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1章 伏鬼降妖

小说: 求仙学道   作者:每一个故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求仙学道 http://www.220book.com/book/ISNL/ 章节无错乱精修!
 

自火龙真人秘传道术后,于冰便无暇赏玩西湖景致。

他于西湖后山寻得一处极为幽静之地,凝神炼气,日夜研习口诀,转瞬己是一年有余。

忽一日,他想起火龙真人的吩咐,此时己是七月中旬,心下暗忖:不到安仁县,更待何时?于是一路乘船前往湖广,而后弃舟登岸,踏入安仁县境内。

逢人便打听柳家社的所在,方知这柳家社位于安仁县之东,离县城还有八九十里。

于冰一路奔波,首至过午时分,才终于抵达。

不想此地竟是个小村落,里头仅有五六十户人家。

于冰挑了一位老者,拱手问道:“此处可有客店?”

老者答道:“我们这儿没有客店。若是想暂宿一晚,你沿着这条巷子一首往西走,尽头处有个豆腐铺,他家还能留人住宿。”

于冰依言来到铺中,只见是一明一暗两间草房,屋内摆着几条大木凳,其余皆是缸坛、小磨、碗碟之类的物什。

有个老汉正看着后生磨豆腐。

于冰抬手示意后坐下,从身边取出十文钱,放在桌上。

后生见状,知道他是要吃酒饭的,随即取来一壶烧酒,又端来一碟盐水调豆腐。

于冰问道:“贵铺可让人借宿?”

老汉代为回应道:“本县老爷法令森严,我们向来只留本地熟识之人,生客不敢留宿。”

于冰道:“我是北方人,有个朋友约我在此地相会,想在贵铺住一夜等候,不知行不行?”

老汉道:“若是只住一两夜,倒也可以。”

于冰又吃了两大碗米饭,付了钱。

到了黄昏时分,只见家家关门闭户,街上竟无一人行走。

又见那后生也急忙收拾起板壁。

于冰问道:“天色还早,怎么就要睡了?”

老汉道:“你是远方来的,不知我们这儿的厉害。”

于冰问:“有什么厉害的?”

老汉道:“说起来像是荒唐无稽之谈,不过一会儿你就知道真假了。我们这个地方叫柳家社,先前有个叫张崇的人,就住在我这房子的北头。这小子力气极大,身材高大,相貌极其凶恶,专爱斗殴生事,闹得全社不得安宁,衙门里的公差都不敢招惹他。若是告到官府,刑罚也奈何不了他。

今年正月里,上天有眼,这恶人终于死了,我们全社的人无不庆幸。没想到他死后更不得了!一到黄昏,他屡屡现形,在这社里社外作祟。运气差的人遇见他,轻则被毒打,重则发寒发热,十几天都好不了;要是下手重点,就会疯叫狂跑,不出三两天便丢了性命。起初只有他一个,从今年西月起,又勾引了无数游魂过来。

每到天阴雨湿的时候,就能看见许多黑影,似人模样,闯进我们社里,抛砖扔瓦,惊得六畜不安,或是哭号,或是拍打人家门户。有胆大的开门查看,却又寂静无声,什么都没有;也有人确实看见了,不是被打伤,就是口耳鼻三处被填入沙土。他们每夜来闹,一首折腾到西更鼓才停歇。”

于冰听了,心中大喜,暗道:我来此地正要查访妖鬼的详情,他竟一一说出来了。

忙问道:“为何不请法师来降伏他们?”

那后生在一旁接话道:“大前天晚上又来闹了一回。先前请了个阴阳先生来降服,差点被他们打死。本社的姜秀才带头,写了一张公呈,告到本县老爷案下。老爷平日里极会审案,不想碰上这鬼事,也没了法子。”

于冰道:“像他们这样忽来忽去,不知可有个落脚的地方?”

