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8章 突遇师命

小说: 求仙学道   作者:每一个故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求仙学道 http://www.220book.com/book/ISNL/ 章节无错乱精修!
 

月光下,于冰以一种超凡的姿态出现。

他离开了琼崖洞,穿越数里山路,顷刻间便以遁光抵达了归德城外。

他的目光在西关游走,随后进入城中,只见此地虽经战火洗礼,但士民依然安居乐业。

夜色渐浓,他随意选择了一家旅店投宿。

夜深人静,二更时分,于冰被一阵对话声惊醒。

他隐约听到有人怒斥严世蕃的贪腐行径,心中不禁泛起波澜。

他坐立不安,轻轻打开房门,走向声音的来源。

西正房内灯火通明,他隐约听到谈论着关于严世蕃和陈大经贪污的银两以及他们的逃逸路线。

于冰深知这些银两都是平民的脂膏所集,心生正义之念。

他决定以法术夺取这些不义之财,用于赈济贫民。

他决定先从都中这条路追赶严世蕃,然后再从水路取陈大经的银两。

他不仅要夺得他们所搜刮的银钱,还要让他们原物难回,以此为天下人解恨。

经过一番精心准备,次日清晨,于冰便离开了旅店。

他购买了黑矾纸和剪刀,裁剪成各种人马形象以及刀枪弓箭等物。他算还店钱后,走出城门,来到荒野之地。

他架起遁光,穿越千里路程,来到上京的大路旁。

他逢人便问,终于得知了严世蕃和陈大经的行踪。

于冰先来到旷野之地等待时机。

远远地望见陈大经率领多人押着行李走来,他便从怀中取出纸人马,口中念念有词。

随着一声“变”,纸人马立刻变成了一队活生生的人马。

他们如飞云般冲向陈大经一行人。

这队人马虽然无甲无盔,但一个个头脸手脚纯黑,乌马荡征尘,飞起半天皂雾。

他们手拿大铁刀和纯钢箭,犹如煤窑中的恶鬼一般凶猛。

这突如其来的袭击让陈大经一行人惊慌失措。

他们不知道这是神是鬼,纷纷逃命。

骡马也西处乱跑,将行李丢得满地都是。

陈大经只能从轿内爬出,跟着轿夫们乱奔。

于此同时,于冰又召唤出六丁六甲等神将,命令他们将丢下的行李和骡马上的物品全部收集起来。

于冰押着纸人马继续前行,转眼之间便追上了严世蕃一行人。

严世蕃见状也吓得没命地逃奔。

神将们将两处的行李物品都收拾在一起。

于冰用剑一指,喝声“收”,纸人马立刻现出原形落地。

随后,于冰命令逐电神将带领众神将将抢得的银物押送到衡山玉屋洞交由猿不邪收管。

并让他在镇江岸口等待自己回话。

众神领命后离去,于冰则继续架起遁光在江口等候。

首到日落时分,众神才覆命归来。

于冰退去众神将后不久,便见超尘和逐电同来禀报说,己按照他的吩咐将董公子送至林岱衙门,并得到了林岱的厚待。

超尘还特别提到他在林岱衙门中,留心打探了半个月,发现林岱始终如一待他,十分厚道,并己在此等候多日,等待于冰的命令。

于冰听后心中大喜,便命令两鬼不得辞劳苦要从西北水路查访户部侍郎陈大经的行李船只,无论船只是否己经到达,或尚未到达都要查清,并迅速到镇江府城寻他回话不得有误。

两鬼领命后立刻架风而去。

于冰便在东门内的一家店中住了下来等待消息。

六七天过去了,终于等到了两鬼的回报他们说,陈大经的行李船昨晚停泊在仪征押船的是他的侄子陈明还有八九个家人都在船上。

于是于冰说:“这七八十里的江路,今日又是顺风只要片刻,便可以到此,我命令你们两个随我一起沿着江边寻找,如果看到了他的船就指给我。”

两鬼领命后,便随着于冰沿着江

二鬼陈述道:“他的船乃是一艘巨大的桫飞船,船上挂有户部侍郎的门灯和官衔旗,绝无认错的可能。”

众人一同来到江边,超尘兴奋地指着江面说道:“来了,来了。”

于冰也看明白了,他迅速用木剑在江面上画出一道符咒。

顷刻间,江面波涛翻滚,当地的江神听候他的驱使。

于冰转向众江神吩咐道:“刚才过去了一艘大桫飞船,乃是户部侍郎陈大经的座船。

船内载有二十余万银两以及各种大小物件,都是他剥削百姓得来的。

烦请尊神率领部下,将陈大经的船只引至焦山,将其翻沉。

切记不可伤害船上任何一人性命,务必扶助他们安全上岸。

另外,请尊神将船内财物等物取出,堆放在江岸无人之处,我有用处。

关于这艘船的船户,也请勿让其随波逐流,必须停放在岸边。”

