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出塞
居庸关的晨霜凝结在烽火台砖缝,萧岳握着丁小婉递来的暖手炉,炉身刻着新制的“萧记”火漆印——她连夜让匠人将他的Engineering徽记改刻成辟邪兽首,既合礼制又藏巧思。远处传来驼铃声,李海涛的商队载着“分段预制城墙模块”缓缓入关,每块模块角落都嵌着丁小婉亲自烧制的琉璃榫卯。
“这些预制件,”萧岳指着木架上的水泥砖,“在应天府提前浇筑,比现场夯土快三倍。”他忽然注意到丁小婉指尖的薄茧,那是连日调试模具留下的,“手疼吗?”
她耳尖微烫,别过脸去:“比起你在军器局被钢水溅伤,不值一提。”袖中滑落的帕子上,绣着长城轮廓与并蒂莲交织的图案——正是昨夜她照着萧岳的工程图绣的。
午初·验墙
老匠首刘宗站在坍塌的城墙段前,手中握着张恪暗中塞的碎银:“萧大人,长城乃龙脉所系,岂能用‘预制砖’?”他指向山间蜿蜒的夯土墙,“祖宗传下的‘版筑法’,经得住鞑靼铁骑。”
萧岳蹲下身,用洛阳铲取出冻土样本:“此处土层含沙量七成,冬季冻胀必裂。”他敲了敲预制模块的企口接缝,“每块砖留半寸胀缩缝,填以浸过防水蜡的麻丝——”忽然握住丁小婉的手,将她的指尖按在砖面,“触感温润,正是糯米灰浆的妙处。”
她慌忙抽手,却看见刘宗袖口闪过晋商徽记。丁小婉不动声色地展开《九边图说》,指给围观的将士看:“正统年间,阳和卫城墙用版筑法,三年便被风沙掏空。”她的指尖划过萧岳标注的“混凝土锚杆”图示,“如今用这铁筋深入山体,可比夯土牢靠十倍。”
未时·暗斗
晋商的骡队在峡谷中遇袭,押运的劣质条石滚落山涧。萧岳赶到时,发现石匠们正在条石上凿刻“合格”印记——石心竟有蜂窝状气孔。
“刘宗,”他举起断裂的条石,“你用河卵石冒充花岗岩,当我不识‘石纹十二法’?”目光扫过匠人腰间的工部腰牌,“张恪给了你多少好处,敢拿将士性命换银钱?”
丁小婉突然拽住他衣袖,指向山坳处的旌旗——鞑靼斥候的狼头旗在风中翻卷。她从袖中取出改良的“六分仪”,正是萧岳前夜亲手为她调试的:“方位角135度,距关城五里。”
萧岳心头一凛,这才想起丁小婉曾在宝船社船队上偷学过航海测绘。他当机立断,指挥匠人将预制模块改装成临时炮台,糯米灰浆浇筑的炮座在寒风中迅速凝固。
申时·烽起
第一波鞑靼骑兵冲至关前,马蹄铁在冰面上擦出火花。刘宗趁机大喊:“混凝土墙必碎!”却见为首的战马撞在预制砖墙上,竟只留下浅痕。
萧岳点燃改良的“神火飞鸦”,火箭尾翼刻着丁小婉设计的稳定纹路:“目标左前方马群!”火箭精准落地,惊散敌骑。丁小婉趁机举起千里镜,为炮手校正方位——镜筒上缠着她亲手编的平安结,红绳在白雪中格外醒目。
混战中,一支冷箭首取萧岳面门。丁小婉本能地扑过去,左肩顿时绽开血花。萧岳抱住她倒地的瞬间,看见她耳后宝船社刺青被血染红,像朵盛开的并蒂莲。
“傻不傻!”他撕下半幅衣襟为她包扎,声音发颤。丁小婉却笑着摇头:“在徐州第一次见你,就知道你是要改变天下的人……我岂能让你有事?”
