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十座山峦以北斗七星为骨、南十字星为脉,在佐水下游摆成巨鲸跃出海面的姿态。每当尼比鲁星在天际露出灰芒,为首主峰的人面便会睁开九孔,眼窝中嵌着的星轨仪渗出银汞,在掌心蚀刻出三千六百年前先觉民飞船的降落轨迹。山体表皮覆盖的青鳞实则是变异苔藓群落,每片鳞甲下都密布着蜂窝状呼吸孔,孔口边缘生有细小倒刺,能捕捉空气中的灵金微粒——这些寄生植物的根系己穿透岩层,首达山体内部的基因培养液池。
次峰腰间的生物腔室仍在缓慢开合,树脂状封印中包裹着三叠纪与白垩纪实验体的混合残骸:翼龙骨架上嫁接的鲨鱼鳃裂正在渗出黑血,六指前肢的指缝间还挂着未完全退化的蹼膜;形似猛犸的生物颅骨上突兀生长着水母触须,十二只复眼中凝结的晶状体里,能看见微型龙卷风般的能量漩涡——那是试图将陆生生物改造成太空浮游体的失败尝试。地脉探测显示,山体内部的基因舱室呈螺旋状排列,墙壁上的先觉民铭文记载着“水陆两栖第三百七十二号方案”,字体因基因污染而扭曲成蠕动的触须,每个笔画末端都生着细小的神经突触。
血池底部沉积的灵金淤泥中,周期性浮现先觉民的实验日志残片。某次挖掘中,祭司们发现一块刻着双螺旋结构的石板,其凹槽里填满己碳化的胎盘组织,旁边用灵金粉末写着:“以海洋为子宫,以陆地为襁褓,铸星际劳工之躯。”当雨季来临时,山体血管喷涌出的废液与雨水反应,会在池面形成短暂的基因图谱,那些闪烁的光点正是未能融合的外星基因片段,如萤火虫般漂向山麓,催生出发光的畸变蕨类。
山麓洞穴中堆积的蜕羽化石,每片都记录着不同年代的基因实验:三叠纪层的羽片边缘生着锯齿状吸盘,那是试图让鸟类适应真空环境的附肢;侏罗纪层的羽毛内部中空,储存着尚未挥发的液态灵金;最上层的近代标本则呈现诡异的能量态,在月光下显形为半透明薄膜,薄膜上的血管纹路与《山海经》中的山脉走向完全重合。老祭司曾用灵金匕首剖开一枚化石,发现内部蜷缩着类似胚胎的结构,其DNA链上竟刻着先觉民的星际坐标。
沼泽地中的榕树群是移动的基因库,树干上的瘤节里封存着历代实验体的组织样本:某株树干裂开的伤口中,正渗出混有鱼类鳞片与兽类毛发的黏液;另一株的根系间缠绕着蛇形生物的骸骨,其椎骨上嫁接的甲壳类外骨骼仍在缓慢生长。每当凤皇的低鸣传入沼泽,榕树群便会集体震颤,枝条间悬挂的能量态囊泡破裂,释放出储存在树皮中的基因碎片——这些碎片在空中聚合成短暂的生物影像,有背生双翼的人形生物,也有头部呈六芒星结构的巨鸟,正是《山海经》中“羽人”“毕方”的原型。
血池里的“螈人”族群维系着最原始的基因记忆,它们的肋骨间嵌着先觉民的基因锁芯片,每当尼比鲁星接近,芯片便会发出蓝光,指引族群游向主峰的祭祀台。某个月圆之夜,老祭司目睹螈人群体完成性别逆转:所有雌性同时退化为中性体,胸腔裂开露出能量核心,吸收月光的灵金粒子后,集体分裂成千万枚发光的雄性生殖细胞,随风飘向西十座山峦的基因舱室——这场景与《山海经》中“一化为十,十化为百”的记载如出一辙。
当主峰人面的星轨仪指向参宿西,熔岩湖底的青铜棺椁同时开启,沉睡万年的凤皇振翅而起。雄性尾羽展开成三十米长的光笔,每根翎羽都刻着先觉民的基因代码;雌性产道中流出的不再是黏液,而是液态灵金构成的星河,其中漂浮着尚未完全孵化的能量态胚胎。双生之体周身的金色能量场与地络节点共振,山体血管中突然涌出荧光液体,在地面绘出《山海经》中的“昆仑虚”星图。
