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治疗后,林母被安排住进了医院二楼的内科病房,被安排在靠窗的一个床位。
雪白的床单被褥浆洗得有些发硬,床头挂着输液瓶,透明的液体正一滴一滴缓慢地注入她的手臂。
林母依旧昏睡着,脸色在病房略显昏暗的光线下,更显苍白憔悴。
病房很大,摆了六张病床,显得拥挤而嘈杂,让林母睡得并不踏实。
此时,天己经蒙蒙亮。
大哥林建国去补交了剩下的八十块押金,又预存了一部分钱作为后续的治疗费用。
二哥林建军则跑前跑后地去打开水、领饭票。
父亲林振兴寸步不离地守在床边,时不时伸手探一探妻子的额头,或者笨拙地帮她掖好被角,眼神里充满了担忧和无助。
大嫂陈春梅和二嫂李秀兰则在一旁小声地商量着带来的东西怎么放,以及轮流照顾的事情。
陈建斌也默默地帮着忙,搬东西、递水杯,显得比之前在家时主动了不少。
只是在面对林晚秋的大哥二哥时,他似乎有些不太自在,话也少了许多。
林晚秋看在眼里,没有多说什么。
上辈子,他和她娘家人的关系就一首有些隔阂,主要还是因为经济上的差距和观念上的不同。
林晚秋的心稍微安定了一些,但依旧紧绷着。
她仔细观察着母亲的情况,呼吸似乎比之前平稳了一些,但人还是没有清醒的迹象。
颅内出血最危险的就是前几天,必须要密切观察。
“医生怎么说?妈什么时候能醒过来?”林建国办完手续回来,凑到林晚秋身边低声问道。
“医生说要看用药后的反应,还有待会儿CT检查的结果。如果出血量不大,能自行吸收是最好的,如果出血量大或者持续出血,可能……可能还要做手术。”
林晚秋声音艰涩地说出最后几个字。
手术,在80年代的县医院,不仅意味着高昂的费用,更意味着巨大的风险。
林建国和林建军听到“手术”两个字,脸色都变了。
“还要做手术?”林建军瞪大了眼睛,“那……那得多少钱啊?”
手术等于大量的钱,大量的钱等于死路。
这就是那个时代又或者到了二十一世纪,压垮多少家庭的大山。
林晚秋强作镇定,勉力安抚众人情绪,“先别自己吓自己,医生只是说有这种可能。我们先等检查结果出来再说。”
等待的时间总是格外漫长。
病房里人来人往,隔壁床的病人因为疼痛而呻吟不止,家属在一旁低声安慰。
走廊里不时传来护士喊人或者推着治疗车经过的轱辘声。
这一切都让气氛显得更加凝重。
为了节省开支,午饭他们没舍得去医院食堂买,大嫂和二嫂从带来的布袋里拿出早上在家蒸的玉米面窝头和一小罐咸菜。
几个人就在病房外的走廊角落里,默默地啃着干硬的窝头。
“晚秋,你也吃点吧,从早上到现在你都没怎么吃东西。”
大嫂陈春梅递给林晚秋一个窝头。
林晚秋摇摇头,她一点胃口都没有。“你们吃吧,我不饿。”
她惦记着母亲,哪里吃得下。
“多少吃点,不然你身体扛不住,怎么照顾妈?”林建国皱着眉头劝道。
林晚秋拗不过,接过来小口地咬着,粗糙的窝头剌得嗓子眼疼,但她还是强迫自己咽下去。
她知道大哥说得对,她不能倒下,这个家现在需要她。
陈建斌也默默地吃着窝头,偶尔抬头看看林晚秋,眼神复杂。
他似乎想说点什么,但最终还是什么也没说。
下午,母亲被推去做CT检查。
一家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等在检查室外面,每一分钟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
终于,检查结果出来了。
医生拿着片子,表情比之前稍微缓和了一些。
“万幸,出血点不大,位置也不是特别危险,目前看没有持续扩大的迹象。先保守治疗,继续用药观察几天。”
“不过病人年纪大了,又有磕碰,恢复起来会比较慢,一定要注意休息和营养,不能再有任何颠簸和刺激了。”
听到这个结果,所有人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太好了!太好了!”
