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九十六章:武英殿内密谈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被雷劈了,目睹崇祯上吊 http://www.220book.com/book/IMEV/ 章节无错乱精修!
 

南京紫禁城武英殿内,夜色深沉,烛光摇曳。就在忠烈祠祭奠仪式结束的当夜,崇祯皇帝满脸愁容,苦笑着说道:“朕惩治贪官,犹如割除杂草一般,可新的人才却难以涌现,如此下去,国家这片田地终究会走向荒芜啊。”

李默听闻,陷入沉思。心中暗自权衡,究竟是否要向皇上提议,让薄钰、林丰等人主持工部事务呢?季礼等人又能否挑起户部的重担呢?至于兵部,是否应召回史可法来执掌?思索良久,李默终于下定决心,开口道:“大哥,若要革新这积累百年的沉疴旧弊,首当其冲便是在用人方面打破固有束缚。如今,户部、兵部、工部这三部尚书之位亟待确定,尤其是工部,连左右侍郎也尚缺人选。”

“大哥,经过这数月的观察,您对薄钰、林丰和苏锐这几位,有何看法?”

崇祯听闻李默提及薄钰等人,脸上的愁容渐渐舒缓,露出欣慰的笑容:“贤弟果然慧眼独具,那薄钰、林丰与苏锐,的确是世间难得的栋梁之才,朕对他们十分满意。”

李默趁机提议:“既然如此,大哥觉得让他们掌管工部,您意下如何?我再让季礼调派两名精通财务的人员,协助他们开展工作。”

“嗯……”崇祯陷入考量,神色凝重。

过了片刻,崇祯缓缓点头:“朕认为不妨一试。”他转头对身旁的王承恩说道:“大伴,拟旨:任命薄钰为工部尚书,林丰为工部左侍郎,苏锐为工部右侍郎。”

“遵旨,皇爷!”王承恩恭敬行礼。

李默见机,趁热打铁:“大哥,那臣弟便斗胆再提些建议?”

“贤弟但说无妨,大哥听着呢。”崇祯点头示意。

李默神情严肃,侃侃而谈:“臣弟提议,将户部改制为大明财政部,其职责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管理户籍人口,精准掌握国家人口信息;其二,掌管田赋征收,确保赋税合理征收;其三,管理财政收支,做到财政透明、合理调配;其西,管理铸币与金融,稳定国家经济秩序。此外,将漕运事务和管理专卖事务分离出来,另行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管理。”

“这大明财政部尚书一职,臣弟举荐季礼担任,由他主持户部改制事宜。同时,可以引入外部人才,例如扬州盐商郑元勋。如此,既能让这些商贾更加拥护陛下,又可为朝廷增添助力。”

“至于兵部,改革之后,成立大明陆军军部。大哥您亲自引领此次改革,由忠勇军军官共同推举您为大明陆军大元帅,执掌国家兵权!”

崇祯听闻,微微一怔:“这……大明朝并无此先例,况且朕对兵事并不精通呀。”

“先例?怎会没有?太祖皇帝带兵之时,不正是元帅之位吗?陛下德才兼备,有何当不得?”李默以洪武皇帝的事迹激励崇祯。

崇祯暗自思忖:太祖竟还有这般经历?我竟从未听闻。随即坚定地说道:“好,就依贤弟所言,这大元帅之位,朕接下了!”

李默接着说道:“大哥,当下我朝人才储备匮乏,科举制度也需大力改革,改制后,明年的春闱便可施行。”

“臣弟提议,废除八股取士,设立‘策论、算学、农工’三科,考题紧密结合实际政务。比如‘黄河决口当如何治理?’‘边军粮饷怎样防止贪污?’等题目。”

“同时,增加武举考试并扩大招生规模:仿照忠勇军训练之法,考核火器操作演练、战阵推演等科目,启用宋铁、黄得功等将领担任考官。”

“在建设新式学堂方面:借助查抄没收勋贵宅邸的契机,于南京、扬州设立‘大明格物院’,聘请薄钰担任院长,教授火器铸造、水利算术等实用之学。”

崇祯一边认真聆听李默的叙述,一边不住点头:“准奏!首期学子优先从阵亡将士遗孤中挑选,赐予免试入学资格。”

李默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大哥英明!”

“至于国子监祭酒这一要职,臣弟认为顾锡畴能够胜任。他乃是万历西十七年进士,曾担任过国子监祭酒,任职期间对教育体系多有整顿,一首怀有改革科举弊端的想法。此人学识渊博,尤其精通经史,是当今士林的领袖之一。”

“江南行省巡抚一职,臣弟举荐万元吉。此人在恢复地方经济、整顿赋税、安抚流民等方面颇有建树。大哥可令他在江南主持‘清丈田亩’与‘减免苛捐’等事务,使江南的财赋重新为朝廷所用。”

“此外,黄得功部己成功肃清左良玉叛军,湖广如今己重归陛下掌控。臣弟推举堵胤锡出任湖广巡抚,此人曾成功招抚李自成余部‘忠贞营’,擅长从中斡旋协调各方关系。”

“臣弟还请调何腾蛟担任山东省总督。他在湖南整顿军备、安抚流民,如今长沙己成为我朝稳固的大后方。而第三营目前正在山东与清军对峙,因刘泽清的破坏,山东亟待整顿恢复。”

“还可从河南屯田官、徐州税吏中选拔人才,例如洛阳战后积极组织民夫的知县陈明德。”

“邀请黄宗羲、方以智等拒绝出仕的东林学者出山,授予翰林院虚职,实际上掌管《大明皇家日报》的笔政。”

“令张煌言领衔督察院,要求官员每月呈上‘垦田数、断案卷、税银账’,若三项中有一项不达标,便予以革职。官员举荐门生故旧,若被发现涉及贪污,举荐者与之同罪!”

崇祯手中掂量着新铸的银元,微微叹息道:“从徐弘基家中抄出八十万两白银,却也仅仅够忠勇军半年的粮饷开支。”

李默思索片刻,说道:“大哥可下旨,令盐商必须至神州钱庄以银元购买盐引,胆敢使用虚银交易的,一律斩首!”

“短期内,还可利用刘孔昭通倭案缴获的海图,组建‘皇商船队’,运送生丝、瓷器前往南洋,换取南洋稻种、暹罗火器。”

“扬州钢铁厂可兼造农具,薄钰改良的‘钢刃犁’售与农户,以粮食代替银两支付,充实军仓储备。”

崇祯听后,猛地一拍桌案:“好!明日朕便下旨——凡种植番薯、玉米者,免三年农税!”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我被雷劈了,目睹崇祯上吊》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IME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被雷劈了,目睹崇祯上吊 http://www.220book.com/book/IME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