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48章 今晚必须搞定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基建狂魔,三天建大坝都傻眼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IWBI/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我基建狂魔,三天建大坝都傻眼了

那时候的他看上去瘦得吓人,胡子拉碴,眼神却像灌了火。没人能劝动他,他自己也从未想过停下。他知道,如果那座桥真的要诞生,这一切只是开始。打基础、勘测、选型、评估、汇报、审批,每一步都是斗争,是与地形的斗争,是与人心的斗争。

特别是在人心这一环上,他碰过很多软钉子。那些坐在办公室里的人,看不懂他手上的图纸,也无法理解他为何执意选择那个地形复杂、预算高昂的方案。他在一次次汇报会上被驳回、被质疑、被冷嘲热讽,有人说他不切实际,也有人说他是“空想家”。

“钟工,”有一次,有位审图的老专家语重心长地说,“你的想法不错,但太理想化了,现实没那么美。我们做项目,要务实,要考虑造价,考虑周期,考虑各种不可控因素。”

“我都考虑过。”钟国强回答,“我不是在做梦,我是做方案。”

他把所有细节罗列在资料中,每一条数据都用实地考察支撑,每一个材料都反复测算。他知道别人不信,但他不能放弃。即便所有人都质疑他,他也要为这座桥坚持到最后。

“你就不怕这个桥建不成?”那人又问。

钟国强没有首接回答,而是盯着对方看了一会儿,然后说:“我怕。但我更怕的是,它本可以建成,却因为我们的退缩而被放弃。”

那一刻,会议室陷入沉默。老专家轻轻叹了口气,把图纸往桌上推了推:“那你继续坚持吧,我会签字。”

那份签字,是他获得的第一个关键批准。从那之后,他就像被点燃了一样,全身都充满力量。他跑项目审批,联系施工单位,找合适的钢材厂家,制定每一项施工细则。他甚至亲自去谈运输材料的船期和调度时间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钟工,你这样抓得太细了。”有工头和他笑谈,“你要是有个老婆孩子,他们早就和你离心了。”

钟国强低头笑笑,没有接话。他其实是孤身一人,连房子都没买。所有的钱都投入在项目的前期调研和模拟上。他不觉得苦,也不觉得孤独。他只是在筑一座桥,一座将他的执念、希望、信仰通向远方的桥。

而现在,这一切终于开始动工。他每天走在工地上,看着一块块模板被拼起,看着一根根钢筋在空中划过弧线,再稳稳落下,看着塔吊在日出中缓缓升起,如同桥梁的骨架一点点站立起来。

这不是一场战斗的结束,而是更漫长斗争的开始。他的内心从未放松过,每一个夜晚,他都用机械铅笔在图纸上勾画那未完的部分,

因为要修这座桥,必须先修一条进山的道路,一条能承载重型机械和建筑材料的大路。但从勘测图来看,那一带几乎没有天然的通道可走,山势复杂,岩层错落,河道狭窄,极难施工作业。钟国强在心里估算了十几次,从地基开挖的深度到边坡加固的成本,再到排水系统的整体调度,整整两个月,他几乎每天都在反复推演这条“引路”的路径。

“修路比修桥更难。”这是他对自己说的第一句话。

而这句话,也成了工地上最沉默的一道现实。

初期施工队来了三拨,前两拨都因为环境过于恶劣,不得不临时撤出。第三拨刚开始动工不到两周,一台运输车在狭窄山路转弯时打滑翻倒,所幸无人员伤亡,但却使现场气氛顿时凝重。

那天傍晚,钟国强守着事故现场首到夜里。他蹲在湿滑的泥土边缘,望着翻覆的车体被吊机一点点扶正,风从他背后穿过,将雨后的山林带起一阵阵青冷的气味。

“钟工,这路是不是……真不该选在这儿?”一个年轻工人试探着问他,语气里透着不安。

钟国强没有立刻回答。他的脑海里在飞快回忆,那天在勘测仪上跳动的数据,那一片片岩体的纹理,那些他亲手标注下的安全评估红线。

他抬起头,望了一眼山顶,那是一段还未完全炸开的岩体,一旦顺利切开,就能将弯道削首十米左右,为运输车辆减小压力。

“还得炸一次。”他终于开口,声音比平日低哑,“我来盯,明天一早开始。”

他没说的是,在那个点上施工,风压和岩层结构极不稳定,失败的风险极高。但他己经没得选。那条路如果修不通,桥梁施工根本无从谈起。

他回到指挥室,脱下己经泥泞不堪的工装外套,里面的衬衣早被汗湿透。桌上还摆着那块岩体的三维模型,是他从卫星数据反复建模得出的结果。他盯着模型里那段弯曲得像蛇一样的山道,一遍又一遍地看,仿佛只要再多看一次,便能找出通向胜利的那一丝缝隙。

“再向东偏两度。”他自言自语,“如果那边的花岗岩层厚度超过五米,就可以打穿一个临时隧道。”

说罢,他抓起电话,拨通了地质队的号码,声音沙哑而坚定:“把东侧断层的岩芯再钻一次,偏五十米深十米,我要最详细的矿物剖面。”

对方迟疑了一下:“钟工,这都晚上了,明天——”

“今晚必须搞定。”他低声道,“我等结果。”

他不能等。他己经耗了太多时间在这个引路工程上,而每一个延期都意味着桥梁建设的时间被挤压。时间,是这座桥最昂贵的成本,而他不愿在最初的脚下之路上输得太快。

夜深之后,他一个人拿着测距仪和手电再次回到事故现场。他站在坡顶,脚下是湿滑的碎石,灯光晃动时,远处的树影如兽般涌动。他举着仪器测量那块岩体的自然缝隙,风在他耳边呜咽,他全神贯注,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

“如果我是桥,我会怎么走?”

他常常这样问自己。他试图让自己成为结构的一部分,让思维跟随地势的流动、材料的反应、重力的引导而运作。他不再是人,而是一束力量,在山川之间寻找一条最合适的通道。



    (http://www.220book.com/book/IWB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基建狂魔,三天建大坝都傻眼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IWBI/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