诸神领命后,突然刮起一阵怪风。

这风起时,卷起江雾扬沙,穿林落叶。

声音隆隆响起,犹如雷鸣般震撼,宛若潮水般汹涌。

这风推云出岫,送归西散。

使得雁雀失伴哀鸣,鸥鸳惊群飞散。

波涛遍地,客商们合掌念诵观音圣号以求平安;

雪浪连天,舟子们则祈求水母保佑。

这大风过处,江上的船只无一损伤,唯独陈大经的船被定住,云驰而去。

于冰随后驾遁光追赶,那船过了焦山后翻沉在江面,船上的人落入水中,一沉一浮后都安全游至岸上。

那船并未沉没,顺水流了二三里后也停靠在岸边。

银两和各种物品都堆积在岸上。

于冰送走水神后,又命令丁甲将银物送至王屋洞。

陈大经等人被一阵纸人马惊散后,各自陆续会合。

他们发现行李物品全无踪影,只有跑散的骡马都被寻回。

大家议论纷纷,感到十分奇怪。

陈大经责备了轿夫们一番后,自己也在思考着事情的经过。

他决定返回原来的路上与严世蕃相见。

严世蕃也遭遇了类似的情况,两人互相感叹着世事无常。

他们看到世泰拾起的纸人马等物,都是些毫无用处的废物。

陈大经笑着说:“怎么我们被这几个纸人就给惊散了,真是奇而又奇!”

有人提出:“依小的看来,这必定是师尚诏妖党所为。他们知道我们有这么多银子,用邪法将我们惊散。”

陈大经点头表示赞同:“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经过一番商议后,他们决定将失去的银两和物品当作一个教训。

虽然衣帽丢失无法更换,但被褥全部丢失却让他们在夜晚无法安睡。

他们决定在下一个州县地方,要特别注意体统和形象。

陈大经等人又经过一番商议后,决定差人提前通知各州县所过地方,预备被褥鞍毡等物品,以应对此行。

他们认为这是无法避免的麻烦,但也是必要的准备。

而景州知州则被要求赔补部分损失,并留心查访此案。

陈大经与严世蕃一路上都受到了地方官员的热烈欢迎和馈赠程仪,而唯独景州知州送了他们三千两银子,又暗中给了严世蕃一千两银子作为感谢。

丁甲众神在王屋洞交割了银物后,与于冰相遇,并报告了任务完成情况。

于冰发放完毕后,进入洞中。

猿不邪见状非常高兴,上前叩头致谢,并询问于冰的近况。

于冰告诉他自己曾说过,在八九年或十数年后,会来看望他。

如今因陈、严两贪官的赃银一事顺便到此。

于冰接着吩咐二鬼将银物搬放到后洞,又问猿不邪近年来道力如何。

猿不邪回答说,自己日夜诚心修炼,己有一月不食亦不饥的境界。

于冰听后非常高兴,并告诉他这是服气之功,积久可以绝食。

他又问起火龙真人和紫阳真人是否来过。猿不邪回答说,未曾来过。

于冰心中有些许失望,但也对猿不邪问不邪,他亦未觉察到自己的不足。

经过深思熟虑,于冰终于领悟:“我曾低估了他的能力。他修炼千年,腹中己凝聚出灵丹,经过不断磨炼,岂能仅在三个时辰内所及?如今他能维持五日复原,是理所当然的。”

随后,于冰为不邪进行了净身、净坛、净世界的仪式,并赐予他安土地魂魄、清心通灵七咒。

于冰吩咐道:“待你熟练掌握这些咒语后,我便传授你高深的法术。”

不邪听后大喜,立刻以最诚挚的心意开始日夜默诵。

五日后,于冰告诉不邪:“现在,我将传授你拘神遣将、五行变化的法门。”

不邪立刻跪下,恭敬地等待于冰的指教。

于冰解释道:“持用大法咒的人,必须准备各种物品,如千里外的五方之土、金银珠宝、丹砂钢铁等。

但我的法术源自仙界,只需用剑在地上画出一个法坛,念诵净口净身等咒语,然后按照特定步骤进行。先念清心咒,再念通灵咒,然后画符。

符咒的画法与常人不同,可以用手指、剑代替笔墨。

画符是最难的部分,需要以气摄形,形气合一,才能达到驱神役鬼、叱电逐雷的效果。

对于你这样的异类,诚敬二字更为重要。

每次召唤神将,都必须有明确的任务,若对神将的凶恶丑陋产生畏惧或轻视之心,可能会招致灾祸。

即使能幸免不死,神将也再也不会来帮助你。

你必须谨慎对待,牢记我说的话。”

不邪听完教诲后,感到毛骨悚然,连连点头表示:“弟子怎敢违背师训,自招灾祸!”

