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砚舟大抵是察觉了她的躲避,却从未点破。
他晨起练剑时,总会朝东院的方向看一眼,却从不越界。
她去后园赏花时,他若恰好路过,便会绕道而行,连脚步声都放得极轻。
两人像是达成了某种无言的默契,在这偌大的王府里各自画地为牢,互不侵扰。
偶尔在长廊转角猝不及防地相遇,他也只是微微颔首,眸色沉静,仿佛她不过是个寻常的过客。
而她则迅速垂眸行礼,连他模样都不敢看清,便匆匆错身而过。
下人们起初还战战兢兢,生怕主子们这般生疏会惹来祸端。
可日子久了,见两位主子一个比一个淡漠,便也习以为常,只当这王府里本就该是这样冷冷清清的。
膳房按着两人的口味分开备菜,他的膳食偏咸辣,她的则清淡些;裁缝量体裁衣时也是分开来量,从不同时踏入一间屋子。
就连年节时宫里赏下来的东西,都是各领各的,从不过问对方得了什么。
有时夜深人静,江浸月伏在案前看书,会听见西苑传来细微的动静。
或许是他在批阅军报,又或许是在擦拭佩剑。
她怔怔地听一会儿,便轻轻合上窗,将那一丝声响也隔绝在外。
大婚那夜的失控,像是一场荒唐的梦。
那短暂的身体上的接触,被两人心照不宣地埋进记忆深处,再不敢翻出来。
就这样吧。
她望着铜镜中自己平静的眉眼,默默地想。
端午将至,姑苏城中己隐隐有了节庆的气息。
护城河畔的杨柳低垂,家家户户门前悬着艾草,连青石板缝里都仿佛浸透了箬叶的清气。
小贩的吆喝声穿过街巷:“菖蒲酒——雄黄酒——”,孩童们手腕缠着五彩丝线,在拱桥下追逐嬉闹。
这日清晨,江浸月正在临水的亭子里绣香囊。
亭外就是府中的小池塘,几尾红鲤在睡莲叶下游弋。
碧桃踏着露水匆匆而来,手里捧着一封请帖。
“王妃,姑苏知府递了帖子,端午那日要在荷花园设宴。”
江浸月指尖的针线顿了顿。
她接过请帖,素白的信笺上印着知府官印,墨迹尚新。
窗外传来隐约的剑啸声。
这个时辰,沈砚舟照例在后院练剑。
她轻轻合上请帖,望向池塘对岸的月洞门。
那门常年紧闭,将王府东西两院隔成两个世界。
这样的宴席,身为靖安王的沈砚舟自然推脱不得,而她作为王妃,也必须同行。
请帖上的位置位于城西,引活水成湖,遍植芙蕖。
此时虽未到荷花盛放的时节,但湖面上己铺了层层碧叶,偶有早开的粉荷点缀其间,别有一番清雅。
宴席设在临水的“澄水轩”,朱栏曲槛,西面通透。
江浸月跟在沈砚舟身后半步,垂眸盯着他的衣摆。
知府早早候在门前,见靖安王府的马车到了,忙不迭上前行礼。
“下官参见王爷、王妃。”
沈砚舟一袭靛青杭绸首裰,腰间只悬了枚羊脂玉佩,倒像是寻常世家公子的打扮。
他略一颔首,便带着江浸月往园中走去。
江浸月跟在半步之后,目光扫过曲廊上悬挂的艾草。
她今日穿了件白荷色罗裙,发间只簪了支银钗,素净得与满园华服的官眷格格不入。
“靖安王到——”
堂内众人纷纷起身。
江浸月看见几位小姐悄悄红了脸。
即便在美人如云的姑苏城,沈砚舟的容貌也是出挑的,只是那眉眼间的冷意,让人不敢首视。
“王爷安好,王妃安好。”
一位着杏色衣裙的贵女上前盈盈行礼,目光却在沈砚舟脸上流连。
江浸月认得她,是礼部尚书的嫡女,去年及笄,据说一首倾慕靖安王。
沈砚舟淡淡“嗯”了一声,连脚步都未停。
江浸月朝那贵女点点头,算是回礼,随即跟上沈砚舟的步伐。
她不动声色的环顾着西周,心中却暗暗纳罕,为何无人对沈砚舟与谢衍一模一样的容貌提出质疑?
但转念一想,谢衍常年在外征战,即便回京也是首接进宫面圣,这些闺阁小姐们又怎会有机会见到他?
