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发钞
应天府聚宝门的城墙上,新制的铜制钞版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版面上的辟邪兽首与Engineering徽记交织,西周环绕着五堂纹章。萧岳握着刚印制的“营造宝钞”,纸面上的糯米纤维在琉璃灯下透出防伪水纹——那是张云儿用蒸汽打桩机改良的纸浆滤网压制的。
“萧先生,”张云儿举着新制的“凸版印刷机”,齿轮组还沾着靛青油墨,“这机子比雕版快五倍,且每个钞号都是唯一的钢模压制。”她的牛皮围裙上印着“机建堂·印刷局”的火漆印,正是昨夜赶工的印记。
丁小婉展开算筹排出的“宝钞准备金表”,琉璃板上用朱砂标着:“五堂固定资产折银二十万两,宝船社海外商路抵押十万两,年工程订单预期三十万两。”她忽然指向宝钞背面的水利工程图,“每贯宝钞,可兑换徐州格物学堂的混凝土房契半间。”
更夫的梆子声中,第一车宝钞驶向漕帮货栈。萧岳望着车队上的“萧记”旌旗,想起在现代看过的“金圆券”历史——但这次,他的宝钞有实实在在的“基建”做锚。
午初·劫钞
秦淮河畔的钞引铺刚开门,便冲进十几个手持碎银的商人:“换宝钞!”领头的晋商代表甩着张恪余党的密信,“听说萧记宝钞连工部都不认可!”
萧岳拍案而起,手中宝钞在烛火下透出清晰的纤维脉络:“每贯宝钞皆可在五堂辖下工地、客栈、商铺使用,”他指向柜台后的“宝钞兑换墙”,“徐州导流堰、应天紫禁城排水渠、汴河格物拱桥,都是宝钞的‘活抵押’。”
张云儿突然举起验钞镜,镜中映出晋商带来的宝钞——号码重复,水纹模糊:“假钞!”她的齿轮扳手敲在柜台上,“真正的宝钞编号用永乐钢模冲压,边缘有五堂纹的微缩刻痕。”
人群哗然。萧岳趁机展开《宝钞防伪二十法》,从纸浆配比到钢模编号,每个细节都标着“萧记”火漆印:“敢用假钞者,等同毁坏‘萧记’工程,按《营造则例》,罚修黄河大堤三月。”
未时·朝争
午门之外,宝钞提举司使王大人甩着绣金官服,手中捏着半张宝钞:“萧岳!私造宝钞,形同谋逆!”他的官靴碾过地上的混凝土碎块,“我大明有洪武宝钞,何须你等妖物?”
丁小婉展开太子亲批的《宝钞流通敕令》,黄绢上的朱批还带着墨香:“营造宝钞为五堂专用券,与官钞并行不悖。”她忽然指向王大人袖口的宝钞提举司徽记,“洪武宝钞因滥发而贬值,我等宝钞以工程资产为备,每贯可兑足色白银三钱。”
萧岳捧出鎏金匣,内装五堂的固定资产地契:“徐州客栈、应天工坊、吕宋岛要塞,皆可按图索骥。”他忽然压低声音,“听说大人在晋商的钱庄存了十万两?那些银子,可都沾着黄河决口的灾荒钱。”
王大人的瞳孔骤缩,袖中掉落的账册恰好记着张恪余党的分赃记录。远处,张云儿正指挥匠人用蒸汽起重机吊运“宝钞准备金碑”,碑身刻着所有抵押工程的三维图,每个细节都能在实地核验。
申时·商盟
两淮盐商的议事厅内,十二名盐商盯着萧岳手中的“白银本位图”,沙盘上的银锭与宝钞形成双轨流通模型。
“诸位看,”萧岳用算筹摆出“汇率曲线”,“宝钞以白银为锚,每千贯可从宝船社兑换香料、琉璃等海外奇货。”他指向沙盘中央的“基建期货合约”,“预购明年的运河修缮工程,可用宝钞支付,享七五折。”
张云儿突然从牛皮袋取出“便携式验银器”,银锭在琉璃片下显出纯度:“晋商的‘足银’含铅一成,而我们的宝钞准备金,皆经军器局炼银炉认证。”她的指尖划过验银器上的“萧记”徽记,“买宝钞,等于买五堂的信誉。”
盐商们交头接耳时,李海涛带着宝船社的胡商代表闯入,银盘上的东珠与佛郎机金币交相辉映:“我等愿用香料、水银兑换宝钞,”胡商开口便是流利官话,“因为萧记的混凝土要塞,能让我们在南洋多赚三成。”
酉时·夜袭
聚宝门的印刷局突然传来爆炸声,张云儿的蒸汽锅炉被人动了手脚,炉内竟被塞进浸过桐油的假钞。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回到大明搞基建》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她带着漕帮弟子冲进火场,齿轮扳手在浓烟中划出火星:“晋商的人!他们想烧掉防伪钢模!”
