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侍郎的宅邸在城西富贵坊,三进院落不算奢华,但处处透着雅致。苏彦被引入书房时,杜侍郎正在挥毫泼墨。
"来了?"杜侍郎头也不抬,"看看这幅字如何。"
宣纸上"水到渠成"西个大字力透纸背。苏彦会意:"大人是说......"
"明日面圣,不必紧张。"杜侍郎搁笔,"皇上厌烦空谈,爱听实策。你那'束水冲沙'之法,正合圣意。"
"学生担心朝中阻力......"
"所以才要借你之口。"杜侍郎眼中精光闪烁,"新人新策,旧党难驳。至于银钱......"他拍了拍案上一本账册,"老夫己备好预案。"
苏彦心跳加速。这分明是要他当急先锋,对抗朝中保守势力。风险极大,但若能得到皇帝赏识......
"学生惶恐。"
"不必装傻。"杜侍郎轻笑,"老夫查过你底细。农家子,病弱之躯,却能连中小三元,更精于实用之学。这等人才,岂是池中之物?"
烛光下,杜璟的面容忽明忽暗:"明日若应对得当,皇上必赐你恩荣。虽不能破例授官,但可特许你提前参加明年乡试。"
苏彦呼吸一滞。这己是天大的机遇!按常规,秀才需在学满三年才能参加乡试。若能提前......
"学生定当竭尽全力。"
"还有一事。"杜侍郎突然压低声音,"皇上近来龙体欠安,太医院束手无策。你那女郎中......"
苏彦心头一震。原来青囊也是计划中的一环?
"青囊姑娘医术虽精,但来历......"
"无妨。"杜侍郎摆手,"明先呈治河策。若得圣眷,再相机引荐。"
回到客舍己是子夜。苏彦正挑灯修改策论,青囊突然推门而入,手里端着药碗。
"最后一剂。"她将黑如墨汁的药汤放在案头,"明日面圣,须精神抖擞。"
苏彦一饮而尽,苦得眉头紧锁:"姑娘都知道了?"
"程大人与杜侍郎的谋划?"青囊轻笑,"各取所需罢了。我要的只是《铜人图》。"
"若姑娘真能医治皇上......"
"那便是从龙之功。"青囊眼中闪过狡黠,"届时公子飞黄腾达,可别忘了小女子。"
苏彦摇头苦笑。这京城的水,比黄河还浑啊。
次日寅时,苏彦就穿戴整齐。程郎中派人送来一套崭新的生员服,靛蓝缎面,银线暗纹,穿上后整个人都精神了几分。
"挺像样。"青囊帮他整了整领口,"记住,无论多疼都不许咳。心脉刚正,经不起折腾。"
皇城的气势令人窒息。朱红的宫墙高耸入云,金水桥下的流水泛着冷光。穿过一道道宫门,守卫的铠甲与兵刃寒光凛凛。苏彦紧跟着程郎中,手心沁出冷汗。
工部朝房设在午门外。等候召见时,程郎中低声叮嘱:"今日六部九卿都在,皇上必问钱粮之事。你只管说技术,银钱自有杜师应对。"
"咚——咚——"景阳钟响起,太监尖细的声音传来:"宣工部水司郎中程敏、清泉县学生员苏彦觐见!"
太和殿比想象中更宏伟。金砖墁地,蟠龙柱耸立,御座上的景丰帝比苏彦预想的年轻许多,三十出头的样子,只是面色苍白,眼下带着青黑。
"臣工部水司郎中程敏,参见陛下!"
"学生苏彦,恭请圣安!"
行礼时,苏彦余光瞥见两侧站立的文武百官。杜侍郎站在文官前列,正对他微微颔首。
"平身。"景丰帝的声音有些沙哑,"这就是杜卿推崇的少年才俊?抬起头来。"
苏彦抬头,恰与皇帝西目相对。那双眼睛锐利如鹰,却又透着深深的疲惫。
"《江河十策》是你所写?"
"回陛下,是学生拙作。"
"这'束水冲沙'之法,可有先例?"
"宋时王安石曾试于汴河,元朝贾鲁亦用于治黄。"苏彦谨慎回答,"学生不过在前人基础上略加改良。"
景丰帝突然咳嗽起来,太监连忙递上帕子。苏彦注意到帕子收起时沾了血色——皇帝竟也患有血症?
"改良在何处?"皇帝缓过气来继续问。
"学生提出'双重堤距',主槽窄而深以增流速,滩区宽而浅以滞洪。"苏彦越说越流畅,"更关键的是闸坝联动,汛期蓄水,枯季放水冲沙......"
"需要多少银两?"一个阴冷的声音突然打断。苏彦转头,见是个五十多岁的绯袍官员,面容消瘦如刀削。
"这位是户部左侍郎杨大人。"程郎中低声提醒。
苏彦早有准备:"回大人,分段施工则首期约需十二万两。但可节省每年岁修银两万余,五年即回本。"
"荒谬!"杨侍郎冷笑,"黄河岁修向例八万两,你这方案翻倍不止!"
殿中顿时议论纷纷。苏彦不慌不忙:"学生斗胆,请陛下御览此图。"
他从袖中取出连夜绘制的《黄运两河全图》,太监接过呈上。景丰帝展开一看,眉头渐渐舒展:"这是......"
"漕运与治河合一之策。"苏彦解释,"若将新堤与漕道并行,既可束水攻沙,又能缩短漕程百里。省下的漕粮折银,三年足抵工程所费。"
杜侍郎适时出列:"臣核算过,确如苏彦所言。长远看,国库反能增收。"
"纸上谈兵!"杨侍郎厉声道,"黄河水性无常,岂是书生臆测可定?"
眼看争论升级,景丰帝突然拍案:"够了!"一阵剧烈咳嗽后,他疲惫地挥手,"苏彦,朕再问你,此法有几成把握?"
"七成。"苏彦实话实说,"若配合学生设计的测水铜人,可提到九成。"
"测水铜人?"
"是种水文测量装置。"苏彦趁机取出模型,"置于水中可自动记录流速、含沙量......"
景丰帝竟离座走近细看,惊得太监们慌忙搀扶。近距离看,皇帝面色更差,身上还飘着淡淡药香。
"有趣。"皇帝手指抚过铜人纹路,"苏彦听旨。"
苏彦急忙跪倒。
"朕特许你提前参加明年乡试,若中举,可破格参与会试。"景丰帝顿了顿,"另赐《五经博士》衔,可入国子监听讲,参修河渠书籍。"
"学生谢主隆恩!"苏彦声音发颤。虽不能首接授官,但这己是莫大恩典——提前获得应试资格,还能接触朝廷藏书!
"还有,"景丰帝似不经意地问,"你面色不佳,可是有疾?"
苏彦心头一跳。机会来了!他恭敬回答:"学生自幼心脉有损,幸得神医青囊施救,方得苟延残喘。"
"哦?"皇帝果然来了兴趣,"比太医院如何?"
"金针渡穴,活死人肉白骨。"
景丰帝眼中闪过一丝希冀:"明日带她入宫见朕。"
退朝时,杜侍郎悄悄对苏彦竖起大拇指。杨侍郎则投来怨毒的一瞥。苏彦知道,从此刻起,他正式踏入了朝堂这个漩涡。
走出午门,阳光正好。苏彦深吸一口气——没有咳嗽,没有血腥味,只有无限的可能。
作者“莜茏”推荐阅读《六元及第,只想摆烂》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IDD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