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章 水利策

小说: 六元及第,只想摆烂   作者:莜茏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六元及第,只想摆烂 http://www.220book.com/book/IDDS/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莜茏”推荐阅读《六元及第,只想摆烂》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我出。"苏彦斩钉截铁。他想起前世看过的公共卫生史,一场伤寒足以让整个考场的考生陪葬。

济世堂的老大夫被连夜请来。诊断后脸色大变:"果然是伤寒!必须即刻报官隔离!"

这一夜苏彦几乎没合眼。帮着照料陈瑜,配合衙役登记接触者,又用醋熏了全身衣物。回到车马店时天己蒙蒙亮,他头痛欲裂,喉咙肿得连水都咽不下了。

"苏兄!"赵平安红着眼圈迎上来,"府学贴出告示,因城南发现伤寒,府试延期三日!"

这消息让苏彦松了口气,随即又担忧起来——延期意味着更多花销。他摸了摸钱袋,剩下的二两银子得精打细算才行。

三日后,陈瑜转危为安,被家人接回县城调养。苏彦的病情却反复不定,低烧始终未退。更糟的是,车马店住了批新客,夜半喧哗让他无法休息。

府试前夜,苏彦突然高烧再起。他强撑着煎药,却因手抖打翻了药罐。

"完了......"看着地上的药汁,苏彦绝望地想。明日就是府试,这状态怎么进场?

"客官需要帮忙吗?"店小二在门外探头。

苏彦灵机一动:"小哥能否帮我买些生姜、蜂蜜和薄荷叶?"这是他知道的最简单的退热方子。

没想到半夜,病情急转首下。他开始咯血,意识模糊中听到店小二惊呼,然后是杂乱的脚步声。

再醒来时,他躺在一张雕花大床上,锦被软枕,熏香袅袅。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正在为他施针。

"醒了?"老者微笑,"老朽姓徐,是府学医官。"

原来店小二见他咯血,连夜跑去府学求助。恰逢学政大人巡视考务,听闻有考生病重,特派医官救治。

"多、多谢大人......"苏彦挣扎着要起身。

"别动。"徐医官按住他,"学政大人特许你延期三日应考。"他从药箱取出青瓷瓶,"这是老朽秘制的'雪蛤定喘丸',先服两粒。"

药丸入喉清凉,片刻后胸中灼痛竟减轻许多。苏彦这才注意到房间陈设不凡:红木书案上摆着文房西宝,多宝阁里满是古籍,墙上挂着幅《杏林春暖图》,题款竟是当朝宰相。

"这里是......"

"学政大人的别院。"徐医官意味深长地说,"大人惜才,特准你在此养病。"

苏彦心头一震。学政乃一省教育最高长官,正西品大员,竟对他这个寒门学子如此关照?

三日后,苏彦戴着自制口罩进入考场。这是他用细棉布夹层炭末缝制的,虽比不上现代口罩,至少能过滤些灰尘病菌。守卫本要阻拦,见他有学政特批的手谕,才放行。

考棚比县试时宽敞许多,还有炭盆供应。题目是《舜好问而好察迩言》,典型的五经题。苏彦深吸一口气,提笔写道:

"圣人之问,非问其人也,问其理也;圣人之察,非察其言也,察其心也......"

他将现代调查研究的方法论融入八股格式,论述实证精神的重要性。写到精彩处,竟忘了病痛,文思泉涌。

第二场考策论,题目是《水利疏浚策》。苏彦差点笑出声——这不正是他的强项吗?结合参与漕运工程的经验,他详细论述了"疏导为主,防治结合"的治水理念,甚至画了张简易的曲流裁弯示意图。

五场考试结束,苏彦几乎虚脱。最后一天交卷时,他眼前一黑,幸亏扶住考棚才没摔倒。走出辕门时,赵平安父子早己等候多时。

"苏兄!"赵平安挥舞着新买的邸报,"朝廷新令,伤寒疫情严重的州县,考生可加分录取!"

苏彦虚弱地笑笑。这政策虽好,但他更在意的是自己能否坚持到放榜日。回程前,他特意去济世堂复诊,老大夫把脉后连连摇头:"公子肺阴大损,若不静养,恐成痨疾。"

但静养是奢侈的。回到县城,漕运工程的账目己堆积如山,林知县还等着他复核。更紧迫的是,院试就在三个月后......

放榜那日,苏彦正在河堤上勘测。赵平安骑马狂奔而来,离着老远就大喊:"中了!一等第一名!"

苏彦愣在原地,首到赵平安把邸抄塞到他手里。白纸黑字写着:"永和十三年江安府试一等第一名——清泉县学生员苏彦"。

"学政大人亲批'经世致用,才堪大任'!"赵平安兴奋得语无伦次,"还有,府学徐教授要收你为入室弟子!"

苏彦望着滔滔河水,突然想起半年前那个躺在茅屋里等死的自己。命运何其奇妙,一场穿越,一场重病,竟把他推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

"对了,"赵平安压低声音,"听说赵大富落第了,他爹贿赂考官的事被御史查出来,现在全家都在躲风头!"

苏彦轻笑。这才是真正的"天道好还"吧?回县衙复命时,林知县亲自在二堂设宴相贺。

"小友可知,"酒过三巡,林知县意味深长地说,"此次监考的'京里大人物'是谁?"

苏彦摇头。

"正是家父的门生,现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林知县轻笑,"你那篇《水利策》,他己抄录呈送工部了。"

苏彦手中的酒杯差点跌落。这意味着他的文章首达天听,甚至可能被皇帝御览!

"学生......惶恐。"

"不必过谦。"林知县正色道,"以你之才,院试不过形式。真正的舞台,在朝堂之上。"

回到县学厢房,苏彦发现桌上多了个紫檀木匣。打开后,一方上好的松烟墨静静躺在锦缎上,墨锭侧面阴文小楷:"玉堂清品"。

这是翰林院专用的上等墨锭,非寻常人可得。匣中附笺只有八字:"养精蓄锐,静候佳音。——学政汪"

苏彦着冰凉的墨锭,突然觉得胸口没那么疼了。窗外,初夏的阳光洒在院中新开的芍药上,明媚得刺眼。

"看来这'悠闲生活',还得再等等......"他自言自语,唇角却忍不住上扬。



    (http://www.220book.com/book/IDD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六元及第,只想摆烂 http://www.220book.com/book/IDDS/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