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乱世儿女身不由已,
王建膝下数位千金,
更是被命运的洪流裹挟着,
于权谋、战火与私情间辗转,
演绎出或悲壮、或唏嘘、或意外的跌宕故事,
成为那段尘封历史中别样的注脚。
普慈公主:和亲风云下的无奈抗争
普慈公主打小就伶俐聪慧,
双眸灵动,仿若藏着漫天星河,
性子也是温婉大方,
在一众兄弟姐妹间出挑得很,
王建对这个女儿疼惜有加,
视作掌上明珠。
春日的御花园里,繁花似锦,蜂蝶翩跹,
王建与普慈公主常漫步其间。
公主脆生生地讲着从古籍中看来的趣事,
或是街头巷尾听来的奇闻,
王建听得入神,
时不时开怀大笑,
还会打趣道:“吾女这小脑瓜,
装的新奇事儿比朕的御书房还多嘞,
往后定要觅个如意郎君,
护你余生喜乐。”
彼时,凤翔节度使李茂贞风头正盛,
手握重兵,盘踞一方,
与各藩镇时有摩擦。
为加固联盟,
李茂贞打上了前蜀的主意,
派使者携厚礼前来,
为侄儿李继崇求娶普慈公主。
消息传入朝堂,仿若一颗巨石投入平静湖面,
激起千层浪。
朝堂之上,大臣们议论纷纷,
主战派言辞激烈,
镇远大将军赵宏率先出列,
抱拳高声道:“陛下,
李茂贞野心勃勃,
此番求婚怕是别有用心!
那李继崇品性低劣,
早有耳闻,
嫁公主过去,
无疑是送羊入虎口,
日后恐成掣肘,
万不可应允!”
主和派则忧心忡忡,
宰相周庠轻抚胡须,
缓缓进言:“当下国力未稳,
贸然与凤翔交恶,
战火一起,
百姓又要遭殃。
且凤翔地势险要、兵强马壮,
和亲不失为缓兵之计,
还望陛下三思。”
王建紧锁眉头,
彻夜难眠,
权衡再三,
长叹一声,
终是点头应下这门亲事。
大婚当日,普慈公主身披凤冠霞帔,
泪湿眼眶,
一步一回头,
踏上远赴凤翔的花轿。
起初,李继崇还装模作样,
对公主礼数有加,
带她游览凤翔城,
介绍风土人情,
逢人便夸:“瞧,
这可是前蜀来的尊贵公主,
往后便是我李家妇。”
可日子一长,本性暴露无遗。
他骄横霸道,
稍有不顺就大发雷霆,
家中仆从稍有差池,
便是一顿毒打。
嗜酒如命的,
喝醉后更是如恶鬼上身,
动辄打骂下人,
对普慈公主也没了好脸色,
言语间满是轻蔑,
甚至会在醉酒后摔砸物件,
怒吼:“你这前蜀来的,
别在我这儿摆公主架子!”
普慈公主受尽委屈,
却只能默默咽下泪水。
夜里,她常独坐在窗前,
对着明月暗自垂泪,
思念远在蜀地的亲人。
直至宋光嗣出使凤翔,
公主瞅准时机,
趁夜将一封帛书悄悄塞到他手中,
声音颤抖,
几近哽咽:“大人,
求您将此物呈予父皇,
我实在不堪忍受,
望能使我回娘家。”
宋光嗣回宫后,
赶忙呈上帛书。
王建看完,
心疼又愤怒,
双手握拳,
关节泛白,
当下心生一计,
诈称周皇后去世,
需公主回宫奔丧,
派使者快马加鞭接公主回成都。
李继崇怎肯罢休,
认定王建蓄意毁约,
当下暴跳如雷,
直奔叔父李茂贞府邸,
“扑通”一声跪地,
哭诉道:“叔父,
前蜀分明是欺人太甚,
把咱们当猴耍,
这口气怎能咽下!
那普慈公主定是早有预谋,
串通她爹,
咱不能就这么算了。”
李茂贞本就觊觎前蜀富庶,
借机发难,
即刻点兵,
大军浩浩荡荡压向前蜀边境。
前蜀军队仓促应战,
首战惨败,
士气低迷。
营帐内,将士们低垂着头,
气氛压抑得能拧出水来。
王建心急如焚,
亲赴军营鼓舞士气,
他身披战甲,
手持佩剑,
登上高台,
声如洪钟:“儿郎们!
凤翔军此番来犯,
是要践踏我蜀地山河,
掳掠妻儿老小,
咱们退无可退,
唯有拼死一战!
家中父母妻儿都在盼着咱们凯旋,
此刻若退缩,
亲人蒙羞,
国土沦陷!”
士兵们被激起斗志,
拔刀出鞘,
齐声高呼:“拼死一战!”
