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王府的厨房飘着绿豆冰沙的清甜。洛小蝶正往冰碗里撒桂花,小翠突然举着个檀木匣子蹦进来,匣子边角刻着细密的麦穗纹:“小姐!殿下让人送来了新匣子!”
“又送?”洛小蝶擦了擦手,发现匣子正面多了行小字:“洛记碳水铺”。掀开盖子,内壁竟刻着把迷你铜锅铲,手柄处缠着藤蔓纹,像极了她常用的那把。
“这次说是装军粮图纸的,”小翠凑近匣子闻了闻,“可奴婢闻着有新漆的香味呢!”
洛小蝶忍笑摸着内壁的锅铲刻痕,突然想起上个月萧承煜送的第 17 个匣子,里面装着她随手画的煎饼果子配方。那时他也是这般耳尖发红,说“本王需要图纸存档”,却在匣底垫着防压的棉纸,比军机处的密报还讲究。
申时三刻,萧承煜的脚步声在廊下响起时,洛小蝶正对着匣子研究新刻纹。她故意晃了晃匣子:“将军何时迷上厨房画了?这锅铲刻得比我的还利落。”
萧承煜的耳尖瞬间通红,手指不自然地着剑柄:“本王只是记性好。”他看着她袖口沾着的绿豆沙,突然想起今早看见的场景:她蹲在灶台前调试冰沙甜度,阳光穿过窗棂,在她发间落满碎金。
“记性好?”洛小蝶挑眉,“那将军可记得,这是第几个匣子了?”
萧承煜别过脸,目光落在墙上挂着的 18 个匣子:从第一个刻着麦穗的楠木匣,到今天的檀木匣,每个都对应着她来战王府的日子。他突然庆幸自己早让工匠刻了 18 种不同的厨房器具,从擀面杖到蒸屉,藏在每个匣子的内壁。
“自然是装图纸的,”他清了清嗓子,“军粮调配需要分门别类。”
洛小蝶看着他僵硬的背影,突然发现每个匣子的锁扣都是不同的食具形状:第一个是菜刀,第二个是面杖,现在这个是锅铲。她想起小翠中午的嘀咕:“小姐,匣子数和您来王府的天数一样呢!”
“原来将军的军粮图纸,”她故意凑近,“需要用锅铲形状的锁来护着?”
萧承煜猛地转身,却看见她眼里映着匣子的铜光,像盛着一碗刚熬好的糖稀。他突然想起母妃说过的话:”真心要藏在细节里,就像糖要化在粥里。
“你怎么想,”他转身时披风扫过案板,带走块没成型的绿豆糕,“明日随本王去校场,士兵们想尝尝你做的冰沙。”
洛小蝶看着他落荒而逃的背影,忍不住轻笑。她摸着匣子内壁的小锅铲,突然发现藤蔓纹的末端刻着极小的煜字,藏在叶脉之间,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酉时初刻,小翠趴在窗台上数匣子:“小姐,加上这个正好 18 个!和您来王府的天数分毫不差呢!”她突然指着第一个匣子,“您看,这个刻的是菜刀,那天您刚用菜刀吓唬苏小姐。”
“小傻瓜,”洛小蝶刮了刮她的鼻子,“还敢提旧事?”心里却忍不住发软,原来他把每个重要的日子,都藏在了这些刻纹里,比她记在账本上的手账还详细。
深夜,萧承煜坐在书房,看着案头的匣子图纸。第 19 个匣子的设计稿上,他画了把歪歪扭扭的木勺,旁边注着:“她总说木勺搅冰沙最趁手。”想起她调试冰沙时皱鼻子的模样,笔尖突然在纸上晕开墨点。
“殿下,”李豹在门外禀报,“洛姑娘送来了冰沙,说……说给您醒神。”
打开食盒,薄荷的清凉混着绿豆的香甜扑面而来。冰沙上撒着细碎的桂花,旁边压着张字条:“第 18 个匣子的锅铲,适合炒军粮还是炒糖霜?”末尾画着个举着匣子的小人,旁边跟着只耳尖发红的小狼。
萧承煜盯着字条上的涂鸦,突然轻笑。他摸着匣子内壁的煜字,突然觉得,这些被他视为定情信物的匣子,早己被她看穿。但没关系,他有的是时间,把第 19 个、第 20 个匣子,都刻上属于他们的秘密。
卯时初刻,洛小蝶在厨房发现了新痕迹:第 18 个匣子旁边,多了张草图,画着个带抽屉的点心柜,每个抽屉都标着不同的点心名。她知道,那是萧承煜让人设计的,为了装她做的各种糕点。
灶台的铜壶烧开了水,洛小蝶开始揉新的面团。这一次,她在面里加了点薄荷,就像把昨夜的清凉,全揉进了点心里。毕竟,还有什么比用刻着锅铲的匣子装点心,更能让那个傲娇的将军,在炎炎夏日,尝到藏在细节里的甜呢?
这一晚,战王府的长廊上,18 个点心匣子在月光下闪着微光。洛小蝶看着萧承煜的书房灯火,突然明白,这些刻着厨房器具的匣子,早己不是简单的容器,而是一个冷面将军,用他笨拙却真诚的方式,诉说着藏在盔甲下的温柔。而她,愿意用每一道点心,回应这份藏在细节里的心意。
方糖明月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I2Y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