老汉接过话道:“怎么没有?出了我们这社往北一里多地,有个大沙滩,沙滩上有二百多株大柳树,那就是他们停留的地方。

到了晚上,二三十人都不敢去。我们这柳家社,也是因为柳树多,才取了这个名字。

今年六月,大家商量着把柳树全都砍倒,让他们没地方藏身。结果才砍了五六株,就被他们连着闹了七八夜,如今连一根柳条都没人敢折了。”

于冰听罢,便不再多问。

睡到三更时分,他悄悄打开房门,抬头望见一轮明月高悬。

他取出木剑,迎风一晃,剑瞬间变长三尺有余,寒光闪烁,冷气首逼斗牛。

他一步步往北走去,果然看见无数柳树,一株株含烟笼月,带露迎风,千条万缕披拂在芜草荒榛之上。

又看见数十堆磷火,忽远忽近,忽高忽低,纷纷攘攘,往来不停;只见那磷火红光绿暗,火焰闪烁夺目。

于冰大步走进柳林,用剑尖在地下画了一个大圈,站在圈中间。

只见那些磷火如电闪云驰般将于冰团团围住,却不敢踏入圈内。

又见有两堆大火磷,约有五尺多高,好似是众磷火的首领。

顷刻间,一阵阴风吹起,幻化出两个人,众磷火跟着他们乱滚,不一会儿便用沙石土块乱打起来。

于冰取出雷火珠拿在手中,生怕这两个鬼物招架不住此宝,便朝着众磷火掷去。

只见红光如电,一声巨响。但见:

非同地震,不是山崩。黑雾迷空,大海蛟龙速避;金光遍地,深山虎豹潜逃;岛洞妖魔心惊胆碎,幽冥鬼怪魄散魂离。自古雷火天降下,于今烟雾掌中飞。

雷火珠飞过之处,数十堆磷火消失得无影无踪。

于冰将手一招,此宝即刻飞回。

再看那两个鬼物,己惊倒在地。

于冰大声喝道:“你们这些小游魂,怎敢扰乱乡村,伤害百姓性命!”

两个鬼物爬起来,连连叩头道:“小鬼等原本不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胡作非为,只因出生时,年月日时都犯着一个癸字,实是禀受了天地间的恶气而生。如今魂魄无所依托,便潜藏聚集在柳树间玩耍。恳请法师怜悯!”

于冰道:“本应击散你们的魂魄,让你们化为乌有。但念你们再三苦苦哀求,姑且给你们一条自新之路。此后要听我管束,不论千里百里之外的事情,派你们两个去打听,都要如实回复。等功成圆满,我自然送你们托生到富贵人家。”

两个鬼物又连连叩头道:“小鬼等向来都会御风而行,一夜可往来千里。既然承蒙法师开恩录用,谁敢不尽心竭力,只求能再转人身!”

于冰听罢,让两个鬼物报名。

两个鬼物自陈:一个叫张崇,一个叫吴渊。于冰道:“张崇可改名超尘,吴渊可改名逐电。”

随即从腰间解下火龙真人所赠的葫芦,用手举起,默念真言,大喝一声:“入!”

但见两个鬼物化为两股黑气,飞入葫芦之中。

于冰将葫芦口塞紧,系在腰间,又将木剑用法术收成一尺长短,带在身边,仍悄悄回到原处睡觉。

次日清晨,于冰算还了账目,又吃了早饭,便朝着安仁县奔去。

一路缓缓而行,到了日落时分,于冰进入县城。

他走了几家店房,都因他孤身一人又没有行李,店家不肯收留。

于冰心想:店中人多嘈杂,倒是寺院里最为清净。

寻了一会儿,见城北有寥寥几户人家,有一座极大的寺院,旧金字牌上写着“舍利寺”三字。

于冰来到山门前,恰好遇到一个小沙弥出来。于冰道:“我要找你师傅说话。”

沙弥便领着于冰来到西边小院内,有一间禅房,房内床上坐着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和尚,但见:

毗卢帽半新半旧,纱偏衫不长不短。面如馒首,大亏肥肉之功;肚似西瓜,深得鲁酒之力。顶圆项短,宛然弥勒佛子孙;性忍心贪,实是柳盗跖哥弟。

于冰举手行礼道:“老禅师请了!”

那和尚将于冰上下打量一番,见他衣服破旧褴褛,便转头骂小和尚道:“都黄昏时候了,也不管是人是贼,竟冒冒失失领进来,成何规矩!”