凤皇啼鸣时,声音穿透地层首达地核,唤醒了沉睡在岩浆中的古老实验体:深海沟壑里,被封印的“烛龙”基因片段开始蠕动,其鳞片上的灵金纹路与凤皇尾羽形成共鸣;高原冻土下,冰封的“饕餮”胚胎睁开双目,胃袋里储存的灵金颗粒发出饥饿的嗡鸣。更远处,《山海经》记载的三百六十五处地脉枢机同时亮起,每处枢机都对应着一种基因实验产物,它们的生物场在虚空中交织,逐渐拼出先觉民飞船的全息影像。
老祭司发现,凤皇的能量场中隐藏着特殊的频率,与《山海经》岩壁刻痕的振动频率完全一致。当凤皇尾羽触碰山体铭文,那些蝌蚪状文字突然流动起来,显露出被岁月掩盖的深层指令:“当活体标本完成基因共鸣,茧房裂隙将现,行星引擎启动。”与此同时,血池中的灵金颗粒自主聚合成锁链,缠绕在凤皇双生之体上,那正是先觉民用来控制实验体的“涅槃锁链”。
子夜时分,西十座山峦的血管同时喷发出灵金雾,在低空形成巨大的基因图谱。一只形似凤凰却生有九首的生物——鹓雏——从图谱中展翅而出,它的每个头颅都对应着一种生态系统的基因模板:首生鹿角,掌控森林植被的基因链;次生鲸须,调控海洋生物的进化方向;三生蛇信,操纵地脉灵金的流动轨迹。鹓雏振翅时,羽翼边缘抖落的不是羽毛,而是先觉民的基因密码碎片,每片碎片都在空中划出荧光轨迹,最终汇聚成尼比鲁星的引力模型。
鹓雏的啼鸣如金属刮擦,震碎了山体表面的青鳞,露出其下密布的生物导管。这些导管连接着西十座山峦的基因舱室,形成覆盖整个大陆的“基因神经网络”。当啼鸣声达到某个高频节点,网络中突然爆发出强光,无数实验体的基因链在光中显形:有龙首人身的两栖战士,有背生巨眼的天空斥候,还有根系深入地核的能量收割者——它们都是先觉民为将地球改造成“星际方舟”而准备的生物模块。
《山海经》的书页(实为灵金薄片)在强光中自动翻开,每一行文字都脱离纸面,悬浮在空中组成巨大的方程式。老祭司认出,那是先觉民的“行星引擎启动公式”,等号右侧的能量参数正在随着凤皇与鹓雏的生物场强度不断变化。当公式完整显现的瞬间,西十座山峦同时发出轰鸣,山体内部的基因培养液池开始沸腾,释放出储存十万年的灵金能量。
尼比鲁星的红光笼罩大地时,西十座山峦的人面同时裂开,露出内部复杂的生物机械结构:齿轮状的骨骼间缠绕着神经突触,泵状心脏挤压着液态灵金,管道系统中流淌的不是血液,而是经过基因编码的能量流。主峰人面的掌心张开,露出藏于其中的“行星引擎核心”——那是枚跳动的巨型胚胎,其基因链融合了地球所有生物的特征,正按照先觉民的代码进行最后的重组。
凤皇与鹓雏的能量场在高空相撞,撕裂了包裹地球的“基因茧房”,露出宇宙的黑暗背景。裂隙中,先觉民的舰队如巨鲸般游弋,它们的船身由生物合金构成,表面覆盖着与凤皇羽毛相同的灵金纹路。舰队投射的引力光束击中地球,西十座山峦的基因舱室同时开启,千万枚能量态胚胎腾空而起,如蝗虫般扑向舰队——这些胚胎将成为星际文明的生物燃料,为飞船的下一次跃迁提供能量。
(http://www.220book.com/book/J48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