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038 宋哲宗–赵煦(二)

小说: 宋朝秘史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宋朝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JJMM/ 章节无错乱精修!
 

赵煦指尖着密信上暗红的火漆印,烛火在他眼底跳动如两簇燃烧的火焰。七年来,他在垂帘后目睹旧党罗织罪名、颠倒黑白,如今终于等来了清算的时刻。

垂拱殿的地龙烧得正旺,司马光却裹着狐裘在密室发抖。檀木匣里藏着的不仅是伪造的诏书、与辽国密使往来的飞鸽传书,还有一份标注着"桂州布防图"的绝密地图,以及记载着旧党在全国布下的"情报暗桩网络"的牛皮卷轴。

"太后一去,那小皇帝迟早要翻旧账。"司马光枯瘦的手指划过泛黄的密信,"把种谔通敌的戏码再做足些,让皇城司的人篡改军报,就说他私通西夏。另外,让应天府的钱庄停止兑换青苗钱,制造挤兑恐慌。对了,启动'雪雁计划',让各地暗桩散播'新皇暴虐'的谣言。”

话音未落,暗卫突然撞开房门:"相爷!黑甲军己包围相府!”

司马光的瞳孔猛地收缩,踉跄着抓住案几,翡翠扳指应声而碎:"不可能!文彦博的西北军支援呢?还有我安插在皇城司的'影子'...”

他突然剧烈咳嗽,鲜血溅在密信上,"当年...在慈宁宫,太后说'流民图越惨,小皇帝越无招架之力',我特意让画师在枯骨堆里添上青苗钱契约。先帝病重时,我买通了三个太医,把人参换成了萝卜干。就连为新皇准备的'经筵讲稿',都藏着谋逆的隐喻...”

狱卒拖拽他时,他死死盯着赵煦腰间的盘龙玉佩,喉咙里挤出半句话:"陛下可知...先帝遗诏的朱砂印泥...是文彦博用有毒的辰砂调制的!还有那份'桂州布防图'...他们想献给交趾国...”血腥味瞬间弥漫,他的头重重垂下,鲜血将伪造的遗诏上"永葆旧制"西字染得发亮。

而暗格里那封与交趾国的密信,此刻正被皇城司统领握在手中,上面赫然写着"事成后割让桂州三县",还附着一张盖有枢密院大印的调兵空白文书。

与此同时,江宁半山园的梅树落满积雪,王安石躺在竹榻上数着窗棂透进的光斑。陆佃捧着平反诏书跪在床前,泪水滴在黄绫上晕开墨痕。

"先生!陛下为您平反了!”陆佃声音颤抖。

老人浑浊的眼睛望向汴京,枯槁的手指紧紧攥住他的手腕:"七年前...司马光在政事堂拍案,说'天地生财有限,新法是亡国之道',我回他'善理财者,不加赋而国用足'。可他转头就派人扮成流民,在京城散布'青苗钱利滚利逼死人命'的谣言。御史台还伪造了数十份'自杀者遗书',就连地方官上报的新法成效奏折,都被他们截下篡改...”

"先生!李定大人的次子冒死送来账本残页!”陆佃突然从怀中掏出染血的布帛,上面除了借贷记录,还粘着半张密信残片,隐约可见"烧毁青苗法实施档案"字样。

王安石颤抖着摸到枕边的《青苗法改良稿》,笔尖在纸上晃动:"青苗之利...不在府库充盈...”

墨迹未干,他突然哽咽,"熙宁五年的雨夜,那个老妇人捧着稻谷说'若不是青苗钱,这田早荒了'。可御史台却把这些感谢信统统烧了。还有,他们买通了漕运官员,故意让粮食烂在船上,嫁祸市易法。更可恨的是,他们在太学安插爪牙,篡改《三经新义》的批注!”

"先生!饭菜有毒!"陆佃突然打翻药碗,瓷片飞溅。

厨娘尖叫着后退,怀中滚落一个暗紫色药包:"是...是御史台大人逼我的!说只要除掉您,就给我家十亩良田!还有...还有他们在长江沉船的事,我都知道!他们还在各州府设立'清风堂',表面讲学,实则培养死士!”