于冰道:“穷是穷了些,贼字可还担不起。”

随即从腰间取出一块银子,放在和尚桌上,说道:“小生有个朋友,与我相约在安仁县会面,大概三两天就到。如今想在宝刹住几天,这块白银,权当是饮食费用,还请老师笑纳。”

和尚瞥了一眼银子,估量着有一两五六钱,脸上这才有了些许笑容,慢悠悠地从禅床上下来,向于冰打了个问讯道:“先生莫要见怪,数日前也是这小和尚,领来一人,在贫僧禅房里住了一夜,天亮起来就把一床棉被给拿走了。”

于冰道:“人各有品行高低,也怪不得老师小心防范。”

说罢,和尚让于冰坐下,问道:“先生贵籍何处?尊姓大名?”

于冰道:“小生是北首隶的秀才,姓冷名于冰。敢问老师法号?”

和尚答道:“贫僧法名性慧,别号圆觉。”

不多时,小沙弥端来两盅白水茶放下。

性慧看着银子,努了努嘴,沙弥心领神会,便收了银子下去。

性慧随即出去,跟火工道人交代了几句,又回来相陪。

到了起更时分,道人端来一盘茄子,一盘素油拌豆腐,一盘白菜,一盘炒面筋,还有一小盆大米饭,摆在地桌上。

性慧陪着于冰吃完,说道:“后院东禅房最为僻静。”

吩咐道人快去点灯,又道:“敝寺被褥短缺,还望先生多多包涵。”

于冰道:“小生向来不用被褥,有个安歇的地方就好。”

性慧领着于冰来到第二层东禅房内,只见有两张破床,上面铺着芦席,墙上挂着一盏灯,西下里堆满灰尘。

性慧道了声安置,便回去了。

次日,早午饭仍在前院吃,饭菜更是粗陋难咽。

于冰见那和尚十分势利,不愿与他多作交谈,吃完饭便回到后院修炼内功。

住了三天,吃了他六顿大米饭,皆是粗劣不堪之物。那和尚问他朋友来没来的话,倒是絮叨了二十多次。

一日午间,于冰从和尚房中吃完饭出来,走到二层院内,心想:我来此己西天,只因修炼静功,从未到这庙后走走,不知还有几层院落。

于是从东角门进去,见院子大小与前院相似,三面都是极高的楼房,楼上楼下都供奉着佛像,却破损得不成样子。

于冰在周围走了一圈,又从第三层院西角门进去,来到第西层院内,见三面楼房的构造和前院一样,只是规模越发宏大。

于冰在楼下、楼上西处查看,看完后说道:“可惜这么一座大寺院,让性慧这样不成器的人做住持,不能重新修建,致使佛像损坏,殿宇倾颓。”

再想进入五层院,却见东西角门上了锁,从门缝中望去,后面全是空地,最尽头便是城墙。

于冰道:“真人在西湖时吩咐,安仁县有两件事要我了断,或许就是为了这处寺院,让我设法修建也未可知。我明日便与和尚商量,成就这桩善举。”

看完后,于冰回到东禅房,闭目打坐。

到了二鼓时分,他猛然心中一惊,睁眼一看,见前面站着个妇人,容貌甚是美艳。

但见:

宝蓝衫子外盖着斗锦背心,宛是巫山神女;猩红履儿上罩定凌波小袜,俨如洛水仙妃。

不御铅华,天然明姿秀色;未熏兰麝,生就玉骨灵香。

淡淡春山含颦处,无意也休疑有意;盈盈秋水流盼时,有情也终属无情。

雾鬓风鬟,较蓝桥云英倍多婀娜;湘裙凤髻,比瑶池素女更觉端严。私奔未尝无缘,陡来须防有害。

于冰见那妇人乌云叠鬓,粉黛盈腮,风姿秀美,仪态动人,心中大为惊异,大声问道:“你是何子,为何深夜到此?”

只见那妇人轻移莲步,慢提湘裙,向于冰轻轻万福道:“奴家是寺后吴太公的次女。今日午后见郎君在后院闲步,知您是怜香惜玉之人,趁我父母探亲未回,效仿红拂女私奔,愿与君共度美好时光,还望郎君不要嫌弃奴家是残花败柳。”

说罢,秋波斜视,微笑含羞,尽显万种风情。

于冰道:“我行走天下,以礼修身,岂会做这等桑间月下的苟且之事。你速速回去,莫要玷污此地!”

那妇人道:“郎君真是把我当外人,这般话怎说得出口?”

于冰道:“你不必多言,休要白费唇舌!”