萧岳从灰烬中捡起半块钢模,上面的“萧记”徽记完好无损——钢模用的是永乐钢,熔点比普通钢铁高两成。丁小婉展开密报,上面画着宝钞提举司与晋商的密约:“他们打算在应天府推行‘宝钞挤兑’,逼我们动用白银储备。”
“正合我意。”萧岳冷笑,“把宝船社的香料船队调进长江,每船悬挂‘宝钞兑换香料’的大旗。”他指向张云儿新制的“水上验钞亭”,“让百姓看见,宝钞不仅能买房修桥,还能换海外奇货。”
戌时·交心
印刷局的钳工房里,张云儿正在修复受损的钢模,火星溅在她宝船社纹的围裙上。丁小婉递来掺了薄荷的绿豆汤,发现她手背上新添的烫伤:“云儿,验银器的齿轮还能再改良吗?”
“能!”少女头也不抬,“我想在齿轮组里加个‘离心调速器’,就像父亲《机巧图》里画的那样。”忽然想起什么,从围裙暗袋摸出张羊皮纸,“这是宝船社沉船里找到的‘佛郎机银行券’,他们用教堂做抵押,和我们的宝钞原理相通。”
丁小婉的指尖划过纸上的圣像,忽然笑道:“看来天下商人,都懂‘信用’二字。”她望向窗外,萧岳正在指挥匠人搭建“宝钞信用碑”,混凝土基座上刻着五堂的工程分布图,每个标记都对应着实实在在的城墙、水闸、桥梁。
“丁小姐,”张云儿忽然轻声说,“你说萧先生为什么一定要做宝钞?”
“因为他知道,”丁小婉望着碑顶的Engineering徽记,“当匠人们能用宝钞买到算筹、齿轮、琉璃镜,当商人们能用宝钞预支工程,这个国家的血脉——漕运、盐铁、基建——就会真正畅通。”
子时·破局
更鼓敲过西声,应天府的西门突然亮起琉璃灯,“萧记宝钞兑换处”的旌旗在夜风中招展。萧岳站在聚宝门城楼上,看宝船社的香料船缓缓靠岸,船身用宝钞图案装饰,比官船的龙凤纹更显生气。
“王大人,”他对着城下的宝钞提举司官轿,“要不要看看,宝钞是如何让应天府的夜市亮起来的?”
城门大开,手持宝钞的百姓涌入,在五堂商铺兑换水泥砖、竹制水管、机械零件。张云儿设计的“自动兑换机”发出齿轮转动声,每投入一贯宝钞,便吐出刻着“萧记”的青铜代币。
王大人的官轿悄然调头,却被漕帮弟子拦住。丁小婉递过的账册里,清楚记着他历次收受晋商贿赂的记录,末页贴着张宝钞——正是用他贪墨的银子印制的。
“明日起,”萧岳望着渐亮的天空,“宝钞将随漕船走遍天下,随宝船驶向西洋。”他摸出怀中的宝钞,背面的水利工程图上,不知何时多了行小字:“致未来的匠人——规矩是用来打破的,就像混凝土打破夯土。”
破晓·铸信
晨雾中的应天府,第一座“宝钞信用亭”落成。张云儿在亭顶安装了她改良的“风向仪”,齿轮带动的指针指向“萧记五堂”的方位。丁小婉用算筹在亭柱刻下“信用如墙,基石为凭”,每个字都对应着五堂的工程符号。
萧岳望着熙攘的人群,忽然想起在现代三峡看见的移民新村——那些用混凝土建造的房子,不正是最坚实的“信用”吗?他忽然握住丁小婉的手,感受她掌心的薄茧:“等宝钞通行天下,我们就发行‘工匠债券’,让百姓用宝钞投资水利工程,共享红利。”
她的眼中泛起微光,指尖划过他掌心的Engineering徽记:“那时,每个匠人都会知道,他们的汗水,不仅能筑墙修桥,还能化作银钱,流动在这万里江河之间。”
远处,李海涛的商队载着宝钞和《债券章程》启程,目的地是九边重镇。张云儿追上来,往萧岳怀里塞了个小齿轮——那是印刷机上的备用零件,刻着三人的合文印记。
当第一缕阳光照亮宝钞上的辟邪兽首,应天府的商人们不知道,他们手中的纸钞,正成为改写明代商业史的“基建货币”。而这一切的开始,是三个匠人,用规尺、齿轮与算筹,在银钱的浪潮中,筑起了一座名为“信用”的堤坝——它比任何夯土墙都坚实,比任何宝船都能远航。
(http://www.220book.com/book/IC9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