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很快到了家门口,小蔵早已经在门口等着,看到是几人后,赶紧上来,着急说道:“老爷已经在屋里等着呢,你们怎么现在才回来?”
大毛有些醉意说道:“没事。我们第一次来京师,就多玩了一会,才耽误了时辰。我爹他不会怪罪的,不过,我爹他何时回来的?”
小蔵低声带点神秘的说道:“半个时辰之前回来的,不过今天老爷脸色有些凝重,多半是今天去宫里遇到了啥事。一会你们进去说话可得注意了。”
“知道了。”二毛说道,
几个人走到屋里,看到张维新就坐在椅子上,脸上有些许疲惫,紧闭双目,整个屋子很是寂静,只能听到几个人的呼吸声。
大毛开口轻声说道:“爹,我们回来了。”
张维新抬抬手,示意大毛几人坐下,然后缓缓睁眼,虽然有些疲惫,但还是露出了笑容的说道:“你们今天在京城玩的怎么样?”
虎子嗖的一下站了起来,高兴的说道:“我给你说伯伯,这京城可大了,一天根本转不完,就我们今天去的城西啊,那比我们怀庆府都大呢,而且东西比我们那里贵了好几倍。走了半天也没有走到路尽头。”
张维新哈哈一笑说道:“玩的高兴就好,高兴就好,时候不早了,你们都去休息吧。我已让你们蔵叔给你们准备好了房间,毕竟日后你们都要久住这里了,”
众人都准备要走,
张维新突然叫住:“大毛二毛,你们留下来,爹有事给你们说。”
“是。”大毛二毛回答道,
几个人眼神示意后就退下了,大毛二毛又走到屋里,二毛问道:“爹,是不是今天在宫里有什么事情?发生什么事了?”
“唉,”张维新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又缓缓说道:“你们也知道咱家这么多年。没有出过读书人,你爷爷和你老爷多年都没有中秀才,你爹我拼了命读书,才中了举人,你外公看我如此努力,这才把女儿许配于我,中了举人的我本来在天津卫当候补官员,得到上面赏识做了余姚县令,因政绩突出,去年接到了朝廷的任命,让我来京城做官。”
“我知道啊,爹,这升官不是好事吗?”大毛说道,
“可是朝廷让我做的是太子冼马。”张维新说道。
“可我听说如今皇上并无子嗣,全都是因为那个万贵妃…”二毛还没说完,大毛赶紧嘘了一声并用手中指放在嘴唇中间示意他不要大声,二毛立马也明白了。并看向父亲。
张维新缓缓抬头,望着门外。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说道:“坊间传言当今圣上并非没有子嗣,而是怕贵妃加害而不敢露面,如今东宫空缺,陛下也为此事而发愁,待我明日进宫。查看情况再说。”
“爹,那我们能做什么?”大毛问道。
“我叫你们来,就是想告诉你们,我可能一段时间都不回来,你们兄弟要把家里维系好,听你二叔的话。”张维新说道,
“是,孩儿谨记。”大毛二毛两人异口同声回答道。
张维新抬抬手挥了挥示意两个人回去休息,两人向父亲鞠躬作揖之后缓缓退出了屋内,
此时,紫禁城里正在发生一个天翻地覆的事情,
月朗星稀,阴云万里,明宪宗朱见深毫无熟悉,刚刚梳洗完的皇上坐在龙榻边上,用镜子对着自已照来照去,小太监张振再给自已洗脚,朱见深无意间对洗脚的小太监张振不禁感慨的说道:“朕真的是老了,你看都生出白发了。”
张振赶紧跪下来说道:“主子可别这么说,主子与天同寿,是老天派来的,心中装着天下的万民呢。老百姓啊都感恩主子的恩德呢。”
朱见深一听哈哈一笑,指着张振说道:“你这个奴才啊,说话让朕听着高兴,那你说说,朕既然有德行,上天为何让朕没有儿子呢?”
张振赶紧低下了头,慌忙说道:“奴才不敢。”
朱见深摆了摆手,说道:“但说无妨,朕无罪于你,”
张振把头低的更低了,结结巴巴的说道:“回万岁爷,您…您…有儿子…”张振已经紧张的说不出话来。
“什么!朕有儿子?”朱见深一听,唰的一下从龙榻上站了起来,用不可置信的眼神看着张振,吓得张振连连磕头。
朱见深指着张振,用略带愤怒和质疑的口吻说道:“你给朕如实回答,到底怎么回事,若有半句假话,朕砍你的头。”
张振吓得差点尿了裤子,赶紧一边磕头一边说道:“奴才不敢欺瞒主子,主子您确实有一个儿子,已经6岁,就在后宫西宫中。”
“朕怎么不记得?什么时候的事情?快说!”朱见深迫不及待的追问。
张振接着说道:“主子,可还记得八年前您征讨云南瑶族叛乱吗?”
