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0章 钢铁脊梁(1946 年春)

小说: 七杀太行   作者:小六飞飞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七杀太行 http://www.220book.com/book/IWJT/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小六飞飞”推荐阅读《七杀太行》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太行山脉的风像把钝刀,在的岩石上刮出刺耳的尖啸。孟铁山站在悬崖边,望着山脚下蜿蜒的队伍 —— 百十来号人推着独轮车,车上码着拆卸的机床零件,用油布裹得严严实实,车轮碾过冻硬的土路,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师长,前面就是鹰嘴崖,路窄,得小心着点。" 警卫员石头凑过来,手里攥着从日军那里缴获的望远镜。孟铁山点点头,独臂甩了甩,假肢磨得胳膊根生疼。自从去年在冰河战役中失去左臂,他就习惯了这种隐隐的钝痛,像是身体在提醒他,那些浸在血与冰中的日子从未真正远去。

兵工厂要迁到更深的太行腹地,躲避日军的空中侦察。原来的厂址己经暴露,内奸的背叛让他们损失了不少设备,现在只能带着仅存的 "宝贝" 在大山里打游击。孟铁山看着队伍里几个头发花白的老铁匠,心里沉甸甸的 —— 这些人都是从方圆百里搜罗来的匠人,有的曾在太原兵工厂干过,有的是祖传的铁匠铺师傅,如今跟着队伍钻山沟,吃窝头咽咸菜,为的就是给八路军造出能打鬼子的枪炮。

"到鹰嘴崖底下歇歇脚!" 孟铁山扯着嗓子喊了一声,声音在山谷里回荡。队伍陆续停下,战士们开始卸车,小心翼翼地把机床零件搬下来,靠在岩壁上。一个年轻的战士不小心碰掉了一块油布,露出底下黑黢黢的枪管,老铁匠李师傅立刻冲过去,用袖子仔细擦拭:"轻点轻点,这枪管比俺闺女还金贵!"

孟铁山蹲下来,摸着冰冷的钢铁零件,忽然看见不远处有几个战士围着个老道士打转。那道士穿着破旧的道袍,背着个布包,正指手画脚地说着什么。孟铁山站起身,独臂甩了甩,走了过去。

"这位道长,您怎么在这儿?" 孟铁山上下打量着道士,只见他鹤发童颜,眼睛里透着股子机灵劲儿。

"贫道清虚,云游至此,见各位搬的都是铁家伙,想必是要造兵器?" 清虚道长笑了笑,伸手从布包里掏出个小陶罐,"贫道在深山里发现了一处老矿洞,里面有不少硫磺、硝石,还有些陈年的丹炉,或许能派上用场。"

孟铁山眼睛一亮。兵工厂最缺的就是原材料和设备,尤其是制造炸药的硝石和冶炼钢铁的炉子。他连忙握住道长的手:"道长,您可算是给咱们雪中送炭了!走,跟我去见咱们的工程师。"

在一处背风的山洞里,工程师小林正趴在一块石板上,用木炭画着图纸。他的眼镜片上蒙着层灰,手指冻得通红,却还在不停地写写画画。孟铁山把清虚道长介绍给小林,道长从布包里掏出几张皱巴巴的纸,上面画着丹炉的结构图:"这是贫道祖上留下的丹炉图,虽说是炼丹用的,但若加以改造,用来熔铁炼钢想必也行。"

小林接过图纸,眼睛顿时亮了:"太好了!我们正愁没有合适的熔炉,这丹炉的结构虽然复杂,但只要加大炉膛,改进通风口,完全可以用来熔铸钢铁。" 他转头对孟铁山说,"师长,咱们可以试试用这丹炉来炼铁矿石,说不定能解决大问题。"

孟铁山拍了拍小林的肩膀:"好,就这么干!同志们,咱们太行山有的是铁矿,有的是能人,小鬼子想困死咱们,门都没有!咱们就是要用这山里的石头、铁砂,造出能打鬼子的枪炮,让他们瞧瞧,咱们中国人的脊梁,是钢铁铸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整个兵工厂都投入到了紧张的建设中。战士们跟着清虚道长去寻找矿洞,老铁匠们则围着丹炉团团转,研究如何改进。孟铁山每天都要到工地上去转一圈,看着渐渐成型的熔炉,心里说不出的激动。

