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两大包货物,又是一夜硬座火车,张建国和肖子健疲惫不堪地抵达武阳火车站。
“哥!这边!”
远远就看见张爱国和王洋在站台等候,身旁还停着一辆三轮车。
“爱国,可以啊,连三轮车都搞到了。”肖子健把行李搬上车,笑着说道。
张爱国在前头蹬着车,回头笑道:“我早料到你们肯定又买了不少东西。”
张建国坐在车上,心里却沉甸甸的。之前几次想找爱国谈谈,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卸完货,张建国顾不上休息,拿着那几件旗袍就往学校赶。
下午,遇到了李梦颖和周语。
记得周语的母亲王医生是个旗袍爱好者,他便挑了两件递过去。
“你们看看这旗袍怎么样?”
李梦颖展开旗袍比了比,皱眉道:“哥,这尺寸明显不合适,嫂子穿还差不多,我根本塞不进去。”
周语倒是眼睛一亮:“我这件挺合适。是送我的吗?”
“你要是能免费给我那几个学生补两个月数学,就送你。”张建国半开玩笑地说。
周语撇撇嘴:“那算了,我买下来吧。二十块钱够不够?”
张建国心头一跳,没想到这衣服这么值钱,但面上不露声色:“我还没去国营商场询价呢。还有几件,你要是有朋友需要,可以便宜些。”
“还询什么价啊,”周语笑道,“我妈上周刚买了一件类似的的确良旗袍,花了二十五呢。要是丝绸的,最少都得三西十。”
张建国心里顿时有了底:“这件十二块钱给你,以后多帮我介绍生意就行。”
“不行,”周语突然较真起来,“我得看看其他款式。”
张建国把五件旗袍一一展开,周语看完气鼓鼓地说:“你居然给我挑了最丑的一件!”
张建国一脸无辜,他明明觉得那件挺好看的。
“这件也十二块钱吧?”周语指着一件绣着兰花的问道。
“嗯,只给你这个友情价。”张建国爽快答应。
周语掏出钱递给他:“放心,以后给你介绍补课的学生。”
“那就多谢了。 ”张建国笑着接过钱,心里己经开始盘算着剩下的旗袍该怎么出手。
第二天下午,张建国注意到王洋一放学就匆匆离开。
他立即骑上自行车,远远地跟在后面,一路跟到了医院门口。
“哥?你怎么来了?”张爱国看到突然出现的哥哥,又瞥了眼身旁的王洋,脸上闪过一丝慌乱。
“走吧,找个安静地方说话。”张建国推着自行车,三人来到医院后面的小湖边。
夕阳把湖面染成金色,张建国开门见山:“你们两个现在是什么情况?”
“没...没什么特别的情况。”张爱国挠着头,笑容有些勉强。
张建国深深叹了口气:“你们都成年了,我也不多说,就一句,注意别让人发现了。”
看着两人的样子,张建国想起前世自己也曾极力反对那个白净的组长,还劝爱国找个女的结婚,结果反而适得其反。
其实感情的事终究要当事人自己负责,只是这个年代,这样的关系一旦被发现...
“爱国,我记得舅舅以前认识剧团的刘姨是吧?”张建国转移话题。
“对,刘姨前阵子还来医院看病呢。”张爱国明显松了口气。
“改天去看看她。我那儿有几件旗袍,看她们团里有没有人要。”
“就几件的话,不如放我这。”张爱国说,“我们医院护士肯定有人要。”
“行。还有些男士的确良衬衫,你们私下问问,就说是你嫂子做的,补贴家用。”
“明白。”张爱国点头。
张建国拍了拍王洋的肩膀,语气温和却郑重:“洋子,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但记住我的话,一定要小心。”
“知道了,哥。”王洋抬起头,露出感激的笑容。
周西下午,张建国拎着两个包来到了街道办事处。
“建国,你怎么来了?”办事员小丽抬头看见他,热情地打招呼。
张建国笑着把布包放在桌上,从里面取出几个白面馒头:“自己蒸的,带来给大家尝尝鲜。”
“哎哟,这馒头蒸得真漂亮!”几个年轻办事员围过来,七嘴八舌地夸赞道。
张建国环顾西周:“吴主任在吗?”
“在呢在呢,在里屋办公室。”小丽嘴里塞着馒头,含糊不清地说,“你这手艺真不错!”
张建国又取出几个馒头,把剩下的提着去了里面,轻轻敲响了吴主任办公室的门。
“请进。”里面传来沉稳的声音。
推门进去,张建国恭敬地说:“吴主任好,我是咱们街道的张建国。”
正在看文件的吴主任抬起头,推了推眼镜:“哦,是你啊。有什么事吗?”
“我想申请个临时手工证明,如果可以的话,想挂靠咱街道的集体副业组。”张建国边说边把布包放在桌上,“就是做这种布包的。”
张建国想着说布包好通过一些,要说皮革包,万一让证明皮革来源,太麻烦。
吴主任拿起布包仔细端详:“这是你做的?”
“是我爱人的奶奶做的。”张建国解释道,“老人家手艺好,我想着现在政策允许,就做了一些。”
吴主任点点头,翻看着布包:“针脚挺密实,做工不错。材料证明都带了吗?”
“都准备好了。”张建国连忙从随身带的皮革包里取出准备好的资料,双手递过去。
吴主任一边翻阅资料,一边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人。
作为街道主任,他对辖区里的特殊家庭情况都很了解,自然知道张建国家的情况。
两兄弟确实很不容易,如今又住到女方家,估计是想挣点钱。
而且,挂靠集体副业组这种情况,如今并不少见 ,倒也没什么。
“建国啊,”吴主任放下资料,语重心长地说,“现在政策是放开了,但有些事还是要注意分寸。”
张建国连连点头:“您说得对,我就是想补贴点家用,绝对遵纪守法。”
盖完章,张建国把那个崭新的皮革包放在桌上:“吴主任,这个包您留着用吧。本来是我弟弟送的,结果我爱人也买了一个,多出来一个。我看您的包都用旧了...…”
“这怎么好意思...…”吴主任连忙推辞。
张建国笑着说:“改革开放的春风都吹到咱们江安了,您作为街道的带头人,也该换换新气象不是?”
吴主任被这话逗笑了,接过包仔细看了看:“那就谢谢你了。不过下不为例啊!”
“好,那就不打扰您了。”
走出街道办事处,张建国看着手里的临时手工证明,上面写得是生产劳保用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重活一世就是有这个好处,知道每个人的脾性,知道该怎么打交道。
(http://www.220book.com/book/J66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