“当然记得,这与朕的儿子有什么关系吗?”朱见深继续问道。
张振缓缓解释说道:“主子。您当年征讨瑶族叛乱之时,俘虏了很多兵丁和奴隶,有一部分就送进了宫里,这其中有个姓纪的宫女,不知道万岁还记得吗?”
朱见深闭上双眼。大脑飞速运转起来,略带怀疑的指着张振说道:“姓纪的女子?可是七年前西宫时候?”
张振激动的说道:“正是,当年她有幸得到万岁爷恩宠,怀了身孕,后来就生下了皇子,至今已六个年头了。
朱见深一拍大腿,高兴的说道:“你看朕都把这事快忘了,那朕的儿子现在在何处?为何这么多年你们不让我们父子相见?”
张振胆怯的说道:“不是…奴才们欺瞒主子,是害怕有人对皇子不利,这才…”
朱见深不等张振把话说完,赶紧说道:“快。带朕的儿子来见朕!”因为他深深地明白,这背后是谁在搞鬼。
“是,主子。”张振高兴的跑出去,不一会带来了一个女人和一个小孩,女人也不过二十岁左右,打扮的和宫女别无一二,小孩更是骨瘦如柴,满脸苍黄,一看就是营养不良,经常吃不了饱饭,小孩穿着一身麻衣,脚上还穿着棉鞋,看起来虽然寒酸,但是一看就是有人照顾,
张振指着坐在龙榻上的朱见深,赶紧提醒母子二人,低声说道:“世子爷,这就是皇上。赶快相认吧。”
朱见深看到如此寒酸。穿着破败的小孩是自已的儿子。不由得内心一阵酸楚,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大明神医张昱珩 赶紧拜手示意,说道:“孩子,你过来让朕看看你。”
张振也赶紧说道:“主子,这就是您的儿子,旁边的女子就是纪娘娘。”
“孩子,告诉朕,你叫什么名字?”朱见深问道,
“我娘说,我没有名字,等我见到了父皇,父皇给我起名字。”小孩子抬起头。眨巴着眼睛回答道。
朱见深抚摸着小孩的脸颊,继续说道:“是父皇让你们受苦了,既然你们一直在宫里,为何不来与朕相认呢?”
小孩子回答道:“娘说父皇日理万机,心系天下万民,我们过的苦一点没什么,不能打扰到父皇。”
朱见深长长的叹了一口气,低头看着小孩有些哽咽的说道:“你这孩子真懂事,你娘也是一个好母亲,不过真是苦了你们娘俩了。是朕对不住你们,”说着一把孩子搂到怀中,说道:“从今天开始,朕不会亏待你们的。”
朱见深抬头看着张振,说道:“传令拟旨,朕封纪氏为淑妃,立朕的儿子为太子,取名朱祐樘,明日早朝,一并宣读。”
“主子圣明!”张振赶紧磕头谢恩,左右宫女太监也一并高呼:“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台下女子也连连磕头说道:“妾身谢主隆恩。”并用眼神看向朱祐樘,示意他磕头谢恩。朱祐樘活在这宫斗之中,本就练成了心细如发,看了眼母亲,一下就明白了。朱祐樘后退了几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就要准备磕头,朱见深一见,赶忙扶起朱祐樘说道:“朕的儿子无需如此,快快起来。这是朕亏欠你们母子的。朕一想起来七年前的事情,就觉得对不住你们。”
擦了擦眼角泪水,控制了一下情绪后,朱见深说道:“朕今日高兴。是大喜之事,在场所有人都有赏,”说着看向张振,说道:“快给他们安排寝宫,安顿好以后来见朕,你立如此功劳,朕定要重赏你!”
