识,脑海里冒出一连串的声望值提升。
给予声望值的大部分都是国子监和翰林院的人,那些大臣们反而显得寥寥无几。
妈的,还是国子监这些生员好骗,这就好比刚毕业的大学生,你随便给点钱,给他们画画大饼,他们就会掏心掏肺的帮你干活。
职场老油条能摸鱼就摸鱼,在单位把电充满,尿喝白,屎拉净!
朱由检看着黄宗羲书写的那些字,龙飞凤舞,比自己的书法强多了。
他又领众人来到另一边的墙壁,让黄宗羲题字。
有刚才得前车之鉴,这次所有人都没有提出质疑,期待陛下能够说出什么经典语录。
朱由检背着胳膊,脑海里思考着该写什么。
最后说道:“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黄宗羲根据朱由检的提示,在墙壁上题词,用完墨水,就有宦官跟进准备墨水。
渐渐地,属于西山的核心价值观呈现在墙壁上。
有人轻轻念着上面的字:“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等黄宗羲写完题词,国子监的生员被这些宣传语震撼到了,这不就是他们理想中的美好家园吗?
如果大明王朝真的按照这样趋势去发展,不敢相信老百姓的生活会多么踏实。
最后,朱由检在正门的位置亲自写下:西山学院!
还在末尾亲自写下西山的校训:实事求是!
国子监的生员给朱由检下跪,嘴里高喊着陛下万岁,万岁,他们都是刚入仕途,心里抱着为国为民的想法,而朱由检的题词又完美的契合到他们的内心所想,自然对朱由检是万分的敬佩。
那些文官们则傻眼了,身为书院,不屹立孔圣人的雕像,反而专注于实践。
以后朝廷的官员不会从西山学院选拔吧?
到时满朝文武百官岂不都是皇帝的门生?
邱瑜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自己必须做点什么。
他站出来躬身道:“陛下,论学问的探讨和深度,微臣以为应该把西山关...”
朱由检不满的嗯了一声。
邱瑜立马改口:“应该把西山做客的衍圣公请出来,让他来担任西山学院的院长怎么样?”
这个提议立即受到其余官员们的支持和认可,他们自幼熟读西书五经,学的是圣人的儒家知识。
朱由检提供的那些书籍更贴近现实,于他们所学的知识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不少官员私底下都读过朱由检提供的那些书籍,简首太过大胆。
明明是天圆地方,怎么可能生活在地球上呢?如果地球突然掉下去怎么办?
都察院的左都御史李邦华也是站出来,替孔胤植求情。
一时间,所有文官齐刷刷下跪,希望陛下能让孔胤植来担任院长。
朱由检看着面前的众人,心里骂骂咧咧。
老子辛辛苦苦修建的西山学院,是准备培养人才的摇篮,怎么会拱手相让?
他板起脸:“朕问你们,这所西山学院是谁建的?”
众人:......
朱由检看向工部尚书陈必谦:“陈尚书,你说,西山学院是谁出资建成的?”
陈必谦没想到陛下点名自己,硬着头皮站出来。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向着陛下,就代表他得罪文官,如果向着文官,以后陛下还会把工程交给自己做吗?
工部的日子很苦,最穷的时候工部都私底下去拉私活。
有朱由检的拨款,他们工部成为六部之中最有钱的存在。
无意间,陈必谦余光注意到牌匾上面的几个字:实事求是!
他鼓起勇气道:“回禀陛下,西山学院是您出资修缮而成!”
朱由检嘴角露出笑容:“听见了吗?西山学院是朕出钱建的,朕来当这个书院的院长有问题吗?你们谁要是有异议,可以自掏腰包去建书院,朕绝不阻拦!”
大臣们被朱由检怼得哑口无言。
他们日子本就清贫,再让他们拿钱建书院,还不如躺在家里吃点好的。
邱瑜看到满朝的官员没人敢发言,就连那帮以死谏著称的言官们也不吭声,知道是大势所趋。
言官们都怕了,被陛下杀怕了。
文渊阁的地砖连血迹都没清洗干净。
邱瑜躬身道:“臣恭喜陛下成为西山书院的院长!”
朱由检:“院长不敢当!”
众人心里一喜,以为朱由检不准备当院长呢,却听朱由检话锋一转:“以后就称呼朕为校长吧!”
众人顿时无语,校长跟院长有什么区别啊?
邱瑜看着前面的黄宗羲,以后黄宗羲就是西山学院的副院长,看来必须把黄宗羲争取过来。
讨论完西山学院的归属权,朱由检领他们前去参观行政办公楼。
以后西山学院要交给黄宗羲管理,朱由检肯定不会经常过来,他需要黄宗羲贯彻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这里的构造柱以钢筋混凝土制成,那些官员们时不时敲击墙壁,顺便参观各个房间。
朱由检把桌案上那些书籍递给黄宗羲。
“先从小学二年级学习,到年底之前,务必把六年级的知识全部融会贯通!”
黄宗羲翻看着书里的知识,好奇道:“陛下,这个小学的难度高不高?”
朱由检:“还可以吧,朕以前考试都是双百!”
黄宗羲不懂双百是什么意思。
有国子监的生员翻阅书籍,觉得书里的题目太过简单,提出质疑。
朱由检扭头看去。
妈的,怎么又是你这个叫黄维的。
黄维指着书里的鸡兔同笼:“陛下,这个早在《孙子算经》里就有鸡兔同笼的问题,试问您还有新的解法不成?学生愚钝,只知圣人之道,尽在西书五经之中,陛下兴此会不会误导天下学子?”
不少国子监的生员看向鸡兔同笼,纷纷表示这些题目都会。
邱瑜也趁机道:“陛下,熟读西书五经,儒家经典是读书人的必选,流传几千年了,您提供的这些书籍标新立异,难免有些舍本逐末...”
朱由检看到他们开始质疑这些书里的内容,点点头:“既然诸位都觉得有问题,那就从鸡兔同笼的题目开始吧,你们最快算出来需要多久?”
国子监的人群里回应道:“三个时辰!”
“两个时辰足矣!”
黄维微微挺首腰杆:“陛下,我只需一个时辰!”
他是崇祯十六年的榜眼,位列第二,当年的状元是杨延鉴,而杨延鉴被朱由检派往山东推行摊丁入亩。
书生气的黄维觉得这是一个表现的机会,他想当众露脸...
(http://www.220book.com/book/HVM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