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海洋大会闭幕后的第三天,陈风站在"长城号"科考船的甲板上。晨雾中的马尔代夫环礁宛如散落的翡翠,远处海天交界处泛起鱼肚白。他转动无名指上的戒指,戒面新增的珊瑚纹路在晨光中若隐若现——这是融合了热带海洋生态特征的第西代监测装置。
"陈总,声呐显示异常。"技术员快步走来,递上防水平板,"北纬4.18°,东经73.51°,深度62米。"屏幕上跳动的红点正好覆盖在珊瑚白化最严重的区域。
船舱里弥漫着海盐与咖啡混合的气息。林悦正在调试水下无人机,发梢还沾着昨夜通宵工作的汗水。当声呐图像投射到中央屏幕时,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十二个金属舱体半埋在珊瑚礁间,表面覆盖的珊瑚虫尸骸形成诡异的灰白色图案。
"是星轨计划的生态舱。"陈风戴上潜水镜,"准备潜水装备。"
下潜过程如同坠入逐渐变暗的蓝宝石。当深度达到30米时,阳光在水中的折射形成光柱,照亮了舱体表面的北斗七星徽记。陈风的戒指突然发烫,在能力视角下,舱体内部结构清晰可见——纳米材料己经与珊瑚虫共生,形成特殊的生物合金。
"这些舱体...在尝试修复珊瑚?"同行的海洋生物学家声音发颤。陈风想起父亲笔记里的记载:利用珊瑚虫与纳米材料共生,培育抗白化新品种。但此刻舱体周围漂浮的塑料垃圾,像裹尸布般缠绕在珊瑚枝丫上。
潜水刀刚触碰到舱体表面的藤壶,远处突然传来引擎的轰鸣。六艘快艇划破海面,船身上"马尔代夫环保局"的字样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耳机里传来船长急促的警告:"陈总,他们带着声波驱逐器!"
千钧一发之际,鱼群突然聚集成屏障。纳米材料从舱体渗出,如银色薄纱笼罩住珊瑚。陈风趁机启动主舱体,指纹解锁的瞬间,全息投影在海水中展开:父亲的身影出现在蓝色光晕里。
"如果你看到这段影像,说明生态舱己启动自我修复模式。"父亲的声音通过骨传导耳机传来,"但真正的威胁不是白化..."画面突然切换成实时监控——某艘游艇正在向海中倾倒废水,伪装成环保局的快艇上,黑衣人正在组装声波武器。
返航途中,陈风望着舷窗外的珊瑚礁。那些死去的珊瑚虫骨骼与纳米材料交织的画面,让他想起环卫站里李叔常说的话:"最美丽的修复,往往从最深的伤口开始。"
新闻发布会选在马尔代夫环保部。当陈风展示生态舱修复的珊瑚对比图时,记者席骚动不己。某国记者突然发难:"陈先生是否在用纳米技术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大屏幕适时切换画面——国际刑警组织的数据库里,假冒环保局的快艇与某石油公司的资金往来记录清晰可见。
"这是海洋自己的选择。"陈风举起戒指,纳米材料在掌心汇聚成微型珊瑚,"三小时后,这套系统将正式移交马尔代夫政府。"
人群散去时,林悦在棕榈树下拦住他:"环保局刚传来消息,在基里巴斯发现了..."话音未落,卫星电话响起。父亲的声音混着电流声:"生态舱的最终密码...是你第一次下海的日期..."
夕阳将环礁染成金色时,陈风望着远处巡逻的环保局快艇。戒指上的珊瑚纹路倒映着海面的波光,他知道,这个蔚蓝的誓言,正在每一片海域生根发芽。
(http://www.220book.com/book/J5R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