后续战役,前蜀军调整战术,
巧用地理优势,
设伏、突袭,
打得凤翔军丢盔弃甲。
这场大战,前蜀先苦后甜,
守住了疆土,
可普慈公主的命运却彻底改变,
她再没回凤翔,
余生在成都宫中,
常独倚栏杆,
望向远方,
眼中满是落寞。
有时宫女想逗她开心,
邀她赏花,
她也只是淡淡一笑:“花开花落终日前,
人却难再团圆咯。”
峨眉公主:乱世婚约里的安稳余生
峨眉公主生得娇俏可人,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皇后攻略,糙汉皇帝泪奔成团宠性情柔顺,
自幼喜好琴棋书画,
举手投足间尽显温婉气质。
王建为她婚事也是煞费苦心,
恰逢后梁降将刘知俊前来归附。
刘知俊威名赫赫,
久经沙场,
麾下将士骁勇善战,
王建爱才,
欣然接纳,
还许以高位,
在大殿之上设宴款待,
酒过三巡,
拍着刘知俊的肩膀道:“将军弃暗投明,
实乃我大蜀之幸,
往后定不会亏待你。”
为表诚意、笼络人心,
王建将峨眉公主许配给刘知俊之子刘嗣禋。
大婚时,红烛摇曳,
刘嗣禋一袭红袍,
英姿飒爽,
望向峨眉公主的眼神满是温柔。
婚后,二人琴瑟和鸣,
常于庭院中吟诗作画。
春日,他们在桃花树下摆上棋盘,
对弈几局,
再共赋一首桃花诗;
夏日,于凉亭内抚琴弄弦,
引得彩蝶环绕。
旁人见了,无不艳羡:“这驸马与公主,
当真是神仙眷侣。”
可好景不长,
刘知俊因朝堂纷争,
卷入权力漩涡,
被人诬陷谋反。
朝堂上,弹劾的奏章如雪片般飞向王建案头,
有人蓄意添油加醋:“陛下,
刘知俊私下招兵买马,
与旧部频繁联络,
定是图谋不轨,
其心可诛!”
王建盛怒之下,
下令诛杀刘知俊。
行刑那日,乌云蔽日,
电闪雷鸣,
仿若天怒人怨。
峨眉公主哭倒在宫门前,
额头磕破,
鲜血渗出,
仍不断哀求:“父皇,
夫君一家忠心耿耿,
绝无谋反之意,
定是有人陷害,
求您饶过他们。”
王建虽心疼女儿,
却碍于国法,
只是叹气:“女儿啊,
此事关乎社稷安稳,
为父也实属无奈。”
万幸,刘嗣禋未使牵连,
峨眉公主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王衍即位后,
念及兄妹情分,
封刘嗣禋为驸马都尉。
前蜀末年,朝堂腐朽,
王衍昏庸无道,
整日醉心玩乐,
不理朝政。
后唐大军压境,
烽火连天,
喊杀声震破蜀都宁静。
城破之时,刘嗣禋随着慌乱的百官队伍,
满脸悲戚却又暗自庆幸,
因非皇室血脉,
躲过诛杀一劫。
此后,他带着峨眉公主隐姓埋名,
寻了处偏远山村定居。
初到山村,生活艰苦,
峨眉公主却毫无怨言,
洗手作羹汤,
跟着农妇学织布,
闲暇时,与刘嗣禋相依坐在门前石凳上,
回忆往昔,
感慨万千:“虽说没了荣华富贵,
可余生有你相伴,
倒也安稳。”
安康公主:后蜀朝堂上的意外风波
前蜀覆灭,山河易主,
二十余年后,后蜀政权在巴山蜀水间站稳脚跟。
安康公主历经乱世,
容颜添了几分沧桑,
性子却依旧洒脱不羁,
常与文人雅士往来,
研讨诗词,
于家中办起小型诗会,
席间宾客尽是蜀中才子佳人。
日子也算闲适,
常穿着素雅罗裙,
漫步街巷,
体察民情。
彼时,礼部尚书徐光溥才学出众,
写得一手好文章,
备受后蜀皇帝孟昶赏识,
官运亨通。
一日,宫中诗会,安康公主也受邀出席。
徐光溥见公主气质不凡,
心生妄念,
几杯酒下肚,
借着醉意,
凑到公主跟前,
用艳辞公然挑逗公主,
言语轻佻露骨,
甚至伸手欲触碰公主衣袖。
安康公主又惊又怒,
脸色骤变,
啪地一声甩开他的手,
拂袖而去,
径直入宫向孟昶告状,
眼眶泛红,
声音带着委屈与愤怒:“陛下,
那徐光溥朝堂之上道貌岸然,
诗会中竟对臣妾做出这等腌臜事,
罔顾国法,
有辱斯文,
望陛下为臣妾做主!”
孟昶听闻此事,
龙颜大怒,
拍案而起:“徐光溥身为朝堂重臣,
竟做出这等无耻之事,
简直丢尽我后蜀颜面!”
当下便下令罢免徐光溥宰相之职,
只让他守本官,
以儆效尤。
此事传遍京城,
街头巷尾议论纷纷,
茶肆里,有人拍桌怒骂:“这徐光溥,
平日里看着人模人样,
竟这般混账,
公主何等尊贵,
也敢冒犯!”
也有人暗叹:“乱世飘零,
即便公主,
也难躲无端纷扰,
往后出门可得多几分小心。”
王建的这些女儿们,
虽身处不同境遇,
却都折射出那个时代的无奈与悲凉。
普慈公主困于和亲枷锁,
奋力挣脱却失了安稳;
峨眉公主万幸寻得余生安宁;
安康公主在后蜀朝堂遭人冒犯,
尊严受损。
她们像是乱世的棋子,
被权力、局势随意摆弄,
可在历史洪流中,
又努力挣扎,
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
警醒世人那乱世的残酷,
以及女子命运的多舛,
让千百年后的我们,
翻开泛黄书页,
仍为她们的故事唏嘘长叹。
(未完待续)
(http://www.220book.com/book/HXA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