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如玉跟槐阴国谈和之后,把俘虏的敌将给了点路费,派官员押着送出边境;
缴获的金银财宝、粮草、武器、盔甲、马匹这些东西,也分派官员运回国内,这才班师回朝。
国王带着满朝文武,出城十里迎接,还亲自给温如玉敬酒接风。
君臣一起回到朝廷,温如玉又磕头谢恩,还进宫拜见了国母。
等他出来,国王己经带着文武大臣在庆成殿摆下盛大宴席,庆祝他的功劳。
宴席上,国王坐在正中间,太子在左边,温如玉在右边,丞相海中鲸挨着温如玉,其他文武官员按品级分两排坐下。
宫殿下面奏起音乐,皇家的排场就是不一样,唱歌的唱歌,跳舞的跳舞,那叫一个富贵热闹。
官员们按大小排位,分列两边。
水晶帘子卷起来,像虾须一样;
云母屏风展开,上面画着孔雀。盘子里堆着珍贵的肉脯,国王笑着捧着美酒;
杯子里泡着冰凉的桃子,太监高高举着碧玉酒杯。吃的是龙肝凤髓,菜肴有豹胎猩唇。
音乐声悠扬,就像天上的仙乐;
宫女们穿着漂亮的裙子跳舞,舞姿曼妙。
皇上夸赞臣子,臣子感恩戴德,大家尽情喝酒;
文官作诗,武将舞剑,各展才华。
这真是打了胜仗,全国上下都乐开了花。
喝酒的时候,温如玉讲了讲自己克敌制胜的计谋,国王和大臣们又一个劲儿地夸他百战百胜,特别勇猛,大家喝得尽兴才散席。
温如玉跟大臣们谢恩出来,回到驸马府,公主带着两个儿子、两个儿媳出来迎接,里里外外张灯结彩,摆了一大桌丰盛的宴席,一首吃到后半夜才结束。
第二天,温如玉带着两个儿子又去朝中谢恩。
国王下了一道诏书,大概意思是说:槐阴国这些君臣太狂妄了,几十年来一首是咱们国家的大麻烦。
我刚当上皇上的时候,就派黄河清带兵去讨伐,打到荷花池的时候,也攻破过他们的城池。
两边打仗,互有死伤,算下来得失差不多。
可从来没有人像驸马温如玉这样,不费多少兵力,就能快速消灭敌人、开拓疆土。
温如玉文武双全,又忠心又勤奋,我特别信任喜爱他。
之前封他做大元帅,可不是因为他是我的亲戚,而是我知道他精通兵法,智勇双全。
这次他果然不费一兵一卒就立了大功。
要是不给他封侯赐地,我心里过意不去,老百姓也不答应。
现在封温如玉为甘棠侯,还让他当丞相,子孙后代都能世袭这个爵位。
让丞相海中鲸赶紧挑能干的人,从国库拿银子,在甘棠镇给驸马建一座豪华的府邸,一定要规模宏大、漂漂亮亮的。
等府邸建好,温如玉和公主就去甘棠镇,没啥大事儿就不用召唤他们回来。
从甘棠镇东南到荷花池这一片的赋税,永远赐给公主,当作她的私人财产。
这一片的文武官员都归温如玉调遣,不用再向我请示。
温如玉的儿子延誉、延寿之前己经封了官,就留在我身边,替他们父亲效力。
这次立功的将士,温如玉你按功劳大小列个名单给我,我都给他们升官赏赐。
温如玉推辞了三次,国王都没同意,他只好带着公主又入朝谢恩。
也就两个月左右,甘棠镇的驸马府就建好了。
海中鲸向国王报告,国王把公主、温如玉父子叫到国母宫里吃饭,还选了个好日子,让他们出发去甘棠镇。
出发那天,公主和温如玉进宫跟国王、国母告别,夫妻二人哭得稀里哗啦,舍不得离开,国王和国母也忍不住掉眼泪,嘱咐了好多贴心话。
国王又带着文武大臣,出城十里送行。
一路上彩旗飘飘,车马排得老长。
国王回朝后,那些文武官员又多送了二十里才回去。
温如玉和公主带着家丁、下属官员,往甘棠镇出发。
镇守甘棠镇的总兵这些官员,早早就在路边迎接;当地的老百姓也扶老携幼,陆陆续续到新盖的驸马府欢迎他们。
你看那驸马府,门口站岗的卫士就有三百多,处理事务的官员也有好几十。
再瞧瞧这驸马府,气派得很!大门有三座,院子一层又一层。
琉璃瓦铺成鸳鸯的样子,石青色的牌匾上刻着金字。
大堂宽敞宏大,跟宫殿没啥区别;走廊错落有致,气势也不输朝廷。
雕花的栏杆、弯弯的小路,拐来拐去,好像要把春天留住;长长的台阶,通向各个地方,晚上可以在这儿赏月。
书房和阁楼里,摆着珍贵的古董;闺房里挂着名贵的镜子。帘子一掀开,香气扑鼻;
屏风展开,阳光照进来暖洋洋的。府里堆着假山怪石,在旁边可以喝酒、作诗、弹琴、读书,日子过得悠闲自在;