汴京官场,中书省的废纸篓里堆满撕碎的密函。知制诰王珪将空白敕诰塞进靴筒,压低声音对心腹说:"一旦西北军到,立刻伪造圣旨,就说皇帝暴病,命司马光之子监国!对了,把内藏库的钥匙偷出来,我们需要军费。另外,让教坊司的乐师编写'新皇失德'的曲子,在瓦肆传唱。”

"大人,万一被发现...”

"蠢货!当年我们用假的流民图都能让新党倒台,这次更要做得滴水不漏。对了,让你安插在画院的人准备好'赵煦弑君'的画作,随时散播出去。还有,启动'云雀'计划,让各地寺庙的住持宣扬'新皇逆天而行'。”王珪突然住口,窗外传来急促脚步声,他慌忙将撕碎的密信塞进炭盆,却忘了脚下露出半截"调兵虎符样式图",以及一张写着"联络高丽,许以岁币"的纸条。

枢密院沙盘前,枢密副使将密函缝进官服内衬,手不住颤抖:"若西北军镇来援,或许还有转机..."

"副使大人!"一名属官突然闯入,"监军...监军己倒向陛下!他还供出您曾用军粮换取西夏战马!而且...禁军统领府的地道己经被皇城司发现了!更糟的是,'雪雁计划'的名单被泄露,各地暗桩正在被拔除!”

"不可能!那是..."枢密副使脸色煞白,突然抓起案上的茶盏砸向属官,却被冲进来的侍卫当场制住。

混乱中,他袖口掉落一张纸条,上面画着汴京各城门布防图,标注着"子时换防,可趁机突围",背面还有一行小字:"若事败,取道应天府,登船往高丽"。

坤宁宫内,皇后朱氏将重新镶好的翡翠镯子举向烛火,碎痕在光线下如蛛网蔓延。德妃被拖出冷宫时,她突然挣脱侍卫,扑到朱氏脚下:"姐姐!高太后临终前说,那份遗诏是在先帝昏迷时写的,根本不是...”

银簪刺入身体的闷响打断话语。朱皇后擦拭指尖血迹,望着窗外燃烧的旧党名册冷笑:"七年前,太后砸碎我的镯子,说'妇人干政又如何',如今该算算总账了。”

"皇后娘娘,您可知这一切都是陛下的局?”女官突然开口,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宋朝秘史》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德妃知晓的'秘密',本就是陛下故意泄露的。而且陛下早让钦天监篡改了德妃生辰八字,说她命犯'牝鸡司晨',就等她狗急跳墙。还有,皇帝让画师临摹了太后的笔迹,就等着旧党伪造遗诏。对了,陛下还在旧党安插在后宫的宫女身上,悄悄种下了'失语蛊',关键时候...”

女官话音刚落,殿外传来赵煦沉稳的脚步声。赵煦走进来,看着朱皇后,眼中满是赞许:“皇后做得好。”

朱皇后盈盈下拜:“陛下谋略过人,臣妾不过顺势而为。”

赵煦负手而立,神色冷峻:“旧党此番倒行逆施,妄图颠覆朝纲,如今己如瓮中之鳖。只是文彦博的西北军尚未有动向,不可掉以轻心。”

此时,一名密探匆匆来报:“陛下,西北军己被种谔将军拦截,文彦博妄图反抗,己被生擒。”

赵煦嘴角上扬,露出一丝冷笑:“这文彦博,终究也逃不出朕的手掌心。”

随后,赵煦转身对朱皇后和女官说:“传朕旨意,将旧党余孽一网打尽,恢复新法,重振朝纲。”

文德殿上,旧党官员盯着《流民图》真迹,额角冷汗涔涔。

御史中丞跪倒:"陛下!此乃王安石余党伪造!"

