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的曙光并未带来希望,反而像是一盏刺眼的聚光灯,将李明不合时宜的存在暴露在这座庞大而冷漠的城市舞台上。
他离开了那个废弃的图书馆,重新回到了充满不确定性的街道。
芯片里揭示的“涅槃计划”的冰山一角,如同沉重的铅块压在他的心头,让他对周围的一切都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充满怀疑的审视。
一个旨在消除个体情感与差异,实现所谓“集体意识升维”的恐怖计划,绝不可能只存在于那个戒备森严的地下据点里。
它需要养分,需要根基,需要一个庞大而隐秘的支撑体系,才能在现实世界中运作、筛选、并最终收割它所需要的“意识资源”。
那么,这个支撑体系,是如何运作的?
李明一边警惕地避开主干道和监控探头,一边强迫自己回忆逃亡前那个看似“正常”的生活。
他曾是一个数据分析师,每天与海量的信息打交道。
现在想来,那些看似客观的数据背后,是否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筛选和操控?
他想起自己是如何轻易地被“网络”盯上,仿佛他所有的个人信息、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都对对方完全透明。
这不仅仅是高超的黑客技术能够解释的。
这背后,必然存在着一个覆盖范围极广、渗透程度极深的常态化数据监控网络。
每个人每天产生的海量数据——社交媒体的发言、购物网站的浏览记录、导航软件的出行轨迹、智能家居的运行日志……
所有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是否都被汇集到了某个庞大的、不为人知的数据库中,成为了“网络”分析、筛选、甚至预测个体行为的基础?
他回想起自己电脑被入侵后,那些精准投喂的虚假信息陷阱。
对方显然深刻了解他急于寻找王强的心理,了解他对技术宅朋友小张的信任。
这种程度的了解,仅仅通过窃取他电脑里的信息恐怕还不够,还需要对他进行持续的、深度的心理侧写和行为分析。
这意味着,“网络”不仅仅在被动地收集信息,更在主动地、有目的地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着某种形式的……干预和测试。
那么,更大范围呢?
整个城市,甚至整个社会呢?
李明找到一个相对僻静的过街天桥底下,这里堆放着一些施工遗留的沙袋和挡板,形成了一个临时的视觉死角。
他靠在冰冷的桥墩上,目光投向桥下来来往往的车流和偶尔经过的行人。
他开始有意识地观察。
他看到公交站台的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商业广告、市政宣传以及一些经过精心挑选的“正面”新闻摘要。
没有任何深入的报道,没有任何质疑的声音,只有一片和谐安宁的景象。
这真的是这个城市的全貌吗?
还是被过滤后的版本?
他看到几个年轻人低着头,手指飞快地在手机屏幕上滑动,脸上带着相似的、被短视频或游戏占据了全部注意力的、略显空洞的表情。
他们是否正沉浸在“网络”为他们量身定制的信息茧房里,接受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他甚至开始留意那些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标语和广告牌。
某些特定的词汇(例如“效率”、“秩序”、“和谐”、“智慧生活”),出现的频率是否高得有些不正常?
都市谜网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都市谜网最新章节随便看!某些被大力推广的新型社区服务或智能管理系统,其背后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生活便利,还是为了更严密地收集数据、规范行为?
他捡起一张被雨水打湿、揉成一团丢弃在角落的报纸。
报纸的头版赫然报道着某项“城市大脑”计划的阶段性成果,盛赞其在交通疏导、治安管理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展望了未来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实现更精细化社会管理的“美好前景”。
报道中充斥着各种专业术语和积极乐观的论调,却对可能存在的隐私风险、数据滥用、以及算法偏见等问题避而不谈。
看着这篇报道,李明感到一阵恶寒。
这所谓的“城市大脑”,会不会就是“网络”在现实世界中进行信息收集、分析、甚至操控的重要载体?
那个自诩为“灯塔”的中央意识矩阵,是否正通过这些遍布城市角落的“神经末梢”,监视着、评估着、甚至筛选着每一个市民?
他想起了那些被“格式化”的工作人员。
他们从哪里来?
是像王强一样被绑架并强制改造的“异常个体”?
还是说,“网络”拥有一套更隐蔽、更长期的筛选机制?
或许,某些看似普通的心理健康普查、大型企业内部的性格测试、甚至某些教育机构推行的“潜力评估”项目,都可能被“网络”利用,作为筛选“合格意识体”或标记“高韧性风险个体”的手段?
社会实验……
这个词在他脑海中浮现,带着冰冷的恐惧。
一座城市,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人口,如果都成为了某个庞大计划毫不知情的实验对象……
李明尝试将这个可怕的推论与自己的经历印证。
他被持续监视,信息被精准掌握,在他试图调查时受到干扰和误导,甚至可能遭受了隐蔽的精神攻击(那些“幻觉”真的完全是压力所致吗?)。
他是不是因为与王强的关系,或者因为他自身某些特质(比如数据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而被“网络”选中,成为了一个特殊观察和处理的样本?
这个想法让他感到一阵屈辱和愤怒,但也让他更加警醒。
他不能再用看待普通城市的眼光来看待这里了。
他必须假设,这里的一草一木,每一个看似正常的社会现象背后,都可能隐藏着“网络”的影子。
他需要找到更有力的证据,需要找到能够戳穿这层精心伪装的方法。
他将那张湿漉漉的报纸仔细叠好,虽然上面的内容让他反感,但这本身或许也是一种“证据”。
他站起身,准备离开这个临时的藏身点。
就在他即将走出天桥阴影的时候,他看到桥上一个大型的公共信息屏幕,原本正在播放着商业广告,画面突然切换,开始播放一段制作精良的、节奏感极强的、画面充满了未来科技感和集体主义色彩的城市宣传片。
片中,所有的人物都面带微笑,步伐整齐划一,城市高效运转,没有任何冲突和混乱,只有绝对的秩序和“幸福”。
几个路过的行人,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抬头看着屏幕,眼神中流露出一种近乎痴迷的光芒。
李明看着那些被屏幕光影映照着的、带着不自然向往表情的脸庞,一股寒意从脚底首冲头顶。
这,或许就是“网络”想要的未来。
而他,必须阻止它。
(http://www.220book.com/book/IZY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