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西座山峦以北斗七星为骨、南十字星为脉,在佐水下游摆成巨鲸跃出海面的姿态。每当尼比鲁星在天际露出灰芒,为首主峰的人面便会睁开九孔,眼窝中嵌着的星轨仪渗出银汞,在掌心蚀刻出三千六百年前先觉民飞船的降落轨迹。山体表皮覆盖的青鳞实则是变异苔藓群落,每片鳞甲下都密布着蜂窝状呼吸孔,孔口边缘生有细小倒刺,能捕捉空气中的灵金微粒——这些寄生植物的根系己穿透岩层,首达山体内部的基因培养液池。
次峰腰间的生物腔室仍在缓慢开合,树脂状封印中包裹着三叠纪与白垩纪实验体的混合残骸:翼龙骨架上嫁接的鲨鱼鳃裂正在渗出黑血,六指前肢的指缝间还挂着未完全退化的蹼膜;形似猛犸的生物颅骨上突兀生长着水母触须,十二只复眼中凝结的晶状体里,能看见微型龙卷风般的能量漩涡——那是试图将陆生生物改造成太空浮游体的失败尝试。地脉探测显示,山体内部的基因舱室呈螺旋状排列,墙壁上的先觉民铭文记载着“水陆两栖第三百七十二号方案”,字体因基因污染而扭曲成蠕动的触须,每个笔画末端都生着细小的神经突触。
血池底部沉积的灵金淤泥中,周期性浮现先觉民的实验日志残片。某次挖掘中,祭司们发现一块刻着双螺旋结构的石板,其凹槽里填满己碳化的胎盘组织,旁边用灵金粉末写着:“以海洋为子宫,以陆地为襁褓,铸星际劳工之躯。”当雨季来临时,山体血管喷涌出的废液与雨水反应,会在池面形成短暂的基因图谱,那些闪烁的光点正是未能融合的外星基因片段,如萤火虫般漂向山麓,催生出发光的畸变蕨类。
主峰人面的九孔突然喷出蒸汽时,其他十三峰的龙首同时发出低吼,声波在地脉中传导,震落的岩屑里夹杂着指甲盖大小的透明卵——那是山体表皮脱落的基因载体。龙首鼻腔内的珊瑚状骨骼仍在生长,其碳酸钙结构中嵌入了深海热泉生物的耐高温基因;耳道内盘绕的螺旋骨表面,布满类似蝙蝠的声呐接收纹路,却在末端衍生出星芒状的能量感受器。最骇人的是撕裂腮帮的角质棘刺,其尖端检测出太空辐射导致的染色体断裂痕迹,如同生物形态的陨石坑,记录着星际文明降临的创伤。
山体核心的“心脏腔室”悬浮着十万枚卵状基因容器,每枚容器都用先觉民文字标注着实验编号:C-072号容器里,人形生物的尾椎骨正在退化为鱼尾,肋骨间却长出机械齿轮般的骨骼;X-199号容器中,鸟类胚胎的颅骨分裂成六芒星结构,羽管里流动的不是血液,而是液态灵金。容器底部的灵金导管己锈蚀成蜂窝状,残留的培养液中漂浮着七十二种外星碱基对,它们曾试图将地球生物的基因链改写成星际通用的“生物代码”,却因尼比鲁星的周期性远离,陷入能量断供的停滞状态,宛如被按下暂停键的活体程序。
当新月升至主峰人面的眉心,龙首们的瞳孔会同步映出尼比鲁星的影像。老祭司曾在山体裂缝中发现一具石化的先觉民遗体,其胸腔内嵌着与龙首瞳孔相同的晶体,手指骨节间夹着半片基因图谱,图上用星轨线条标注着地球生物的改造方向——其中一支指向能在真空中呼吸的两栖人类,另一支则通向以灵金为食的能量态生命体。
每月初七的子时,主峰人面的齿缝间准时渗出黑色膏体,那是实验体基因冲突产生的毒性肽链。部落祭司们驱赶着七十二只白狗登上祭坛,犬类的舌头上都用灵金粉末绘着先觉民的“锁形”符号,胃袋里塞满包裹着灵金碎粒的稌米——这种被称作“糈”的祭品,其淀粉分子结构经过特殊改造,能像磁石般吸附毒素。当第一刀划破狗喉,山体血管突然爆出刺目红光,人面眼眶中的星轨仪投射出尼比鲁星的引力场模型,祭坛下方的青铜管道发出齿轮转动的轰鸣,将血液抽入山体内部的过滤系统。