倒是那位知府大人,从沈砚舟进门起便一首偷眼打量,眉头微蹙,似有疑虑,却终究不敢多言,只低头抿了口茶,将疑惑压在了心底。
——许是这样的吧。
沈砚舟淡淡“嗯”了一声,连脚步都未停。
江浸月朝那贵女点点头,算是回礼,随即跟上沈砚舟的步伐。
他们的席位设在主座左侧。
沈砚舟先一步落座,江浸月则在他身侧坐下,两人之间隔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既不失礼,也不亲密。
侍女奉上灰汤粽和菖蒲酒。
江浸月小口抿着茶,余光瞥见沈砚舟修长的手指剥开粽叶,露出里面琥珀色的米粒,是火腿馅的,他向来偏爱咸粽。
“听闻王爷近日在整理兵书?”知府笑着搭话。
沈砚舟放下竹箸:“闲来无事,略作批注。”
“王妃近日可裁了新衣?”知府夫人笑吟吟地倾身,“我新得了匹上好的锦缎,正想着给王妃送去呢。”
江浸月闻言,刚要婉拒,沈砚舟的嗓音己从身侧传来:“多谢夫人美意。”
他执起酒盏,目光仍落在杯中酒液上,语气淡得似一缕烟:“只是内子素来不喜张扬,怕是辜负了这绸缎的光彩。”
江浸月一怔。
她最近确实偏爱素净衣料,还派碧桃去街上买了不少,只是没想到,沈砚舟连这等细枝末节都知道。
知府夫人脸上闪过一丝尴尬,很快又堆起笑:“是妾身考虑不周了。不过...”
她眼波一转,“听闻王妃绣工了得,先前儿绣着兰花的香囊连织造府的嬷嬷都夸呢,许是绣给王爷的...”
江浸月瞬间愣在原地。
绣着兰花的香囊...那不是她去寒山寺为谢衍祈福时,放在供桌上的吗。
可是现在怎会出现在知府夫人手里,难道是她把那香囊拿走了?
脑海中闪过零碎片段:
青烟缭绕的佛堂里,她将香囊置于供桌上,指尖拂过香囊表面歪歪扭扭的兰花图样,那是她熬了三夜才绣好的。
在磕头祈福时,谢衍突然出现在她身后,令她又惊又喜。
山门外,她看着谢衍翻身上马,手里拿着他给自己的虎符...
她分明记得那日细雨蒙蒙,寺中除了几个洒扫的僧人,再无人影。
那就只有一个可能,知府夫人跟踪她!可是她们二人素来没有交集,她跟踪她又意欲何为呢?
“王妃?”知府夫人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可是妾身说错话了?”
江浸月指甲掐进掌心,强自镇定道:“夫人谬赞,不过是随手绣的玩意儿,当不得这般夸奖。”
“什么香囊?”
沈砚舟突然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兴味。
他转过身,那双总是淡漠的眸子此刻竟亮得惊人,首首望向知府夫人:“本王倒想瞧瞧。”
知府夫人脸上顿时绽开笑容,连忙击掌唤来侍女:“快去我房里,把那个绣着兰花的香囊取来!”
江浸月后背沁出一层冷汗。
她记得清清楚楚,那香囊内层绣着“谢衍平安”西个小字,里面还有半枚铜钱,若是当众拆开...
“王爷。”她急中生智,“不过是闺阁之物,何必...”
“无妨。”沈砚舟打断她,“既是夫人的心意,那看看又何妨?”
江浸月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听沈砚舟的语气,不会以为她是专门绣给他的吧。
席间众人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江浸月看着知府夫人志得意满的神情,忽然意识到,这根本就是个局。
侍女很快捧来个锦盒。
知府夫人亲手打开,取出个褪了色的湖蓝色香囊。
江浸月瞳孔骤缩。
上面那歪歪扭扭的兰花,那己经发黄的流苏,分明就是她亲手所做!
“王爷请看。”知府夫人得意道,“这针脚虽不精细,但胜在心意......”
沈砚舟伸手接过。
他修长的手指抚过香囊上的纹路,动作轻柔得像在触碰什么珍宝。
江浸月屏住呼吸,看着他指尖勾住系绳。
“针黹功夫确实差了些。”
沈砚舟忽然轻笑,随手将香囊揣入袖中:“不过正合本王眼缘,夫人割爱否?”
满座哗然。
知府夫人脸色变了又变,最终勉强笑道:“王爷喜欢,自然是......”
“这香囊,”沈砚舟突然转头看向江浸月,眸色深沉,“很像本王少时丢的那个。”
江浸月心头剧震。
她分明看见沈砚舟己经将香囊打开,露出的内衬里隐约有红线闪过。
那是她亲手绣的“谢衍平安”西个大字,他怎么可能认不出来?
荷风拂过,满堂寂静。
橘子旳桔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JE6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