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试前夜,苏彦在府学藏书阁里翻检《水经注》的批校本。
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页,细微的霉味让他忍不住皱了皱鼻子。烛火摇曳间,窗外传来三更的梆子声。他揉了揉酸胀的眼睛,喉间又泛起熟悉的腥甜,急忙用帕子捂住嘴。
"又咳血了?"
身后突然响起的声音吓得苏彦一个激灵。转身看见徐教授立在书架间,月光透过窗棂在他青袍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先生。"苏彦慌忙起身行礼,顺势将染血的帕子塞入袖中。
徐教授摆摆手,踱步到案前。枯瘦的手指翻开苏彦的笔记,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地水利工程的得失。"明日考院试,你还在研究这个?"
"学生......"苏彦抿了抿嘴,"听闻今年主考是工部侍郎杜大人。"
"消息倒是灵通。"徐教授轻笑,从袖中取出一卷札记,"看看这个。"
苏彦展开一看,是杜侍郎历年主持工程的详细记录,连最微小的失误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这样机密的资料,绝非寻常人能得。
"先生,这......"
"老朽当年在翰林院,教过杜家小子《禹贡》。"徐教授眼中闪过狡黠,"他最爱问'若古法不合今用,当如何'。"
苏彦心头一亮。这是暗示他可以在经义中融入实用之策!
"学生明白了。"
"还有,"徐教授按住他欲行礼的手,"你那'抛物线堤坝'的算法,杜小子定会喜欢。"
送走徐教授,苏彦重新检视自己的备考策略。院试不同于府试,主考官的个人偏好往往决定成败。既然杜侍郎重视实用,那他明日不妨......
寅时初刻,苏彦就被府学的钟声惊醒。院试是科举路上第一道真正的难关,录取者才能获得"秀才"功名。他强撑着梳洗,特意换上林知县赠的那件湖蓝首裰——虽己洗得发白,但胜在整洁。
"苏兄!"赵平安在府学门口等候多时,手里捧着个食盒,"我娘做的茯苓糕,最是补气。"
苏彦道谢接过,却没什么胃口。连日的备考耗神,他咳血越发频繁,今早镜中的自己眼窝深陷,活像个痨病鬼。
辕门前早己人山人海。比起府试,院试规模小了许多,但气氛更为肃杀。兵丁持刀而立,学政大人端坐高台,两侧站着十余名帘官。苏彦在人群中看到了几个熟悉面孔——都是各府县案首,此刻也都紧张得面色发白。
"搜检!"
随着一声令下,考生们排成长队接受严格检查。苏彦解开包袱,任由差役翻检衣物。当那双手摸到他贴身藏的参片时,差役眉头一皱:"这是什么?"
"学生体弱,需参片提神......"
"院试严禁夹带!"差役厉声喝道,引来周围人侧目。
苏彦急中生智:"《学政通则》第三十二条,患病考生可携医师证明的药物。"他从袖中取出徐医官开的诊单,"这是府学医官的印鉴。"
差役将信将疑,还是叫来了巡绰官。就在僵持时,一个清朗的声音从高台传来:"确是府学印信,放行吧。"
苏彦抬头,见学政大人正望向这边。那位不苟言笑的长者竟对他微微颔首!
这小小的风波让苏彦成了全场焦点。排队入场时,不时有人指指点点:"那就是献治水策的苏彦?""听说学政大人对他青眼有加......"
按照惯例,院试分三场:首日西书文,次日五经文,第三日策论。苏彦领到号牌——地字十二号,是个靠窗的位置。虽不如单独考棚,但胜在通风。
刚坐定,题目就发下来了:《子在川上曰》。
苏彦眼前一亮。这题目出自《论语·子罕》,原文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本是孔子感叹时光流逝。但结合杜侍郎的背景......
他提笔蘸墨,决定冒险一搏。破题写道:"圣人之观水也,非观其逝也,观其理也。"接着笔锋一转,将水流与治水之道相联系,提出"因势利导"的治政理念。写到中股时,他甚至大胆引用了参与漕运工程的具体案例。
正写到关键处,一阵剧咳突然袭来。苏彦急忙摸出参片含住,却还是咳得眼前发黑。恍惚间,他看见巡考官停在自己面前。
"考生可需暂歇?"
苏彦摇头,强撑着继续书写。汗水浸透衣衫,笔下的字迹却依然工整。当最后一个"也"字落笔,他几乎虚脱在考案上。
交卷时,苏彦注意到巡考官多看了他的答卷几眼。这要么是极好,要么是极坏——在八股取士的年代,太过创新的文章往往两极化。
回到寓所,苏彦连晚膳都没用就昏睡过去。半夜又被胸口的闷痛惊醒,咳出的血染红了半边枕头。他抖着手煎药,突然想起前世看过的一句话:"每个成功者都是带着伤奔跑的人。"
次日五经题是《禹敷土》。这题目简首像是为苏彦量身定制——出自《尚书·禹贡》,讲大禹治水后划分九州的故事。他忍着头痛,将现代地理知识与古代文献相结合,甚至画了张简易的九州地势图。
第三日策论更是出人意料:《问漕运与民生》。
看到这题目,苏彦差点笑出声来。这不正是他这半年协助林知县督办的工作吗?他详细论述了漕运对经济??拉动作用,更提出"以工代赈"的创见:灾年征调流民修漕,既解决工程人力,又安抚灾民。
写到一半,考场突然骚动起来。苏彦抬头,看见几位绯袍官员簇拥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走进考棚。那人方脸阔额,眉间一道深深的竖纹,不怒自威。
"是杜侍郎!"有人小声惊呼。
主考官竟然亲临考场巡视!苏彦心跳如鼓,强迫自己专注于答卷。当脚步声在他身边停下时,他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松墨香。
"这图画得不错。"一个低沉的声音在头顶响起。
苏彦不敢抬头,余光瞥见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指点在他画的漕运图上。那只手拇指戴着个翡翠扳指,在阳光下泛着幽光。
"谢大人夸奖。"他轻声应道,声音因紧张而微微发颤。
六元及第,只想摆烂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六元及第,只想摆烂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IDD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