张振跪在地上,低下头说道:“能让太子和主子相认,奴才打心底高兴,这已经是对奴才最大的恩赐了,能照顾好太子就是奴才最大的福报了,不敢再求其他。”
朱见深有些得意的笑了笑,挥手示意让张振安顿朱祐樘母子俩,并安排御膳房做最好的宴席,挑选最上等的布料,还下令赏赐丝绸,金银首饰,珠宝玉器更是不计其数。
不一会功夫,太子朱祐樘和纪淑妃就换好了衣服,沐浴之后来到了安排的住所,
朱祐樘长期生活在西宫,天天食不果腹,突然过上了如此生活,高兴的对纪氏说道:“娘,刚才我洗澡的池子比咱们以前住的屋子都大啊,”摸着衣服说道:“娘,这衣服都是上等的浙江丝绸啊。”
不一会功夫,御膳房端来了御膳,上百名宫女端着盘子,两侧一字排开,鹿肉熊掌,鸡鸭鱼鹅是琳琅满目,太监覃吉在一旁说道:“太子,老奴是负责这里的太监总管,从今日起就负责您和娘娘的生活起居,您就是老奴的主子,有什么需要的主子爷吩咐便是。”
“覃公公,今天早上到现在我还没有吃饭呢。咱们啥时候吃饭呀?”朱祐樘挠挠头不好意思的说道。
覃吉一听哈哈一笑,说道:“主子,咱现在就开饭。”然后拍了拍手,说道:“上菜吧。”
覃吉一边招呼传菜,一边给朱祐樘解释说道:“这第一道菜,千里江山,用的都是河南产的最好的姜,只要姜中间的姜心部分,切成末,然后用两京一十三省各地特产的最顶尖食材与姜一起煮整整一天,熬成浓汤,寓意大明江山日月同辉。”
朱祐樘已经饿的不行,来不及听解释,迫不及待的拿起勺子就准备吃,刚吃两口,覃吉就出口说道:“主子爷,不可在吃,一样菜最多吃三口,就得撤下了。”
朱祐樘赶紧说道:“这么美味的汤,撤下去干啥 ?如此铺张,成何体统,”
“主子,祖宗规矩如此。”覃吉说道,并示意撤下,然后端着下一道菜是一杯茶,覃吉赶紧说道:“主子,这是用初春的嫩茶,只要每一片茶叶最中心的一根嫩芽,这一杯茶用了差不多30多斤茶叶,经过七天七夜的熬煮…”
,还不等覃吉说完,朱祐樘接过茶水喝了一口,说道:“好茶啊,这是上好的碧螺春啊。”
覃吉见状赶紧解释说道:“主子不可,这茶水是给您漱口的。不是饮用的…”
“什么?漱口?”朱祐樘饭还没吃两口。已经是一肚子的窝火,他不敢相信皇家如此铺张,他抬头看了看一眼望不到头的队伍,每个人手里都捧着一道菜,他转头问道覃吉:“覃公公,难道每顿都是如此吗?
覃吉轻嗯一声点了点头,朱祐樘有些难过的说道:“这…这要耗费多少钱粮。多少百姓还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覃吉赶紧说道:“主子心地善良,日后定能为百姓谋福,”
“我去找父皇,如此铺张,万万不可。”朱祐樘说完就准备走出去,覃吉赶紧拦下说道:“万岁爷现在在万娘娘那里过夜,主子还是不要去的好,咱们今个把饭吃完了,明个去也不迟。”
“这么多我一人也吃不完,你们大家都来吃。”朱祐樘说道。
覃吉说道:“奴才们怎么能和主子同席而坐。还是请主子用膳吧,不然饿瘦了,万岁爷责罚下来,奴才可担待不起啊。”
朱祐樘一边听着覃吉对菜品的解释,一边内心极为不悦的吃着…
明日早朝,张维新接到宫里传唤,一大早就去了宫门前候旨。不一会功夫,文武百官都到了太和殿,朱见深坐在龙椅之上,脸上露出了非常愉快的笑容,说道:“今日,朕要和众爱卿宣布一件天大的喜事,”
“念。”朱见深高声说道。
太监吉庆拿起圣旨,大声宣读起来:“奉天承运,皇帝昭曰,朕自登基以来,统御九州而宾服四海,上顺天意而下通民心,改前朝痹政,反不白之冤,施恩于四海,万国来朝于京,虽社稷呕心沥血,然东宫日久空暇,今朕得天恩于子相会,甚是喜爱,传后世百年而有香火,千秋万代而有圣君。今立皇子朱祐樘为太子,母纪氏为淑妃,昭告于天下,安祖宗社稷。应九州万兆民之心向。钦此。”
宣读完毕后,满朝文武无不高兴,因为社稷有后,储君归位乃是社稷之福,朝堂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恭喜陛下,恭喜太子的声音。
就这样,朱祐樘正式入主东宫,成为储君。
可是远在另一侧的安喜宫内,却又有着不同的声音…
朱祐樘日后是否能够顺利,还犹未可知…
(http://www.220book.com/book/HWO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