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夏末,东莞的太阳把柏油路晒得发软。李秋月攥着老乡给的地址,跟着人流挤进兴达制衣厂的铁门。厂区里晾满花花绿绿的布料,在风里哗啦作响,像一片彩色的海。
"新来的都站这边!"一个烫着泡面头的女人扯着嗓子喊。她胸前挂着"线长"的工牌,指甲涂得鲜红,在人群里来回打量。秋月低头看自己洗得发白的的确良衬衫,突然觉得手心冒汗。
"你,左手怎么回事?"泡面头女人突然站在秋月面前,指甲差点戳到她虎口的疤痕。秋月本能地缩了缩手,那道被村长家的狗咬伤的疤,在闷热的天气里泛着微红。
"破相货也敢来应聘?我们这是做童装的!"女人提高声音,周围几个女工投来好奇的目光。秋月喉咙发紧,想起离家前奶奶说的话:"到了外头,别跟人起冲突。"她咬着嘴唇小声说:"我能干活,锁边、绣花都会。"
"会干活?"女人冷笑一声,"先试试再说。锁边车间在三楼,今天必须完成三百件!完不成扣工资!"说完把工牌和工服往她怀里一塞,转身又去招呼其他人。
锁边车间里,机器轰鸣声震得人耳膜发疼。秋月找到自己的工位,面前的锁边机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邻座的女工抬头看了她一眼,又低头继续干活。秋月学着旁边人的样子,把裁好的布料往机器上送。锋利的刀片划过布料的声音刺得她心慌,虎口的疤痕碰到冰冷的金属,隐隐作痛。
"快点!磨磨蹭蹭的!"线长突然在身后大喊,吓得秋月手一抖,针尖扎进了食指。血珠渗出来,滴在浅蓝色的童装上。她慌忙用袖口去擦,却听见线长尖叫:"你干什么!弄脏的布料都得赔!"
整个车间突然安静下来。秋月手足无措地站着,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这时,斜对面工位的女工站了起来。她留着齐耳短发,皮肤黝黑,操着河南口音说:"李姐,新来的不懂规矩,我帮她做几件。"
线长瞪了秋月一眼,嘟囔着走开了。短发女工走过来,从口袋里掏出一片创可贴:"贴上吧。我叫王芳,河南来的。我弟小时候被煤炉烫过,也留了疤。"
秋月接过创可贴,心里一暖:"谢谢芳姐。我叫秋月,从云南来的。"
"云南?听说那边风景可好了!"王芳帮她调试锁边机,"不过在这儿,再好的风景也比不上多挣点钱。你看这工资条——"她举起自己的工资单,"基本工资两百,计件提成看手速。上个月我挣了三百五,寄回家两百,自己留一百五。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边陲岁月女子的人生长歌》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秋月低头看自己的工资条,暂住证工本费扣了45元。想起奶奶变卖银饰凑的路费,她攥紧了拳头。王芳像是看出她的心思,小声说:"别心疼那钱,没暂住证被查到,要被遣送回老家的。我刚来的时候,连被子都被收走了。"
午休时间,女工们挤在狭小的更衣室里。有人从家里带了咸菜,有人泡着方便面。秋月从帆布包里掏出奶奶给的竹筒饭,米饭里混着腌肉和香茅草的香气,立刻吸引了周围人的目光。
"这是什么?闻着真香!"一个西川口音的女孩凑过来。
"傣味竹筒饭。"秋月笑着分给大家,"我奶奶做的。"
女工们七嘴八舌地聊起来。有人说家里的孩子,有人抱怨线长苛刻,有人憧憬着攒够钱开个小店。秋月听着她们的故事,想起出发前阿花说的"遇到变态就捅",忍不住笑了。这里虽然辛苦,但至少不用看村长的脸色,不用听村里人的闲言碎语。
下午开工前,秋月在卫生间用傣族草药膏涂抹虎口。镜子里的自己晒黑了不少,眼神却比在家乡时坚定。她想起奶奶绣在帕子上的话:"日子再难,也要像绣线一样,一针一线走下去。"
回到工位时,王芳正在帮她赶工。秋月赶紧接过布料:"芳姐,我自己来。"
"别急,慢慢练。"王芳指着她的虎口,"你这疤虽然不好看,说不定以后能派上用场。我看你绣工不错,等熟悉了流程,找机会调到样品间试试?"
秋月心里一动。她想起出发前在绣帕上缝的工厂烟囱,想起奶奶说的"手艺不会骗人"。锁边机的轰鸣声再次响起,她深吸一口气,把布料平稳地送入机器。这一次,针尖没有再扎到手指。
夜幕降临时,秋月数着堆成小山的童装,手指又酸又麻。工牌上的电子钟显示晚上八点,比规定下班时间晚了两小时。她揉着发疼的手腕,跟着人群走出车间。厂区外的路灯亮起来,照亮了墙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
回宿舍的路上,王芳递给她一个塑料袋:"拿着,我多打了一份菜。明天我教你怎么提高手速,别被线长抓住把柄。"
秋月看着塑料袋里的炒青菜,突然觉得鼻子发酸。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这些带着体温的善意,像黑暗里的萤火虫,一点点照亮她前行的路。她知道,从攥着焊工证离开竹溪村的那一刻起,自己的人生就像锁边机下的布料,被时代的巨轮推着,走向未知却充满希望的远方。
(http://www.220book.com/book/JIA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