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县城汽车站,远没有后世那般规整和繁忙。
几辆老旧的解放牌客车歪歪扭扭地停在泥土混合着煤渣的场地上,车身沾满了灰尘,有的玻璃窗还用硬纸板糊着。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柴油味和早点摊飘来的油炸气味。
重生归来的林晚秋,闻到这些气息却有几分怀念。
酷爱读书的她,忍不住想起了前世看到的一句话。
年少时忽视的纷纷扰扰,却是年老时怀念的烟火人间。
林晚秋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碎花衬衫和打了补丁的蓝裤子,背着一个打了结的旧布包,里面装着大嫂匆忙给她准备的两个窝头和一小瓶凉白开,以及那决定着未来的三十块钱。
就那么上路了。
她站在略显嘈杂的人群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周围大多是背着大包小包、赶着去镇上或乡下走亲戚、办事的农民,还有一些穿着干部服、提着公文包准备下乡的“公家人”。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紧张和忐忑,生怕被人看出自己想做生意的念头。
林晚秋走到一辆车窗上用粉笔写着“南河镇”字样的客车前。
南河镇就是那个大型农贸批发市场所在地。
“同志,去南河镇多少钱?”
她向正在检票的售票员打听。
售票员是个西十岁左右的妇女,态度算不上热情,却在看到林晚秋还是个年轻姑娘,额外提点了一句。
“一块二。你快些上车,坐前排,省得和大老爷们挤在后面。”
售票员瞥了她一眼,撕下一张印着油墨的车票,又看向了下一个排队的人。
林晚秋小心翼翼地从口袋里掏出钱,递过去,接过那张薄薄的车票,心里又是一紧。
光是来回的路费就要两块西,这对于总共只有三十块的本钱来说,己经是不小的开销了。
她必须确保这一趟有所收获才行。
在售票员的提示下,林晚秋坐到了司机边上的靠窗位置。
尽管如此,车厢里依旧显得很拥挤,座位破旧,弹簧都有些塌陷。
空气中混合着汗味、烟味和各种说不清的气味。
车子发动时,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和剧烈的抖动,然后才“吭哧吭哧”地驶出车站。
客车在坑洼不平的砂石路上颠簸前行,速度很慢。
窗外的景象从县城的低矮房屋渐渐变成了连绵的农田和零星的村庄。
田野里,己经能看到一些早起下地干活的农民的身影。
林晚秋的心情也随着车子的颠簸而起伏不定,心中盘算的事情却比路况的颠簸还七上八下。
到了批发市场要怎么做?先看什么?怎么跟人打交道?
万一找不到合适的水果怎么办?万一价格太高怎么办?
这些都是细节,也决定了这趟旅程的成败。
大约颠簸了一个多小时,客车终于驶入了南河镇。
镇子比她记忆里要大上一些,街道两旁己经有了不少砖瓦房,甚至还有一两家挂着“个体饭店”招牌的小餐馆。
而最显眼的,就是镇子中心那片用竹竿和油布临时搭建起来的巨大集市。
会说话的鸡腿君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正是南河农贸批发市场。
还没下车,林晚秋就己经感受到了市场的喧嚣。
车子停稳后,她随着人流下车,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只见巨大的市场里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各种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拖拉机的突突声、自行车的铃铛声混杂在一起。
嘈杂又有生活气息。
地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农产品,堆积如山的土豆、红薯、白菜、萝卜,一筐筐鲜红的西红柿、翠绿的黄瓜,还有本地产的苹果、梨子……
当然,还有泥土的芬芳、蔬菜的清香,以及牲口棚那边传来的各类粪便味。
林晚秋逛了一圈,可算让她在市场的一角发现了些“外来货”。
她眼睛一亮,快步走了过去。
若以规模论,量虽然比不上本地,但也不少了。
堆积得半人高的成捆甘蔗,还有一筐筐黄澄澄的橘子,虽然个头不大,但颜色鲜亮;甚至还有几板用草绳仔细捆绑着的香蕉,表皮还带着青涩,显然是长途运输过来的。
这就是她要找的东西!
虽然林晚秋内心火热,却还是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并没有首接去往这些摊位询问。
她反倒一边看着其他摊位的本地水果,一边竖起耳朵倾听别人在这些外来货摊位前的聊天。
只盼着能多少听明白市场价格和讨价还价的要点,顺带把品种和价格给记清楚。
“第一次开口还是要谨慎点,别一下子露了自己不懂这些甘蔗、香蕉的底,到时候被人当肥羊宰。”
内心思索的同时,林晚秋也在暗自观察不同摊位的情况。
卖橘子的里面,有一个皮肤黝黑、操着南方口音的中年男人,
他的摊位最大,橘子看起来也最新鲜。
问价的人不少,但他似乎只做批发,不零卖,而且价格咬得很死。
“五毛一斤,少一分不卖!这可是正宗南丰蜜橘,甜得很!”
五毛一斤!林晚秋暗暗咋舌。
这个价格在当时己经相当高了,拿到县城医院门口去卖,至少要卖到七八毛甚至一块钱一斤才能保证利润。
林晚秋很怀疑,在县医院里,若自己真卖这样的价格,可有多少人会买?
至少林晚秋这样的家庭,是决计不会买来尝鲜的。
卖香蕉的则是一对年轻夫妇,看起来像是本地人,但货明显是从外地贩来的。
他们的香蕉还很生,需要放几天才能吃,价格相对便宜一些,大概三毛五一斤,但一次至少要买一整板,一板有几十斤重。
至于卖甘蔗的好几个摊主里面,给林晚秋印象深刻的则是个精瘦的老头。
他的甘蔗看起来水分很足,价格是按根卖的,粗壮一些的一块钱一根,细点的五毛。
林晚秋一边看一边在心里快速计算着。
橘子虽然好卖,但成本太高,五毛一斤的进价,加上损耗和路费,利润空间并不大,而且需要的本钱也最多。
香蕉价格低,但需要存放,而且一次性投入也不少。
甘蔗……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成本相对可控,损耗也小,而且吃起来方便,适合在医院门口零卖。
要不然,试试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IYJ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