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丰谷县实地调研的第一手资料和更加清晰的“破局”思路,陈默返回了省城。他知道,接下来,将是方案能否成功的关键一步——说服各方,特别是掌握最终决定权的省领导!
他没有急于首接去找省主要领导汇报,而是先采取了“层层递进、争取同盟”的策略。
他首先,拿着那份关于丰谷县承接项目可行性的分析报告(报告中不仅分析了优势,也指出了问题和对策),分别拜访了之前明确表示反对在原选址建厂的省环保厅、水利厅以及永州市的领导。
“各位领导,”陈默的态度非常诚恳,“我知道大家的核心关切是水源保护和环境安全。将项目迁移到丰谷县,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而且,丰谷县也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发展需求,符合省里‘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方向。我们发改委农经处经过初步评估,认为这个方案是目前来看,最能平衡各方利益、也最符合长远发展要求的选择。希望……能得到各位领导的支持。”
环保厅和水利厅的领导,在仔细研究了丰谷县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容量数据后,自然是乐见其成,当即表示,只要项目不在水源保护区,他们原则上不再反对,并且愿意在后续的环评审批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
永州市的领导,虽然少了一个“潜在的污染源”,但也没有得到什么实际的好处,态度相对中立。陈默则巧妙地暗示,未来可以在丰谷县的生猪产业链下游(比如屠宰、加工、物流等)方面,加强与永州市的合作,实现某种程度的“利益共享”,也算是给了他们一个台阶下。
搞定了“反对派”和“中立派”,接下来,就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力挺项目的平州市和巨农集团本身!
陈默知道,首接去说服他们放弃原选址,难度极大。必须拿出更具说服力的“武器”!
这个武器,就是——数据!
他带领农经处的同事们,加班加点,利用发改委掌握的全省经济社会数据库(虽然这个年代的数据还很不完善,但比乡镇一级要强得多),以及他从国院学到的最新的经济分析模型,做了一份极其详尽的、关于“不同选址方案对项目本身及区域经济影响的量化对比分析报告”!
这份报告,堪称陈默的“得意之作”!
他没有回避原选址方案(平州、永州交界处)在交通、靠近原料产地(平州是粮食主产区)等方面可能存在的优势,但也用精确的数据模型,量化了其潜在的环境风险成本(一旦发生污染事故,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治理成本、以及对下游数百万人口健康的影响)、政策风险成本(违反环保法规,未来可能面临的处罚、整改、甚至关停的风险)、以及社会风险成本(可能引发两个市之间的持续冲突和群众上访,影响社会稳定)!这些“隐性成本”,加起来,是一个极其惊人的数字!
然后,他又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了将项目落户到丰谷县的利弊。虽然初期交通成本可能略高,产业链配套需要时间,但其巨大的环境安全优势、较低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以及当地政府的积极支持,综合算下来,其长期综合效益和风险可控性,明显优于原选址方案!
报告中,他还特别加入了一个“敏感性分析”章节,模拟了在不同市场行情、不同政策环境下,两种选址方案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差异。结果显示,丰谷县方案的“稳健性”更强!
“数据是不会说谎的!”陈默拿着这份厚厚的、充满了各种图表和数据的分析报告,心中充满了底气!他相信,任何一个理性的决策者,在看到这份报告后,都无法忽视其中所揭示的巨大风险和利差!
他将这份报告,首先呈送给了省发改委的主任和主管副主任。两位领导看完后,都对报告的专业性和深度表示了高度肯定!也对陈默这种以数据为依据、进行科学决策的工作方法,大加赞赏!他们明确表示,将在省政府的相关会议上,全力支持将项目引导到丰谷县的方案!
有了发改委内部的“统一思想”,陈默的底气更足了!
他知道,是时候去见那位……可能对项目选址拥有最终决定权的省主要领导了!
通过主管副主任的引荐,陈默终于获得了一次单独向那位省主要领导(一位以思路开阔、作风务实著称的副省长)汇报工作的机会。
在副省长那间宽敞的办公室里,陈默没有丝毫的紧张。他将那份量化分析报告的核心内容,以及丰谷县的优势和潜力,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地进行了汇报。
他没有首接否定领导之前的“特事特办”指示,而是强调,将项目引导到丰谷县,是更好地落实领导指示、实现项目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是规避风险、实现多赢的明智选择!
副省长一边翻看着报告,一边认真地听着陈默的汇报,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小陈同志,”汇报结束后,副省长看着陈默,眼神中充满了欣赏,“你这份报告,做得很有水平!分析得很透彻!数据也很扎实!看来,让你去国院学习一年,是对的!”
他沉吟了一下,说道:“你提出的这个‘新方案’,我看……是可行的!既保住了项目,又规避了风险,还带动了相对落后地区的发展,符合我们省里‘区域协调发展’的大方向!原则上,我同意你们发改委的意见!”
“但是!”副省长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平州市那边,还有巨农集团那边,工作一定要做通!不能留下后遗症!要让他们明白,这不是否定他们,而是为了项目好,为了南江省的长远发展好!这个协调工作,就交给你们发改委去落实了!”
“是!请省长放心!我们一定做好协调工作!”陈默立刻响亮地回答!
得到了省主要领导的“尚方宝剑”,陈默知道,这场围绕着项目选址的“战争”,自己己经赢得了最关键的胜利!
接下来,就是如何“善后”,如何安抚平州市和巨农集团了。
他并没有立刻将省领导的决定,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而是采取了更柔和、也更有效的“沟通协调”方式。
他再次约见了平州市那位副市长和巨农集团的郑总。这一次,他的身份不再仅仅是“建议者”,而是带着省领导的明确意向和发改委的专业评估报告。
他首先肯定了平州市为争取项目所做的努力,也理解巨农集团对原选址的“偏爱”。但他将那份量化分析报告摆在了他们面前,用冰冷的数据,清晰地揭示了原选址方案潜藏的巨大风险!
“市长,郑总,”陈默的语气诚恳而坚定,“我们不是要否定这个项目,而是要让这个项目,更安全、更健康、更长久地在南江省落地生根!丰谷县方案,或许不是最完美的,但绝对是目前来看,风险最小、综合效益最高的选择!”
他还暗示,省里为了“补偿”平州市,可能会在后续的产业链配套、或者其他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对于巨农集团,省里也将在土地、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丰谷县方案最大的政策支持,确保他们的投资利益得到保障!
面对着确凿的数据、专业的分析、以及来自省里的明确信号,再加上陈默给出的“台阶”和“胡萝卜”,平州市和巨农集团,最终……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移花接木”的结果。
一场可能引发巨大争议和风险的重大项目选址风波,就这样,在陈默的运筹帷幄、力挽狂澜之下,被巧妙地化解了!
他不仅成功地将一个“烫手山芋”,变成了一个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样板工程”,更重要的是,他再次用事实证明了——在复杂的利益博弈中,数据,才是最硬的道理!专业,才是最强的武器!
然而,就在陈默为此长舒一口气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这种“不按常理出牌”、“敢于挑战潜规则”的做法,虽然赢得了部分领导的赏识,但也彻底激怒了某些隐藏在更深处的、习惯了“暗箱操作”的势力!
新的杀机,正在悄然酝酿!
重生1998,从小镇公务员开始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重生1998,从小镇公务员开始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I7V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