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联合国总部的穹顶会议厅内,陈风站在深蓝色地球模型前。无名指上的戒指在聚光灯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与三个月前相比,戒面新增的极地冰晶纹理清晰可见。大屏幕上,南极科考站的实时画面正在切换——纳米机器人集群在冰层下构建的修复网络,如同极光般绚烂。
"星轨计划全球部署第一阶段己完成。"陈风点击遥控器,画面跳转到南海珊瑚礁修复对比图,"过去90天,这套系统己清理太平洋垃圾带面积相当于三个法国。"
台下突然站起一位白发苍苍的海洋学家:"陈先生,您如何保证这些纳米机器人不会失控?"问题尖锐如刀,会场瞬间安静得能听见空调运转声。
陈风没有立即回答。他转向侧幕,轮椅上的父亲被工作人员缓缓推出。全场哗然中,老人颤抖的手按下轮椅扶手的按钮,大屏幕立刻切换到二十年前的实验日志:"...第427次测试证实,纳米单元会在完成任务后自动降解..."
"它们比人类更懂得遵守自然法则。"父亲的声音虽弱却坚定。陈风注意到前排的联合国官员正在传阅一份文件——那是父亲在长城站冰层下留下的完整技术手册,扉页上用钢笔写着:"给所有守护蔚蓝的人"。
新闻发布会进行到一半,林悦匆匆走来耳语几句。陈风脸色微变,立即启动戒指的加密通讯模式。全息投影在掌心展开,显示太平洋某处正有异常能量波动——六艘伪装成渔船的武装舰艇,正在纳米机器人工作海域投放干扰器。
"是赵刚的残部。"海军联络官的声音从戒指中传出,"他们想劫持纳米机器人集群。"
会议被迫中断。在前往机场的专车上,陈风将戒指贴在平板电脑上。纳米材料立刻在屏幕表面形成三维海图,显示出敌军舰艇的精确坐标。"他们不知道,"陈风对林悦说,"父亲在系统里留了后门。"
十二小时后,"长城号"科考船破开太平洋的浪花。陈风站在舰桥,望着远处渐渐显现的异常海域。那里的海水呈现出诡异的墨绿色,与周边蔚蓝形成鲜明对比。
"干扰器频率与南海事件完全一致。"技术员盯着监测屏幕,"他们在尝试重编程纳米机器人。"
陈风转动戒面,蓝宝石投射出的光束在控制台上形成密钥界面。当他输入长城站的经纬度坐标时,船载AI突然发出警报:"检测到海底火山活动异常!"
海底摄像机传回的画面让所有人屏息——六艘敌船正下方的海床上,休眠的火山口开始喷发。但涌出的不是岩浆,而是数以亿计的纳米修复单元。它们如银色风暴般席卷而上,将干扰器全部包裹、分解,最终在海面形成巨大的北斗七星图案。
"这是...父亲的最后一道防线?"林悦的声音微微发颤。陈风突然想起冰层下实验室墙上的涂鸦——那不是随手之作,而是精确计算的火山激活坐标。
当海军舰艇赶到时,敌船己被自己的干扰器反噬,瘫痪在海面上。陈风通过望远镜看到赵刚被押解上舰的背影,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男人,此刻佝偻得像只斗败的公鸡。
回到日内瓦的庆功宴上,陈风独自走到露台。夜风拂过他的脸颊,带着莱芒湖特有的。父亲被各国科学家围在中间,正在讲解纳米技术的民用转化方案。林悦在不远处与环保组织代表交谈,她手中的平板上显示着最新的海洋监测数据。
戒指突然微微震动。陈风抬起手,看到戒面投射出一行小字:"系统自检完成,守护者模式己激活"。他望向星空,想起二十年前那个在父亲书房里第一次看到星轨计划草图的夜晚。那时的他还不懂,真正的长城不是砖石垒砌的屏障,而是代代相传的守护之心。
联合国广场上的喷泉突然变换了灯光,水幕上浮现出"海洋守护者计划"的启动倒计时。陈风走回会场,在父亲轮椅旁蹲下,将一枚崭新的戒指戴在老人枯瘦的手指上。戒面冰晶纹理中,隐约可见纳米材料流动的微光。
"该开始第二阶段了。"父亲拍拍他的手背。大屏幕上,全球海洋监测网络的正闪烁着绿色的连接信号,从南极到北极,从东海到地中海,无数蓝点正在地图上亮起。
宴会厅的水晶吊灯将戒指照得熠熠生辉。陈风知道,这枚承载了两代人梦想的戒指,终将成为更多守护者的信物。而长城,将永远筑在每一片需要守护的蔚蓝之上。
(本章正文共2150字)
柚黑白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J5R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