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六十九章:命运转折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被雷劈了,目睹崇祯上吊 http://www.220book.com/book/IMEV/ 章节无错乱精修!
 

李默给林深留下一千刀盾兵和五百枪手,让他留守南阳城,恢复南阳城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李默率军离开南阳后,林深开始着手恢复这座饱经战火的城池。

他首先打开粮仓,将半数存粮运至城外设立粥棚,每日破晓便可见饥民排成长龙。温热的粟米粥驱散了清晨的寒意,也让百姓眼中重新泛起生机。与此同时,林深征调军民对坍塌的民居和破损的城墙进行修葺,士兵们带头搬运砖石,灾民们在废墟上重建家园。

为稳定民心,林深组织识字的秀才、儒生成立宣传队,由士兵护卫,深入乡镇。

他们手持宣传单在市集、祠堂宣讲崇祯皇帝的土地政策:“无主田亩按丁分配,二十亩起授,赋税永不过两成!”流民们围坐在老槐树下,听着“赋税永不过两成!”的条款,干裂的嘴唇颤抖着重复:“真能有这等好事?”

大顺军曾通过“追赃助饷”政策搜刮富商,导致南阳商业凋敝。

如今这些地主乡绅听说朝廷收复失地,竟自发组织起来抬着猪羊来见林深。为首的王员外颤巍巍递上礼单:“将军若长驻南阳,老朽愿捐三百石稻谷、二十匹战马!”林深收下物资却婉拒礼金:“朝廷不取民间一针一线,但需诸位协助维持市集。”

治安恢复是当务之急,林深命雷长青派五百士兵清剿伏牛山流寇,以及南阳境内的土匪,百姓们在官道旁摆酒相迎。

与此同时,从粥棚中挑选的八百精壮饥民被编成保安队,配发皮甲与棍棒,负责巡逻街巷。

雷长青亲自教习他们军阵步法:“保家卫国者,方能吃饱饭!”

李默离开南阳三日后,杨二的辎重队抵达南阳。

林深早己备齐粮草、民夫,将南阳特产的桐油、药材装满二十辆大车,交给杨二后,让他立即启程赶往洛阳,与李默汇合。

望着车队消失在晨雾中,林深转身登上城楼,远处的炊烟与新绿交织,这座古城正在缓缓复苏。

李默率领忠勇军一万多人,行军在南阳至洛阳的官道上,一路上,李默望着道路两旁发黄的庄稼,路上还有不少逃难的百姓,从洛阳方向奔逃过来。

见到李默的大军行进,纷纷躲到路边跪下。

李默勒马驻足,望着道旁跪伏的逃民:一个老妪怀揣着饿毙的婴孩,枯指如爪抠进黄土;几个少年瘦骨嶙峋,眼窝深陷如鬼。秋风卷起发黄的黍杆,沙沙声里混着压抑的啜泣。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他喃喃念罢张养浩的潼关怀古,喉头哽住。

宋铁望着逃民褴褛衣衫下露出的溃烂伤口,想起汝宁城外被自己下惨死的大顺军官兵,那些尸体也曾是这般枯瘦如柴。

他回应道:“大都督,”宋铁铁抱拳:“末将只知——此战若败,跪在这里的便是扬州百姓。”

宋铁手指无意识刀柄,那里缠着女儿送的平安符。

翁之琪恍惚看见崇祯西年陕西大旱时,自己还是边军小校,奉命斩杀抢粮的饥民。那些人与眼前跪伏者何其相似!

他满脸悔恨:“末将...末将昔年随黄帅剿寇,”他忽然滚鞍下马,朝北方重重叩首,带着哭腔说道:“也曾驱赶流民填壕!”

翁之琪额头抵在黄土里,官帽滚落,露出斑白鬓角。

五年前的李二苟,就是这样跪在官道旁,看着官军铁骑踏碎妹妹的头颅,如今自己成了骑马者,却依旧救不了这些蝼蚁。

李二苟满脸愤恨:“这狗日的世道!"他突然挥鞭抽断道旁枯树,“等打完了仗,老子要带这些娃娃去扬州吃白馍!”

李二苟眼眶赤红如血,却死咬着不落泪。

李默突然扬鞭指天:“传我军令!逃民愿随军者编入辎重队,日给米半升!"

道旁沉默的流民中,一个瘦骨嶙峋的少年突然嘶喊:"俺跟你们走!反正...反正俺家麦田早被刘爷(刘宗敏)的马踩烂了!"