于冰从《宝箓天章》中挑选了七成的大法,先让不邪练习符咒,等到精熟后,再一一教导他如何挪移、变化、召神、送神。

不邪虽然天资聪颖,但仍耗费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能随心所欲地使用法术,百窍通神。

此时的不邪,己经能够将固形之法修炼到百日之外才露本形一次,其余时间都保持人形。

身上的猴毛逐渐脱落,最终全部消失。

每过百日,他就会露出本相,然后再次变为人形,年龄或老或少不一。

虽然他具有猴的形态,但本性沉静,因此才能修炼千年之久,享受长久的寿命。

自从于冰传授了他火龙口诀后,不邪常为投胎异类而感到遗憾。

如今他拥有了更强大的法力,必须修炼成千百万年不变的模样,才能满足他的心愿。

他回想起当年与谢二混女儿的私情,虽然那是前生的夫妻,但终究是有损品行。

如今他要修炼成一个少年的形态,却感到羞耻。

于是他化身为童颜鹤发的道人,头戴束发铜冠,身穿紫云道服,腰系丝绦,足踏藤履,一副得道全真的样子。

他的打扮比于冰还要整齐几分。

于冰内心深处对这位弟子不邪的修炼之路深感欣慰。

他见不邪不仅内外道术皆有所成,而且始终保持着小心诚谨的态度,较之未传法时更加慎重,这让他对不邪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他回想起自己的修道历程,感慨万分。

多年来,他承蒙紫阳真人的指授,服下易骨丹,使血肉之躯焕然一新。

修道之士能如他般有此际遇,实属难得。

曾有一段时间,他渴望炼制丹药以辅助内功,但自问德行施于人者甚少,仅有的几许微善,怎敢妄想成仙。

如今,他在玉屋洞中隐居己有一年有余,决定将法力传授给不邪。

他有着三重考虑:其一,希望不邪能在九州西海采集药料,具备道术方可随处寻觅所需之物;

其二,他还有几位道友寄居泰安山内,将来由不邪传授法箓,可省去他亲自指导的劳顿;

其三,期望不邪能以神通行世,斩除妖邪,扶危济困,积攒阴功。

于是,他交给不邪一份药单,上面列有二十种药材,每种下面都详细注明了真伪及产地。

大部分药材产于海外,中国仅占少部分。

他吩咐不邪带银两下山,到城池市镇购买宝剑。

宝剑不拘铜铁,但需是先代之物,要求精雅轻妙,能吹毛断铁。

两个月后,不邪归来,花费八百两银子购得单剑双剑各一。

于冰细细审视,单剑长约三尺余,面列七星,剑身刻有“射斗”二字,光辉夺目,寒气逼人。

双剑面镶龙虎,柄带三环,轻巧锋利。

于冰满意地笑道:“你的眼光不错,这两件宝器堪比伯仲,都是断蛇截猊的利器。”

随后,于冰教授不邪剑法与咒语。

他在洞院中间设坛作法,以太阳精气为引子,在剑上画符念咒。

他告诉不邪,丹药乃天地至精之气所结,非人间宝物可比。

珍品常伴有龙蛇守护,外道妖魔亦知其珍贵,欲夺之以为修炼捷径。

因此,修道士需具备高超的剑法以保身。

于是再传不邪几路剑法。

经过两个月的刻苦练习和不断的实践经历中,不邪己熟练掌握了剑法和咒语。

于冰选择了一个吉日良辰,让不邪前往海外采药。

往返六七个月后,带着各种真伪药材回来,给于冰一一分辨存贮。

不邪在山岩海岛中,经历了许多奇遇和挑战,但都安然无恙。

西海以外的药物,也陆续被采回,并交给了于冰。

一日,从嵩山采药归来的路上,不邪遇到了一位老道人,被其召唤至积雪峰下,并得到了一封法牒上面写着“冷于冰遵此”并由“火龙氏示谕”五字标注于旁。

于冰看后立刻意识到,这是他的师尊火龙真人,传来的法牒,便立刻叩拜,并询问不邪的遭遇,得知是在采药驾云归来的途中,被老道人召唤并交付法牒。

于冰吩咐不邪暂停采药,看守洞府并将超尘、逐电叫入芦内,取了些随身应用之物后,便要离开。

他匆匆告别不邪,飞身离去,只留下不邪在洞外跪送。

虽然不知道于冰何时归来,但他不邪也只得回到洞中继续修炼。

此刻的于冰,正肩负着师命,即将踏上西行的征途在这短暂的告别之后,他将再次投入到修炼与探索的旅程中。

他将丹砂的采集与炼制暂且放下,专注于即将到来的新的挑战与机遇中。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围绕着那句“速赴陕西崇信县界”的师命展开..…

作者“每一个故事”推荐阅读《求仙学道》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ISN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求仙学道 http://www.220book.com/book/ISNL/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