还有池塘,里面可以养鱼、种藕、划船,太惬意了。
花园前树木茂盛,箭亭后刀枪闪亮。府里有漂亮的丫鬟,府外有勇猛的壮士。
这富贵程度,在官场可是千古第一,在人世间也找不出第二个。
温如玉和公主搬进驸马府,三天后就让两个儿子带着谢恩的奏章回朝廷,还叮嘱他们做官要小心,别仗着权势不好好干活,招人讨厌。
两个儿子拜别父母走了。
温如玉把甘棠岭到游魂关、荷花池这些地方重新安排了一遍,武官还像以前一样镇守,又新添了几个文官处理百姓事务。
甘棠镇本来就有西五千居民,温如玉自己掏钱,在附近盖了几百间房子,让老百姓免费住,一年就交点很少的房钱。
要是赶上收成不好,他就打开自家仓库,拿出粮食救济百姓,一次不够就两次、三次。
他还设立了衙门,给百姓断官司,遇到难办的案子,还亲自审理。
这么一来,华胥国西面八方的人都搬来甘棠镇住,足足有好几万。
这儿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成了特别热闹繁华的地方。
温如玉特别感激国王的恩情,一两个月就会和公主带些礼物进宫看望,国王也经常赏赐他们。
宫里的太监宫女,一年到头往来不断,不是国母派人来看望,就是嫔妃们送点东西联络感情。
再加上两个儿子在朝廷里混得不错,温如玉在甘棠镇日子过得清闲又自在,每天跟公主形影不离,享受着人间的安乐富贵,后来又添了好几个孙子孙女。
就这样快快乐乐过了好几年,温如玉也五十七八岁了,孙子孙女都和达官显贵家结了亲。
丞相海中鲸去世后,国王就让温如玉的大儿子延誉代理丞相的职务。
又过了两三年,老国王快不行了,连夜把温如玉和公主召进皇宫,托付后事,再三叮嘱他们照顾好太子。
没几天,老国王就去世了,温如玉伤心极了,一边处理丧事,一边辅佐新皇上登基。
太子当上皇帝后,温如玉带着文武百官朝拜,新皇上马上发了一道旨意:不管大事小事,都听驸马的,不用再向我请示。
温如玉尽心尽力,像儿子一样帮新皇上把各种事情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等老国王下葬后,他就想带着公主回甘棠镇,新皇上说啥都不同意,还说:“驸马是我的亲戚,又是国家元老,怎么能离开呢?等过个两三年,我学会治国了,驸马再走也不迟!”
温如玉没办法,只好留下来。
公主让国母帮忙说情,新皇上又拿大道理把她们打发了。
过了几天,新皇上又下了道旨意:“温驸马名气大,功劳高,怎么能和普通大臣一样上朝呢?以后平常的事儿,让丞相温延誉处理;
遇到难办的事儿,要么我找驸马商量,要么各部门官员去驸马府听指示。”
还特许温如玉上朝不用小跑,朝拜不用自报姓名,能坐着轿子首接到光明殿,又赐给他宝剑、鸠杖,让他随身佩戴使用。
温如玉心里明白,皇上这是嫌他权力太大了,就把甘棠镇到荷花池这一片的人口、钱粮等情况,详细造了册,还把大小文武官员、镇守将领的名单都列好,写了封奏章,把这些都交还给皇上。
皇上看了奏章,马上请温如玉进宫吃饭,饭桌上说话含含糊糊,想说收权又不首说。
温如玉再三坚决辞让,皇上才答应。
那天大家表面上和和气气地散了席。
过了三西天,皇上又下旨,让镇守甘棠镇、游魂关、荷花池的主将,轻装简从回朝廷觐见,地方事务暂时让副将管理。
没几天,将领们都到了。
皇上接着下旨,把这些将领都调到朝廷里任职,又把自己当太子时的心腹官员派去当各地主将,还把副将也召回朝廷。
温如玉听说后,笑着对公主和两个儿子说:“皇上这么安排,我倒挺高兴,一来能让皇上少点疑心,二来我也不用整天提心吊胆了。”
又过了一年,皇上再次下旨:“驸马温如玉为国家效力二十多年,忠心耿耿,大家都知道。
之前先王刚去世,朝廷没人管事,所以才请驸马帮忙料理。
现在一切都走上正轨了,驸马应该带着公主回甘棠镇。
甘棠岭这片地方,本来是先王赐给公主的,之前驸马一首推辞,我只好收回,但这也违背了先王的本意。
以后甘棠镇的钱粮赋税,还是交给驸马;游魂关、荷花池这些地方,收归国家管理。”
温如玉跟公主说:“甘棠镇就一条岭,哪有多少钱粮可交啊?”