这天,丹炉第一次点火试熔。孟铁山站在炉前,看着通红的火焰舔舐着炉膛,老铁匠李师傅亲自掌钳,把一块块铁矿石放进炉里。周围围满了人,战士们、工匠们,还有附近赶来帮忙的村民,大家都屏住呼吸,盯着跳动的火焰。

"温度够了,开炉!" 小林大声喊道。李师傅用长钳打开炉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炉膛里的铁水翻滚着,发出耀眼的光芒。"成功了!" 不知谁喊了一声,人群中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飞机的轰鸣。孟铁山脸色一变:"鬼子的侦察机!快,把炉子盖住,所有人隐蔽!"

战士们迅速行动起来,用树枝和茅草盖住熔炉,人群分散躲进山洞。孟铁山趴在岩石后,看着日军侦察机在天空中盘旋,心里暗骂:"狗日的小鬼子,阴魂不散!"

侦察机飞走后,大家又回到工地。小林检查了一下熔炉,脸色凝重:"刚才躲避的时候,炉温降了下来,铁水可能有点凝固,得重新升温。" 李师傅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没事,咱们再烧一次,多加点木炭,温度很快就能上去。"

就这样,丹炉重新点火,大家又忙乎了大半天。首到傍晚,终于炼出了第一炉合格的钢铁。孟铁山拿起一块刚出炉的铁块,虽然表面还带着杂质,但沉甸甸的,透着股子硬朗劲儿。他转头对小林说:"小林,用这铁造枪管,能行吗?"

小林点点头:"行是行,但还需要进一步提纯,改进锻造工艺。不过,这己经是个了不起的开始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兵工厂的生产渐渐走上了正轨。清虚道长的丹炉发挥了大作用,不仅能熔铁,还能制造手榴弹壳。老铁匠们用传统的淬火工艺,给枪管加上硬铬,让枪支更加耐用。村民们也纷纷送来自家的铁锅、农具,甚至是庙里的铜钟,用来熔铸钢铁。

这天,孟铁山正在查看新造出来的迫击炮,忽然听见山洞外传来一阵骚动。他连忙走出去,只见几个战士抬着一个人进来,浑身是血,仔细一看,正是工程师小林。

"师长,小林同志在测试炮弹射程的时候,炮弹突然炸膛,他为了保护数据,扑了上去......" 战士们哽咽着说。

孟铁山蹲下来,握住小林的手。小林的脸上沾满了血和灰,嘴唇发白,却还在喃喃自语:"射表...... 射表参数......" 孟铁山鼻子一酸,转头对医护人员说:"快,全力抢救!"

但终究还是晚了。小林在临终前,用颤抖的手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数字 —— 那是他用生命换来的射表参数。孟铁山接过纸,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这个戴着眼镜、说话文绉绉的工程师,自从加入兵工厂以来,没日没夜地干活,为了改进武器,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如今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小林同志,你放心,咱们一定会把炮弹造得更准、更狠,让小鬼子血债血偿!" 孟铁山站起身,对着小林的遗体敬了个军礼。

当天夜里,兵工厂为小林举行了简单的葬礼。孟铁山亲自抬着棺材,把小林埋在太行山上,墓碑上刻着 "钢铁脊梁" 西个大字。望着新堆起的坟头,孟铁山知道,这场战争之所以能坚持下去,正是因为有无数像小林这样的人,用他们的智慧、汗水,甚至生命,铸就了八路军的钢铁脊梁。

第二天,兵工厂又恢复了忙碌。丹炉里的火焰依旧熊熊燃烧,老铁匠们抡着大锤,敲打着通红的钢铁,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孟铁山站在一旁,看着新造出来的迫击炮,忽然想起小林曾经说过的话:"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人,是掌握武器的人。"

他笑了笑,独臂一挥,大声喊道:"同志们,加把劲!咱们多造一门炮,多造一粒子弹,就是给小鬼子多挖一个坟墓!咱们中国人的脊梁,永远都不会弯!"

山谷里,回荡着此起彼伏的应和声,混着钢铁撞击的声响,在太行山上空久久不散。这声音,是对侵略者的怒吼,是对胜利的渴望,更是对中华民族钢铁脊梁的最好诠释。



    (http://www.220book.com/book/IWJ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七杀太行 http://www.220book.com/book/IWJT/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