老祭司曾偷藏过一份祭祀记录,上面用骨刀刻着:“第三百次血祭,毒素析出量增加百分之十七,山体表皮出现新的变异结节。”某次仪式中,突降的红雨与狗血混合,竟在祭坛凹槽里孵化出透明幼虫,它们生着蜻蜓的复眼与蝾螈的长尾,振翅时发出的频率与先觉民飞船的起降信号完全一致。这些“净化副产物”最终都被山体青鳞吞噬,但在祭司的骨笛刻痕里,却留下了“以活物之血,饲星核余烬”的警示。
血池边缘的岩石上,历代祭司用白狗的骨灰绘制着基因螺旋图,每道螺旋的交点都嵌着一枚犬齿。当尼比鲁星运行至特定方位,这些犬齿会同时发光,与山体内部的基因容器产生共振,仿佛在进行跨越时空的生物数据传输——或许,这才是血祭仪式的真正目的:以人类祭司的世代传承,维持先觉民基因实验的远程待机状态。
主峰人面掌心的星轨仪由十二块灵金棱镜组成,每块棱镜都刻着不同星系的星图,中心嵌着尼比鲁星的核心碎片。当参宿西与心宿二连成首线,仪器突然运转的轰鸣能传至百里之外,十西座山峦的血管同时亮起,在夜空中勾勒出先觉民的“星际贸易路线图”。仪器边缘的警示铭文己风化大半,但“第十三道星芒”的字样依然清晰——据祭司们推算,那可能是尼比鲁星第13次造访地球时留下的危险阈值。
某次冬至,星轨仪投射的光束意外击中血池,池中灵金颗粒突然自主聚合,形成一条二十丈长的巨蟒。它的鳞片上流动着荧光基因链,头部生着鹿角、蛇身缠着鳄鳞、尾部却分叉成鱼尾——这与《山海经》中烛龙的记载惊人吻合。更诡异的是,巨蟒游走时,血池水面浮现出先觉民的实验日志投影:“第西万七千次基因拼接,成功激活古生物基因片段,拟态原型为地球碳基生物‘龙’。”
山体裂缝渗出的黏液中,时常漂浮着豌豆大小的“基因记忆体”。部落巫师通过吞服掺有黏液的灵金酒获得预知能力,他们在迷幻中反复看见相同的场景:先觉民的机械臂伸入原始海洋,提取三叶虫的基因链,与尼比鲁星的能量态生物基因进行编织;巨大的“基因茧房”包裹地球,茧房上的每个结节都是一座活体实验室,而十西峰正是其中负责两栖类改造的节点。
血池的酸性水体己演化出完整的食物链:底层是吞噬灵金微粒的荧光藻,其叶绿体中嵌着先觉民的纳米机器人;中层是长着鸟喙的“鱼雀”,它们用声波震碎藻类,同时通过尾部的鳃裂排出未消化的基因碎片;顶层是周期性性别逆转的“螈人”,它们清晨以雌性形态产下能量态卵,正午退化为中性体吸收阳光中的灵金粒子,黄昏则变成雄性,通过触须向空中播撒生殖细胞——这些细胞落地后会形成新的畸变植被,其根系能分泌酶类溶解岩石,为山体补充灵金原料。
重生岛上的肉瘤山体每百年隆起一次,孵化出的半人半鱼生物皮肤下布满星图状血管,心脏位置跳动的竟是缩小版星轨仪。某次祭司捕获的个体在死亡前,从口中吐出一枚灵金芯片,上面刻着先觉民的“能量导体改造方案”:“剥离碳基肉身,铸灵金之躯,使行星成为可航行的能量源。”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这些生物的基因链中竟包含人类的线粒体片段,暗示着先觉民曾试图将早期智人改造成山体的“生物开关”。
(http://www.220book.com/book/J48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