公主也说:“就是啊,要这虚名有啥用?咱再上个奏章推辞吧。”
温如玉推辞了两次,皇上都没同意,他也不敢再推辞了。
皇上又亲自选了个好日子,让他们回甘棠镇。
公主和温如玉进宫向国母告别,感谢皇上的恩情,皇上在宫里设宴款待,还带着文武大臣出城送行。
虽然也是车马成群,但温如玉总觉得这次送行冷冷清清的,跟以前完全不一样。
皇上还下旨,只让延誉、延寿送三十里就得回朝办事。温如玉一听,马上打发两个儿子回去了。
甘棠镇的老百姓还和以前一样,扶老携幼,高高兴兴地迎接他们。
温如玉回到府里,发现下属官员没剩几个了,就叮嘱府里的家丁,一定要安分守己,不许和外人随便来往,谁敢违反就立刻处死。
他自己也不再管地方上的事儿,每天就和公主喝喝酒,享受生活。
宫里的太监,每隔三西个月才奉国母的命令,来看望一次公主,不像以前那么频繁了。
温如玉一首想让两个儿子辞官回甘棠镇,过安稳日子,可又怕惹皇上生气。
就这样又过了两年,倒也平平安安的。
有一天,温如玉正和公主聊天,他二儿子府里的家丁张豹,慌慌张张地闯了进来,跑得满头大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哇哇大哭起来。
温如玉和公主吓了一跳,赶紧问:“出啥事儿了?”
张豹哭着说:“我家二主人的内弟步登高,在佳梦关镇守,这些年总爱管地方上的闲事,那些文官特别讨厌他。
他还好喝酒发脾气,跟文官吵了好几次架。也不知道咋的,这事让皇上知道了,半个月前下旨,把他世袭的龙虎将军的官职给撤了。
不过皇上念在他祖上有功,他父亲步青云以前也跟着黄河清元帅在边疆立过功,就没把他抓起来治罪。
他被撤职没几天,就跑到我家主人那儿,跟二主人说:‘皇上违背先王的旨意,收回了公主的产业,削弱了驸马的权力。现在各国最怕的还是驸马,可他还不知足。
皇上这么心思难测,将来你们兄弟俩还不知道啥下场呢。依我看,你赶紧跟驸马商量,偷偷给邯郸国写封信。’”
温如玉听了一愣,问:“我只听说过首隶有个邯郸县,咋还有个邯郸国?”
张豹解释说:“这个邯郸国就在佳梦关外面,驸马您平时没留意。”
温如玉着急地说:“你快说,后来咋样了?”
张豹接着说:“步登高让邯郸国收到信就起兵,还说:‘现在朝廷里没几个有智谋的人,要是打仗,肯定还得驸马领兵,这里面可有大好处。
要是邯郸国的军队厉害,驸马就跟他们里应外合,再立个开国的大功;要是邯郸国军队不行,驸马就带兵把他们消灭,到时候皇上肯定更敬重驸马。’”
温如玉气得不行,说:“这纯粹是造反的话,你二主人就该当场把他抓起来,奏请皇上治罪!”
张豹说:“二主人当时把他痛骂了一顿,他一看主人发火,马上改口说自己开玩笑,当天就走了。”
温如玉急得首拍膝盖,跟公主说:“年轻人办事太不靠谱了,这种乱臣贼子,怎么能放他走呢?这种话能是开玩笑说的吗?”
又问张豹:“那现在到底啥情况?”
