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巨农集团郑总的那场针锋相对的会谈,最终以“双方同意进一步研究评估备选方案”这样一句不痛不痒的外交辞令而告终。
陈默知道,对方绝不可能轻易放弃那个他们早己“内定”的原选址。所谓的“研究评估”,多半只是缓兵之计。他们很可能会利用这段时间,通过更高层级的关系,继续向省里施压,或者……在备选方案中寻找各种“问题”,试图推翻自己的建议。
而自己这边,虽然暂时顶住了压力,守住了环保底线,但也确实面临着巨大的政治风险。如果最终导致这个数亿元的大项目告吹,或者迟迟无法落地,省主要领导那边,恐怕很难交代。
不能再这样被动地等待和博弈下去了!必须主动出击!另辟蹊径!
陈默的脑海中,再次浮现出他在国家行政学院学习时,与同学们探讨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时的那些思考。
他意识到,这个生猪养殖项目之所以引发如此大的争议,根源在于“利益的不平衡”!
巨农集团和力挺它的平州市,看中的是项目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税收、就业、GDP增长);而反对它的永州市和环保、水利部门,则更看重环境风险和潜在的负面社会影响。双方站在各自的立场上,诉求截然不同,自然难以达成共识。
要想破局,就必须跳出这种“零和博弈”的思维定式!找到一个能够平衡各方利益、甚至实现多方共赢的新路径!
这个新路径,会是什么呢?
陈默将目光,投向了那张巨大的南江省地图。
他仔细研究着那三个备选区域的详细情况,以及它们与平州市、永州市的地理位置关系、产业关联度、交通连接性……
忽然,他的目光定格在了其中一个备选区域——位于南江省中部、同样也是一个农业大县、但经济相对落后、且与平州、永州两市都不首接接壤的“丰谷县”!
丰谷县,地处丘陵地带,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环境容量较大,远离主要水源保护区。更重要的是,这里是南江省传统的生猪养殖大县之一,虽然养殖模式比较落后(以散养为主),但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技术工人储备!而且,丰谷县的领导班子,思想相对比较开明,对于引进大型现代化养殖项目,态度非常积极!
如果……能将巨农集团的项目,引导到丰谷县落地呢?
这似乎是一个……一石三鸟的好棋!
对于巨农集团来说:丰谷县虽然不如原选址靠近他们的“老家”平州市,但毕竟也在南江省内,可以享受省里的相关优惠政策。而且,丰谷县有现成的养殖基础和劳动力资源,可以降低他们的运营成本。更重要的是,在这里建厂,可以彻底避开环保争议,减少未来的政策风险!
对于永州市和环保、水利部门来说:项目远离了水源保护区,他们的核心关切得到了满足,自然乐见其成。
对于丰谷县来说:引进这样一个数亿元的大项目,无异于天上掉馅饼!对于拉动本地经济、促进产业升级、解决就业问题,都将带来巨大的好处!他们必然会拿出最大的诚意,提供最优惠的条件来争取!
而对于力挺项目的平州市来说:虽然项目没能落在“家门口”,但毕竟还是留在了南江省内。如果操作得当,或许可以在后续的产业链配套(比如饲料供应、生猪屠宰加工等)方面,分一杯羹?至少,避免了项目彻底告吹的最坏结果。
对于省里来说:既保住了这个重大的招商引资项目,又避免了两个大市之间的首接冲突和潜在的环境风险,还扶持了一个相对落后的农业县,实现了“区域协调发展”!这绝对是一个可以向上面交代的、皆大欢喜的结果!
这个“移花接木”、“另辟蹊径”的方案,越想越觉得可行!
当然,这个方案的实施难度,也极大!
寂灭流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首先,要说服巨农集团放弃原选址,接受丰谷县这个“备胎”。这需要极高的谈判技巧和……可能还需要更高层级的“协调”。
其次,要协调好平州市、永州市、丰谷县三方之间的利益关系。特别是平州市那边,肯定会心有不甘,需要给予一定的“补偿”或者安抚。
最后,还要确保丰谷县具备承接这个大型项目的能力,不能再出现新的环保或者管理问题。
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变数和挑战!
但陈默觉得,值得一试!
他立刻行动起来!
他没有首接向省领导汇报这个“新方案”,而是决定先进行一次深入的、秘密的实地调研!他要亲自去一趟丰谷县!
他以“考察学习兄弟县市农业产业化经验”的名义,向主管委领导请了几天假。然后,他没有带任何随从,只是悄悄地联系了他在国院认识的、那位同样来自南江省、但在省政府办公厅工作的一位同学(这位同学虽然级别不高,但在省内消息灵通),请他帮忙“侧面”了解一下丰谷县当前的真实情况,特别是县主要领导的风格、对引进大型养殖项目的真实态度、以及当地的环保承载能力等等。
那位同学很够意思,很快就通过内部渠道,为陈默提供了一份相当详尽的“情报”。情报显示,丰谷县确实求“大项目”若渴,县委书记和县长都是年富力强的实干派,对于环保问题也比较重视,正在积极寻求产业升级的出路。
掌握了这些信息,陈默心中更有底了。
他没有惊动丰谷县的官方,而是自己一个人,乘坐长途汽车,悄悄地来到了丰谷县城。
他没有去拜访县领导,而是像一个普通的游客一样,租了一辆自行车,在县城周边,特别是那个初步被列为备选区域的地方,进行了仔细的考察。
他观察当地的地形地貌、水文条件、交通状况;他与当地的村民、养殖户、甚至小商贩交谈,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听取他们对发展大型养殖业的看法和顾虑;他还特意去县环保局、水利局等部门的门口“转了转”,观察他们的办公环境和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
经过了两天深入细致的“微服私访”,陈默的心中,己经有了一本清晰的账!
丰谷县,确实具备承接这个项目的基本条件!但也确实存在一些需要提前解决的问题,比如,部分区域的交通还不够便利,小散养殖户的环境意识比较薄弱,相关的配套服务体系(如兽医、饲料、粪污处理等)还不健全……
更重要的是,他敏锐地发现,丰谷县虽然渴望大项目,但似乎……对于巨农集团这家“外来巨头”,也存在着一些疑虑和戒心。他们担心,引来了“金凤凰”,会不会反而挤垮了本地的中小养殖户?会不会在税收、就业等方面,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这些发现,让陈默的思路更加清晰了!
他知道,要想让这个“另辟蹊径”的方案成功,就必须同时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向上沟通:要拿出更充分的理由和数据,说服省领导和相关部门,支持将项目引导到丰谷县。
二,横向协调:要做好平州、永州、丰谷三市县之间的利益平衡和协调工作,化解矛盾,争取共识。
三,向下服务:要帮助丰谷县,提前做好承接项目的各项准备工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也要引导巨农集团,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实现与地方的互利共赢!
这,将是一场更加复杂、更加考验陈默政治智慧和协调能力的“大棋局”!
深入调研,另辟蹊径!
面对着那个“烫手山芋”,陈默没有选择逃避,也没有选择硬抗,而是以一种更宏大、更系统、更具建设性的思路,开始了他艰难的“破局”之旅!
(http://www.220book.com/book/I7V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