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还挂在蓝花楹的叶片上,我们的车己经驶入北龙村的石板路。五天的长途颠簸让车身覆满尘土,像一头疲惫的老牛缓缓归巢。云生在后座不安分地扒拉着车窗,的鼻头在玻璃上留下一个个圆印。
"到了。"我熄火时,发动机发出一声如释重负的叹息。暮雨揉了揉酸痛的腰,鬓角的白发在晨光中格外显眼。推开车门的瞬间,熟悉的草木香扑面而来,混合着蓝花楹特有的甜味,让人想起去年离家时枝头初绽的紫云。
云生箭一般窜进院子,惊飞了几只正在啄食的麻雀。它绕着老槐树转圈,尾巴摇得像螺旋桨,最后扑通跳进蓄满雨水的石槽,溅起的水花打湿了晾在旁边的竹筛。
"这小混蛋。"暮雨笑骂着,弯腰捡起被风吹落的围裙。院子里积了厚厚一层蓝花楹花瓣,踩上去像铺了紫色地毯。我拎着行李站在廊下,看见厨房窗台上的那盆薄荷居然还活着,只是蔫头耷脑地蜷在干裂的泥土里。
整整一个半月的旅行。我数着日子,从徽州的梅到南京的梧桐,行李箱里塞满各色门票和车票存根。暮雨己经拿着扫把开始打扫,扫帚划过青石板的沙沙声里,偶尔夹杂着她轻声的哼唱。
储藏室的门轴发出熟悉的吱呀声。八箱春茶还剩三箱,去年和暮雨一起炒制的山茶在锡罐里保存完好。我抓了一撮放进白瓷杯,沸水冲下去的瞬间,清香混着水雾漫上来,恍惚又看见卖花渔村的满山梅林。
"夏寒。"暮雨的声音突然从背后响起。这声呼唤让我手一抖,茶水溅在衬衫上洇开深色痕迹。她举着我们在徽州古亭前的合影,阳光透过相纸在她指间流淌。
"去买相框吧?把这些都挂在卧室墙上。"她晃了晃手里厚厚一叠照片。桌上还铺着上千张,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夏日极寒 像散落的拼图碎片——南京中山陵的台阶、卖花渔村的蝴蝶、徽州民宿门前的云生。
发动机的轰鸣惊飞了屋檐下的燕子。后视镜里,暮雨站在蓝花楹树下越来越小,最后变成紫色花海里的一粒黑点。沙溪镇新开的文具店有股油墨味,老板娘推荐的松木相框还带着树脂的香气。
"要多少个?"老板娘按着计算器问。
我数了数暮雨每晚睡前必看的那几张:"八十六个。"
回程时夕阳正好,车灯在蜿蜒的山路上投下长长的光柱。暮雨系着围裙从厨房跑出来,面粉在裙摆上开出白花。她翻检纸箱的模样像拆礼物的孩子,指尖在相框边缘留下细白的面粉印。
钉锤声持续到暮色西合。相框里的我们站在不同风景前微笑,从徽州晨雾到南京落日。木刺扎进指腹时,暮雨捏着针凑过来,呼吸拂过我的手背像温暖的溪流。
"这张挂歪了。"她指着我们在中山陵顶峰的合影。照片里她的蓝裙子被山风吹得鼓起来,像一片绽放在石阶上的蓝花楹。
心若的视频请求突然跳出来时,整面照片墙正好完成。屏幕里的姑娘瞪大眼睛:"天哪!你们这是把整个旅行都搬上墙了?"她的背景是冰岛青年旅舍的公共厨房,灶台上煮着的泡面正冒着热气。
夜深了。月光透过蓝花楹的枝桠,在照片墙上投下摇曳的影。暮雨的呼吸声渐渐均匀,一缕银发黏在汗湿的额角。我轻轻拨开那缕头发,指腹碰到她微凉的脸颊。云生在床尾蜷成毛球,偶尔发出几声梦呓。
窗外,今年第一茬山茶正在暗处抽芽。我想起明天要修的篱笆、要补的瓦片,还有暮雨说想在后院种的梅树。旅行袋静静躺在墙角,拉链上还挂着南京博物馆的参观牌。
暮雨在睡梦中翻了个身,手臂搭在我胸前。相框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木色光泽,八十六个瞬间在此刻重叠——她站在卖花渔村的花海里回头微笑,发梢停着那只蓝翅蝴蝶。
(http://www.220book.com/book/I5K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