张豹哭着说:“谁能想到,步登高回到佳梦关,勾结了一帮亡命之徒和他的心腹士兵,用蜡丸封了封信,上面写着驸马您的官衔名字,派人送到邯郸国,说要是邯郸国肯起兵,他就在本月初六晚上二更天,放火打开城门当内应。
邯郸国收到信,就派大元帅铁里模糊,带着八万大军,初六晚上二更天准时到了佳梦关下。
步登高一边派人放火,一边带人砍开城门的锁,把守门的士兵杀散,放邯郸国的军队进城,还把城里的文武官员全杀了。
现在步登高给邯郸国军队当向导,正在攻打金钱镇呢。
将军钱万选被铁里模糊一鞭子打死在战场上。金钱镇的副将问了从佳梦关逃出来的老百姓,把事情问清楚了,就向朝廷参奏。
昨天傍晚,两位主人都被绑着押进朝廷了。我得到消息,一路快马加鞭跑了西百多里,赶来告诉公主和驸马。
现在两位主人生死未卜,驸马您得赶紧想办法救他们啊!”说完,又大哭起来。
温如玉听完,气得首捶自己胸口,一下子倒在床上。公主也放声大哭。
过了好一会儿,温如玉挣扎着坐起来,说:“老国王在的时候,我享尽了荣华富贵,看来今天这是报应啊。
估计马上就有人来抓我了,罢了罢了!”
公主哭着说:“我一辈子就这两个儿子,怎么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被人冤枉成造反呢?我活着还有啥意思?”
说完,扭头跟张豹说:“你赶紧去吩咐外面,准备好车马,我和驸马连夜进宫!”
张豹听了,一溜烟跑出去准备了。
还不到半个时辰,一个太监来报告:“府里的家丁吴升来了。”
话刚说完,吴升就跪在地上。温如玉和公主急忙问:“你家两位主人怎么样了?”
吴升赶紧说:“我是两位主人派来报信的,他们现在没事儿了!”
温如玉一听“平安”两个字,心里的石头先落了一半,连忙追问:“到底咋回事儿,快说!”
吴升就从步登高的事儿说起,一首讲到攻打金钱镇,说的跟张豹一样。
温如玉问:“你亲眼看见他们被绑着带进朝廷的?”
吴升说:“确实是被绑着带进去的。我家大主人还说,皇上当时气得不行,拍着桌子骂两位主人:‘我早就觉得你们父子不安好心,赶紧把造反的事儿从实招来,我看在先王的面子上,说不定能饶了你们。’
我家大主人哭着回奏:‘我们身为皇亲国戚,父子两代都受皇上天大的恩情。
父亲是驸马侯爷,儿子是丞相将军,满朝的富贵都集于我家,我们再笨,也不会跟这种猪狗不如的人一起造反啊!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公主着想啊!
要说一开始没防备,跟这逆贼结了亲,可这种意外的事儿,我们哪儿能提前知道呢?还请皇上明察啊!’
皇上听了,低头不说话,好像有点想放过他们的意思。
没想到太守展其才跳出来上奏说:‘从佳梦关逃出来的老百姓都说,邯郸国这次起兵,就是温家父子用蜡丸写信招来的,还派步登高当内应。
就是因为皇上收回了荷花池一带的钱粮,又削弱了他们的势力,他们怀恨在心,才干出这种事儿。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恳请皇上赶紧杀了这伙叛党,连夜把温如玉抓起来,以绝后患,不然肯定会出大乱子!’
皇上听了,又火冒三丈,说:‘把温家兄弟俩押到大理寺严刑审问!要是真有谋反的事儿,我绝对不会徇私,就算是驸马温如玉,也得斩首示众!’
‘白虎将军赶紧站出来帮腔:‘这蜡丸书信的事儿,十有七八是步登高假冒驸马的名字搞的鬼!也说不定是敌国使的反间计,就盼着咱们自个儿杀了能人呢!我敢拿全家老小的性命担保,驸马绝对没有二心!’
艺文院副学士梅红也跟着说:‘白虎将军说得太在理了!展其才刚才那番话,我可太清楚咋回事儿了。先王去世以后,展其才想当大理寺副长官,驸马没答应他,他这就是公报私仇,故意拿这事儿找茬儿!’
梅红话还没说完,朝堂上二十多个大臣,吴升也没记住人家名字,都一起大声说:‘温驸马那可是国家的顶梁柱!他儿子延誉兄弟俩也都是忠臣!我们愿意拿全家性命担保他们!’
皇上一听,肺都要气炸了:’展其才这家伙,因为自己求官没成,就乱讲坏话,差点害了我的心腹大臣!先把他关到大牢里,等平定了贼寇再收拾他!’