林振兴激动得语无伦次,双手合十,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老天保佑”。
大哥二哥脸上也露出了笑容,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一些。
虽然暂时不用手术,但医生也强调了后续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性,尤其是营养。
这意味着,住院的时间不会短,花费也不会少。
刚刚凑来的两百多块钱,可能很快就会见底。
送母亲回病房安顿好后,一家人又聚在走廊上。
“钱……恐怕还是不够。”
林建国看着手里的收费单,眉头又锁了起来。
“光是今天的检查和药费就花掉了快一半,后面每天的住院费、药费加起来也不是个小数目。”
“是啊,这可怎么办?”林建军也愁眉苦脸,“我跟大哥能借的地方都借了,再想凑,怕是难了。”
陈春梅和李秀兰也唉声叹气。她们都是普通的农村妇女,家里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这次为了婆婆,己经是倾其所有了。
林振兴蹲在墙角,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烟雾缭绕中,他苍老的脸庞更显愁苦。
陈建斌站在一旁,低着头,依旧沉默。
林晚秋看着大家一筹莫展的样子,内心同样沉重。
她知道,钱的问题,是压在这个家庭身上最不可承受之重的担子。
上辈子,为了给母亲治病和还债,大哥二哥家几乎被掏空,连孩子上学都差点耽误了。
她自己和陈建斌的日子也过得异常艰难,最终导致了婚姻的破裂。
不行!这一世,绝不能再这样下去!
“我必须想办法挣钱!而且要快!”
可是,在这个年代,一个没有本钱、没有门路的农村妇女,能做什么呢?
去城里打工?可母亲需要人照顾。
做点小买卖?
她现在连本钱都没有,而且“投机倒把”的风险不可忽视。
林晚秋的目光无意识地扫过医院走廊里来来往往的人。
有穿着体面的干部,也有像他们一样愁眉苦脸的农民。
忽然,她的视线落在一个提着网兜、里面装着几个苹果和橘子的男人身上。
水果!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她的脑海!
她记得,大概就是这两年,随着政策的逐渐放开,市场上开始出现一些南方的水果,比如橘子、香蕉之类的,在他们这个北方小县城还属于稀罕物,价格不低,但销路却很好。
尤其是在医院这种地方,看望病人的人,总会想着买点体面又“有营养”的东西。
如果……如果她能找到门路,弄到一批水果来卖,是不是能挣到一些钱?
这个念头一出现,就再也挥之不去了。
当然,这并不容易。
首先是货源,她要去哪里进货?其次是本钱,她现在身无分文。
再次是风险,被当成“投机倒把”抓起来怎么办?
但无论有多少困难,这似乎是她目前能想到的唯一可行、且可能快速见到收益的办法了。
她的眼神渐渐变得坚定起来。
“爸,大哥,二哥!”林晚秋深吸一口气,打断了大家的沉默。
“钱的事,我们再想想办法。眼下最重要的是照顾好妈。这样吧,晚上我在这里守夜,你们先回去休息,明天早上大哥或者二哥再来换我。大嫂二嫂也先回去吧,家里孩子还小,离不开人。”
她需要时间,一个人静下来,好好规划一下。
“你一个人行吗?”林振兴不放心地问。
“没事,爸,我能行。您也累了一天了,回去好好睡一觉。晚点再来替我。”
大家看她态度坚决,又考虑到家里的实际情况,商量了一下,最终同意了她的安排。
林振兴千叮咛万嘱咐,大哥二哥也说明天一早就过来,这才带着两个儿媳妇,还有些欲言又止的陈建斌,一起离开了医院。
病房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仪器运作的微弱声响和病人均匀的呼吸声。
林晚秋坐在母亲床边的小凳子上,望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心中那个关于水果的念头,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强烈。
这或许就是她改变命运的第一步。
(http://www.220book.com/book/IYJ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