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5章 自请外放

小说: 六元及第,只想摆烂   作者:莜茏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六元及第,只想摆烂 http://www.220book.com/book/IDDS/ 章节无错乱精修!
 

"当然,我亲手......"杜璟突然顿住,"你是说......"

"'总领京营兵马'后面,还有'兼理戎政'西字。"苏彦轻声道,"按祖制,这意味着可以重组五军都督府。"

杜璟眼睛一亮。五军都督府名义上是最高军事机构,虽被内阁架空多年,但法理上仍有权调兵!

"妙啊!我这就拟旨,让你以'整顿京营'为名接管都督府。新君刚即位,不敢公然违逆祖制!"

计划进行得很顺利。新君虽不情愿,但在杜璟坚持下,还是批准了重组都督府的方案。苏彦趁机将沈括、方岳等心腹安插进要害部门,同时以"精简机构"为名,清洗了一批庆王党羽。

腊月二十八,庆王入京。这位曾经野心勃勃的亲王,如今白发苍苍,跪在灵前痛哭流涕,口口声声要"守陵赎罪"。但苏彦注意到,他与新君的每一次眼神交汇,都暗藏机锋。

"苏卿。"守灵第三夜,新君突然召见苏彦,"庆王叔提议恢复'卫所世袭制',你觉得如何?"

卫所世袭!这是要开历史倒车啊!明朝早期确实实行军户世袭,但导致军队战斗力急剧下降。景丰帝推行"募兵制"多年,方才扭转颓势。

"陛下,边关将士多系募兵,若改世袭......"

"孤知道不妥。"新君打断他,"但庆王叔说,这样可以确保军队忠诚。"

原来如此!苏彦恍然大悟。新君和庆王是要用"世袭"笼络军官,打造私人武装!

"陛下,此事关乎国防根本,可否待大丧后再议?"

新君盯着他看了许久,突然笑了:"苏卿说得对。是孤心急了。"

但苏彦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果然,当夜就有人密报:庆王秘密接见了三位边将,而新君则连夜召锦衣卫入宫!

"要动手了。"杜璟忧心忡忡,"新君想借锦衣卫清除异己。"

"那就比比谁快。"苏彦取出兵符,"我己命沈括控制九门,方岳接管了锦衣卫北镇抚司。"

正月初一,新君正式登基,改元"隆昌"。大典刚结束,他就下了一道震惊朝野的旨意:擢庆王为"摄政王",总揽朝政!

"这是要架空内阁啊!"杜璟气得胡子发抖,"我这就上疏请辞!"

"不可!"苏彦拦住他,"正入其彀。新君巴不得您辞官呢。"

"那怎么办?难道坐以待毙?"

苏彦微微一笑:"杜公可记得杨涟?"

杨涟,那位曾弹劾苏彦"养妖鹑"的御史,其实是杜璟的门生,以刚首敢言著称。

"您让杨涟上疏,弹劾庆王'违制僭越'。"

"没用。新君明显支持庆王......"

"不是真弹劾,是打草惊蛇。"苏彦解释,"庆王骄横,必会反击。只要他露出破绽......"

计策果然奏效。杨涟的奏折刚上,庆王就暴跳如雷,当庭要求严惩"诽谤宗室"者。新君碍于舆论,只得将杨涟革职。但庆王仍不解恨,竟派死士夜闯杨府意图灭门!

"鱼儿上钩了。"苏彦看着血书诉状,冷笑连连。

杨涟虽伤未死,其妻却惨遭杀害。这起恶性事件震惊朝野,清流官员联名上奏,要求严惩凶手。新君骑虎难下,只得将庆王"暂时"软禁。

"还不够。"杜璟摇头,"庆王根基深厚,迟早复起。"

六元及第,只想摆烂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六元及第,只想摆烂最新章节随便看!

"那就再加把火。"苏彦取出一份供词,"这是庆王府长史招认的,关于先帝......"

杜璟看完供词,脸色大变:"庆王竟敢谋害先帝?!"

"确切说是试图谋害。"苏彦纠正,"那西域僧人供出,庆王曾索要一种能诱发咳血的毒药。"

"有证据吗?"

"青囊验过先帝遗物,龙袍内衬确有药物残留。"

铁证如山。杜璟当夜密见几位阁臣,次日集体上奏,要求彻查先帝死因。新君被迫下诏三司会审,庆王锒铛入狱。

隆昌元年正月十五,本该是喜庆的元宵佳节,却成了庆王的末日。三司会审查明:庆王勾结太医,长期用阿芙蓉毒害景丰帝,又意图谋害新君,罪证确凿,判凌迟处死,全家流放琼州。

"陛下看起来不太高兴。"处决当日,杜璟低声对苏彦道。

"兔死狐悲罢了。"苏彦望着城楼上表情阴郁的新君,"庆王虽死,但他的党羽还在。而且......"

而且新君从这件事学到的,不是"亲贤臣远小人",而是"要更隐蔽地铲除异己"。这句话苏彦没说出口,但杜璟心领神会。

果然,庆王死后,新君开始频繁调整人事:今天调个知府,明天换个总兵,看似正常轮岗,实则步步为营。更微妙的是,他重新宠信起锦衣卫指挥使冯保,而此人素来与苏彦不和。

"冯保在查你。"三月初的一天,杜璟忧心忡忡地告诉苏彦,"说你'权倾朝野,图谋不轨'。"

"意料之中。"苏彦不慌不忙,"新君需要新的制衡力量。"

"你不怕?"

"怕有用吗?"苏彦轻笑,"不过确实该做些准备了。"

他的"准备"令人瞠目——主动上疏请求外放!奏折写得情真意切:说自己久在边关,不谙朝政,愿出镇地方历练。

"以退为进?"杜璟看完奏折,若有所思。

"也是试探。"苏彦解释,"若新君真放我走,说明杀心己起;若留我,则尚有转圜余地。"

奏折呈上后,新君的反应耐人寻味:先是在朝堂上盛赞苏彦"公忠体国",接着表示"不舍贤臣",最后......准了!命苏彦以"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的身份,总督蓟辽保定军务。

"这是明升暗降啊!"杜璟急道,"蓟辽虽是要地,但远离中枢......"

"也是机会。"苏彦反而笑了,"新君毕竟年轻,不懂'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道理。"

离京前夜,苏彦密会了几位心腹。沈括将随行,负责火器改良;方岳留在兵部,暗中联络清流;赵平安则带着一批"定心丹"配方,潜伏京师。

"最要紧的是这个。"苏彦交给杜璟一个锦囊,"若京中有变,立即打开。"

"苏兄......"白发苍苍的老首辅突然哽咽,"保重。"

"杜公放心。"苏彦望向窗外的月色,"蓟辽天高皇帝远,正是练兵的好地方。"

次日清晨,苏彦带着家眷低调离京。城门外,一队精骑早己等候多时——是他在大同带出来的老兵,个个能以一当十。

"老爷,往哪儿去?"赵平安问。

"先去天津卫。"苏彦回望巍峨的京城,轻声道,"看看戚继光练的水师。"

马蹄扬起尘土,将身后的权力中心渐渐模糊。但苏彦知道,这场与新君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IDD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六元及第,只想摆烂 http://www.220book.com/book/IDDS/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