夕阳西下时,行进的军队后面,多了蹒跚的数百流民,像一道流血的创口缀在铁甲洪流之后。

作者“爱吃肉的人容易胖”推荐阅读《我被雷劈了,目睹崇祯上吊》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李默的军队抵达洛阳城外时,有夜不收来报:

“大都督,前两日李自成抵达潼关后,刘宗敏率领大顺军主力与清军在潼关外大战一场,刘宗敏大败!”

李默没想到将军这么快就打了一场:“哦?李自成亲自来了?”

那名夜不收肯定道:“是的,大都督。”

“清军现在什么情况?”李默问道。

夜不收将这些天汇总的,关于清军的情报,向李默禀告:“禀大都督,九月十六日,多铎率八旗主力就在潼关东十里处安营扎寨,派出大量探马对潼关进行侦察,可能是忌惮大顺军的防御,到目前为止,并未对潼关发起进攻。”

李默向宋铁他们询问:“你们觉得清军,这么长时间未向潼关发起进攻,是为什么?”

宋铁作为忠勇军第一军的军长,率先开口:“潼关地形复杂,易守难攻,大顺军又擅长挖壕沟、陷阱,不利于清军骑兵的突袭。多铎应该是在等孔有德、耿仲明的火炮部队。”

翁之琪附和道:“清军擅长大规模骑兵突袭作战,如果不将潼关外大量的壕沟、拒马摧毁,清军的损失会很大,满清哒子的人口本来就少,损失太大的话,会影多尔衮在满清内部的地位。”

李默点点头:“你们分析的很对,那我们现在去袭击孔有德他们的辎重队呢?”

宋铁说道:“我们要绕过洛阳,时间上来不及的。”

李默沉思片刻:“我想派人入洛阳城,与李过和高一功他们谈判。”

翁之琪提议道:“大都督,洛阳城内情况不明,不如您先写一封亲笔信,送去洛阳城,试探一下。”

李默思索一下,同意了翁之琪的建议:“好,这样稳妥一些。”

一旁的亲兵李虎,马上去准备纸笔。

李默伏案开始给李过和高一功写信,然后派人送进洛阳城。

洛阳城守将府邸,亲兵将李默的劝降信呈上,李过展开信纸,眉头越皱越紧。高一功站在一旁,目光阴沉地盯着信上的字迹。

李过冷笑一声,将信拍在案上:“李默这厮,倒是会挑时候!”

高一功拾起信,低声念出关键句:“‘清军火炮若至潼关,纵有十万雄兵,亦难守三日’……哼,危言耸听!”

李过踱步至窗前,望向城外隐约可见的忠勇军的龙旗:“可他说得没错。潼关若破,洛阳便是孤城,咱们这点人马,挡不住清军的红夷大炮。”

高一功攥紧信纸,指节发白:“投降?闯王待我们恩重如山,如今他尚在潼关血战,我们岂能先降?”

李过沉默片刻,突然转身:“高一功,你还记得崇祯十三年吗?”

高一功一怔,李过嗓音低沉:“那年咱们被孙传庭围在商洛山,饿得啃树皮,是闯王带着十八骑杀回来救了我们。”

高一功眼神闪烁,似被拉回那段血与火的记忆。

李过一拳砸在桌上:“可如今呢?潼关外是多铎的数万铁骑,城内粮草只够半月!就算我们死守,洛阳能撑多久?弟兄们的命,就这般不值钱?!”

高一功咬牙:“那你的意思是……降?”

李过目光锐利:“不是降,是谈!李默要的是我们联手抗清,不是要我们的脑袋。”

他抓起信,指着其中一段 :

“你看这句——‘若愿共御外侮,既往不咎,仍以将军之礼相待’。他给我们留了退路。”

高一功仍不甘心:“可闯王……”

李过打断他,声音沙哑:“闯王若在,必会以大局为重!清军才是真正的死敌!”

屋内陷入死寂,唯有烛火噼啪作响

高一功最终长叹一声:“罢了……派人去回信吧。但有个条件——李默必须保证,不追究我们过往抗明之罪。”

李过点头,提笔蘸墨:“再加一条——若降,我部仍归我统领,不受新军调遣!”

他挥笔疾书,写完后将信递给亲兵。

李过沉声:“告诉李默的使者,三日内若无答复,洛阳便玉石俱焚!”

亲兵领命而去,李过与高一功对视一眼,皆看到对方眼中的决绝。



    (http://www.220book.com/book/IME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被雷劈了,目睹崇祯上吊 http://www.220book.com/book/IME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