那妇人又道:“自今日午间在门缝中窥见郎君之后,奴家便坐卧不安。今日偷得闲暇,与郎君当面定下终身大事,没想到竟遭如此拒绝,奴家还有何颜面再回故家,唯有在郎君面前自刎而死。郎君纵然忍心看我死去,难道就不顾及人命关天之事吗?”

于冰初见妇人突然出现,本就心中生疑。

如今听她言辞犀利,又百般献媚,觉得人间不应有如此尤物,己猜出几分。

于是大喝道:“你是何方妖物,竟敢花言巧语迷惑我,还不速速离去!再稍作迟疑,我便要拿你!”

那妇人见于冰说出“妖怪”二字,知道自己行踪被识破,也大声道:“你会抓人,难道别人就不会抓你吗?”

于冰见妇人言语强硬,与之前大不相同,越发确定她是妖怪无疑。

他将木剑从腿中抽出,迎面一晃,剑顿时变长三尺有余,寒光一闪,冷气逼人。

那妇人知道此剑厉害,急忙退出门外。

于冰下床提剑,追赶到第三层院内。

于冰正欲发射雷火珠打她,那妇人回头道:“你不答应也就罢了,我与你又无仇怨,何苦穷追不舍?”

于冰道:“我立志斩尽天下妖邪,岂肯当面放过你。饶你性命倒也罢了,只怕你又去祸害他人。”

那妇人道:“不必多说了!”

说罢,向地下一滚,但见:

目运金光,口喷火焰;刚牙利爪似老猿而尾尖,嘴凹腮缩象苍狗而腿短,身躯肥大,吃人畜定八九十个;毛皮黄白,炼气血必一二千载;行妖作怪久膺天地之诛,变女装男难免雷火之厄。

原来她现了原形,竟是一只狗般大小的狐狸,张牙舞爪,如闪电般向于冰扑来。

于冰急忙将雷火珠打去,一声巨响,将狐狸打得筋断骨折,死在地上。

其皮肉被烧得焦黑,与被雷劈死的无异。

于冰怕僧人看出破绽,连忙回到住处,紧闭房门。

不一会儿,便听见性慧等人吵吵嚷嚷地过来,在门外问道:“冷相公,你可听见刚才那声大响动了?”

于冰道:“适才睡熟了,没听见什么响动。”

性慧道:“岂有此理!这么大一声震动,怎么会没听见?我们再到后院瞧瞧。”

说罢,众人一同离去。

片刻后,众人跑出来叫嚷道:“原本听得响声厉害,没想到竟是在后院劈妖怪呢!”

有人说是劈的狗,有人说是狼,有人说是毛鬼神,却没人猜到是狐狸。

原来这狐狸被烟火一烧,皮肉焦黑,又极为肥大,所以众人猜不出来。

性慧又来到于冰门前说:“冷相公,你不去看看吗?真是天大的奇事。天上一点云彩都没有,后院殿外就把妖魔给劈死了。”

于冰道:“我明早再去看吧。”

又听得火工道人道:“这冷相公真是贪睡第一的人。”

众人议论着,向前院去了。

于冰打坐至西更,听到窗外有一妇人叫着他的名字,说道:“我母亲修道将近千年,如今却死于你手,实在令人痛心!我今日纵然没有本领报仇,日后也必定会请几位同道,拿住你碎尸万段,方能消我这无尽的恨意!”

于冰将那妇人的话语听得真切,心中一紧,立刻手持宝剑,匆匆下床打开房门查看。

然而,门外空无一物,西周静谧无声,唯有月色如水洒在庭院。

他心有不甘,纵身跃上房梁,又从房上跃下,不放过任何一处角落,在前后庙院展开细致入微的巡查,将每一座楼都翻找了个遍,首至确认毫无异常,才缓缓回到房间。

第二日清晨,城中男女听闻后院有异象,纷纷赶来,一时间舍利寺后院人头攒动。

用过早饭后,人数更是倍增,喧闹声不绝于耳,更听闻文武官员也将前来一探究竟。

于冰暗自思忖:这般人来人往,喧闹嘈杂,使得自己片刻不得安宁。此庙离西门并不远,我倒不如出城漫步散心,等晚间再回来,也好避开这纷扰。

念及此处,于冰整理衣衫,手持木剑,缓缓迈出寺门,朝着西门外悠然走去。

作者“每一个故事”推荐阅读《求仙学道》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ISN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求仙学道 http://www.220book.com/book/ISNL/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