酉时·剖心
军医馆内,萧岳握着丁小婉的手,看郎中取出箭头。她疼得皱眉,却仍盯着他胸前的银坠——那是用第一炉“永乐钢”打的Engineering徽记,此刻正贴着他心跳的位置。
“知道我为何总跟着你吗?”她忽然开口,声音轻得像烽火台上的飘雪,“三年前黄河决堤,我亲眼看见张恪的人在堤坝里掺沙。是你在徐州用门板和梅花桩,让我相信,这世上真有人能凭本事护百姓平安。”
萧岳愣住,想起初遇时她识破私盐封泥的聪慧,想起她在应天府火场不顾安危抢运图纸的身影。他忽然吻上她缠着纱布的指尖:“等长城修好,我要在关城脚下建所学堂,教匠户子弟读书算学——包括你。”
她的睫毛剧烈颤动,一滴泪落在他手背上:“我爹说,陛下打算赐你‘基建巨子’的封号。可我……”话未说完,李海涛推门而入,袖中掉出半张佛郎机海图,图上用朱砂圈着“丁小婉”三个字。
戌时·铸甲
军器局的锻炉前,萧岳亲自为丁小婉打制护心镜,钢胚上刻着两人名字的合文。丁小婉倚在门框上,看他挥锤的背影与火光交织,忽然想起在应天府城墙上,他说要成立“营造五堂”时的眼神——比锻炉的火焰更炽热。
“这护心镜,”他吹凉镜面,“用的是‘永乐钢’,能挡普通弓箭。”镜中映出她泛红的脸颊,“以后别再傻了,我需要你帮我看图纸、算数据,还有……”
“还有什么?”她明知故问,指尖划过镜背的并蒂莲纹路。
萧岳忽然转身,握住她未受伤的手:“还有,陪我走完这条没人走过的路。从居庸关到嘉峪关,从紫禁城到宝船社,我要让整个大明,都记得有个叫萧岳的匠人,和他身后那个能看懂算筹与星空的女子。”
子时·破局
更鼓敲过西声,萧岳带着丁小婉夜探长城地基。她举着琉璃灯,照亮他用荧光粉绘制的“地下排水网”,每处节点都标着小小的“丁”字——那是他偷偷做的标记。
“刘宗的账本,”她递过浸着血的绢帛,“晋商买通了三个百户,想在预制件里埋炸药。”
萧岳冷笑,指向地基深处的“钢筋混凝土锚杆”:“他们不知道,这些锚杆早用‘金銮土’封死,炸药威力连表层都伤不了。”他忽然搂住她的腰,避开头顶掉落的碎石,“倒是你,以后别再涉险。”
她仰头望着他被月光勾勒的轮廓,忽然发现,这个曾在徐州客栈被扇耳光的店小二,如今己成为让鞑靼闻风丧胆的“基建狂魔”。而她有幸,能成为他眼中唯一的“同路人”。
破晓·铭志
朝阳初升时,居庸关新墙竣工。萧岳与丁小婉并肩站在烽火台上,看匠人们将“萧记·水利堂”的铜匾嵌入墙心。匾后藏着他们的秘密——一卷《水经注》抄本,里面夹着丁小婉绣的并蒂莲,和萧岳用葡萄牙文写的“To小婉,with engineering love”。
李海涛的商队再次启程,这次载的是“糯米灰浆炮台”图纸,骆驼铃声中,隐约传来南方的消息:郑和宝船即将首航西洋,船上载着萧岳设计的水密隔舱,和丁小婉亲自监督烧制的琉璃罗盘。
“等陛下的封号下来,”丁小婉忽然握住他的手,“我们就把‘营造五堂’的旗子,插遍九边重镇。”她的目光掠过远处的烽火台,“让每个匠人都知道,技艺不分贵贱,就像这长城,每块砖都能撑起天地。”
萧岳望着她眼中的光,忽然明白,所谓“基建巨子”的传奇,从来不是一人之功。在这漫漫长路上,有她懂他的算筹与图纸,懂他的野心与温柔,便己足够。
当第一缕阳光掠过“萧记”火漆印,居庸关的城墙上,两个身影的剪影被拉得很长。他们脚下,是用现代工程思维浇筑的地基;他们眼中,是即将被改写的大明基建史。而在彼此心中,那些未说出口的情愫,早己像糯米灰浆般,将两颗心牢牢粘在了一起。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回到大明搞基建(http://www.220book.com/book/IC9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