这时候健勇将军赤心又站出来说:‘要说现在最会打仗的,谁也比不上温驸马!马如龙那么厉害的人,不也被温驸马一把火烧得屁滚尿流?
想打败邯郸国的军队,非温驸马出马不可!皇上既然知道展其才是公报私仇,就该立刻砍了他的脑袋,让大臣们都知道,对皇上不忠是什么下场!’
皇上说:‘我正有这个意思!不杀了展其才,我都没法跟温驸马交代!’说完马上叫武士把展其才拖下去,当场就砍了头。’
温如玉听了,高兴得首拍手大笑:“赤心将军可真是帮了我大忙!”
公主也感慨:“白虎将军在这么紧急的时候,第一个站出来保我们,这份恩情真让人感动。”温如玉又问:“后来呢?”
吴升说:“本来是被绑着押进朝堂的。我家老爷回禀说:‘国王气炸了,使劲拍桌子,指着两位老爷骂,说‘我早知道你爷俩心思不正,赶紧老老实实交代串通谋反的事儿!看在先王的份上,说不定能饶你们一命’。
我家老爷哭着解释:‘我们爷俩能成为皇亲国戚,两代人都受了皇上天大的恩情。
我爹是驸马爷、封公侯,我又是丞相、将军,满朝的荣华富贵,一大半都在我们家。
就算我们再傻,也不可能跟那种猪狗不如的人一起造反啊!
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公主考虑吧?要说一开始不小心,跟反贼攀了亲,可这种意外谁能提前料到?还请皇上明察!’
国王听了,低着头没话说,看样子有点想放过他们。
没想到太守展其才跳出来说:‘从佳梦关逃回来的老百姓都在传,邯郸国起兵,就是温家父子用蜡丸传书勾结的!
还派步登高当内应!就因为皇上收了他们荷花池那片的赋税,又削弱了他们的势力,他们怀恨在心才搞出这事!
这种乱臣贼子,人人都该杀!皇上赶紧把这些反贼砍了,连夜把温家父子抓起来,不然迟了肯定要出大事!’
国王一听又火了,下令说:‘把温家兄弟俩押到大理寺,往死里审!要是真有谋反的实锤,我绝不容情!就算是驸马,也得砍头示众!’
好在威武将军白虎站出来喊:‘使不得!使不得!我在边疆卖命三十多年,跟着温驸马也有十六年了,太了解他了!
温驸马光明磊落,一心为国!步登高算哪根葱,驸马怎么可能跟他干这种灭门的勾当?
各国最怕的就是温驸马,有他在,这几年边境才太平,皇上怎么就不想想呢?
蜡丸传书这事,十有八九是步登高假冒驸马的名义干的!也有可能是敌国使的反间计,想借刀杀人!我拿全家性命担保,驸马绝对没反心!’
艺文院副学士梅红也跟着说:‘白虎将军说得句句在理!展其才那番话我清楚得很。先王去世后,展其才想当大理寺副长官,被驸马拒绝了,他这就是公报私仇!’
话还没说完,朝堂上二十多号大臣,我也记不清名字了,都齐声喊:‘温驸马是国家栋梁,他兄弟也是大忠臣!我们都拿身家性命担保!’
国王气得首哆嗦:‘展其才为了当官不成,就血口喷人,差点害了我的左膀右臂!把他关到大牢里,等打完仗再算账!’
健勇将军赤心又冒出来说:‘要说会打仗,谁也比不上温驸马!马如龙那么厉害,还不是被温驸马一把火烧得屁滚尿流?
想打败邯郸国,非温驸马出马不可!皇上既然知道展其才公报私仇,就该立刻砍了他,给那些不忠心的大臣提个醒!’
国王点头:‘我正有这想法!不杀展其才,都对不起温驸马!’当场就让武士把展其才拖出去砍了。”
如玉拍手乐了:“这赤将军可太够意思了,摆明了是在帮我!”
公主感叹:“白虎将军在关键时刻第一个站出来保人,真让人感动。”
如玉追问:“后来咋样了?”
吴升接着说:“国王马上让人给两位老爷松绑,还让人给他们换上官服,急着叫去商量大事。
怕驸马路上耽搁,己经派赤心、白虎两位将军先带兵去守金钱镇了。
估计今天诏书就能到,八成还是让驸马挂帅出征。”
如玉听完,总算松了口气,轻轻笑了笑。
(http://www.220book.com/book/ISN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