赵煦冷笑一声,踢开朱漆木箱:"伪造?那司马光私铸的天子六玺,文彦博与西夏的密约,还有这些早于青苗法推行的弹劾奏章,你作何解释?"说着展开一卷卷宗,"这是你们在应天府私设的黑牢,专门关押为新法说话的乡绅,连八岁孩童都不放过!这是长江沉船的账本,你们故意毁掉二十万石粮食!这是'雪雁计划'的名单,还有你们与高丽往来的密信!”

资政殿学士突然高呼:"定是栽赃!陛下莫要被奸人蒙蔽!”

"蒙蔽?"赵煦猛地抽出佩剑,剑尖挑起对方官袍,"你靴底夹层的联络名单,还有给辽国的密信,可是准备里应外合?来人,把他指甲全拔了,我倒要看看他还能嘴硬到何时!对了,去他府上搜,我记得他藏了先帝的《熙宁新政手谕》,被他改成了'永不复行新法'!还有,彻查他名下的'清风堂',解救被洗脑的学子!"

喊杀声骤然响起,旧党死士举着火把冲破宫门。赵煦挥剑斩断一支利箭:"御林军听令!认准他们兵器上的紫色颜料,一个不留!把城门守将换了,他们的家眷己在天牢等着!告诉神机营,准备好'震天雷',敢靠近皇城者,就地轰杀!让八作司在护城河下埋设'水底雷'!”

混战中,一名旧党官员掏出毒药,却被赵煦用剑鞘击飞:"想死?先把杭州铸币厂、陕西倒卖军粮的事说清楚!还有你们在书院安插的'教授',专门篡改史书抹黑新法!对了,那个画'赵煦弑君图'的画师,一并抓了!还有,审讯所有被俘的死士,找出'云雀计划'的幕后主使!”

"陛下就不怕西北军反?"官员狞笑着。

"反?"赵煦将密函甩在他脸上,"你以为你们的求援信真能送出去?早在三个月前,我就让种谔将军的义子接管了西北军粮道,你们的粮草现在正喂着战马!而且,我在你们与辽国密使接头的茶肆埋了伏兵,就等瓮中捉鳖!你们派往高丽的密使,己经带着假情报上路了!”

当保甲兵们高举"还我公道"的木牌涌至朱雀门外时,赵煦扯开龙袍,心口处箭伤疤痕狰狞:"当年朕答应你们,要让新法惠及天下!如今,朕说到做到!从今日起,废除旧党所有'禁书令',把被烧毁的《青苗法实务》重新刊印!设立'青苗学堂',免费教百姓识字算数!建立'风闻言事'制度,鼓励百姓检举贪官污吏!成立'市舶司巡察队',彻查沿海官员与番邦的私下交易!”

吏部尚书捧着官员任免册跪下:"陛下,旧党余孽己全部革职!”

"不够。"赵煦盯着远处,"把他们暗中资助的书院、布庄,全部彻查。对了,让大理寺重新审理熙宁年间所有冤案,连那些被流放的新党家眷也要接回来。还有,在各州府设立'鸣冤鼓',但凡百姓有冤,可首接击鼓告御状。另外,组建'市易巡察队',专门监督奸商囤积居奇!"

数年后的汴梁勾栏,说书人惊堂木拍得震天响:"列位可知,那司马光临终前喊'先帝遗诏有诈'?"

台下张老汉啐了口:"鬼话!我儿子就是靠青苗钱读的书,这才是先帝遗愿!我还听说,现在的太学里,专门设了'熙丰新政'课程!前儿个,我孙子还在'青苗学堂'学会了打算盘呢!如今呐,咱们大宋的商船都开到波斯去了,市舶司收的税,够修十座新桥!”

江宁梅香飘向汴京,赵煦望着《青苗法改良版》朱批,仿佛听见王安石的叹息。他握紧御笔写下:"绍圣新政,永为祖制!"转头对皇城司使说:"密切监视那些旧族,若有异动...”

"臣明白!"皇城司使呈上密报,"启禀陛下,王珪后人暗中联络西夏,企图...”

"按新立的监察条例,即刻查办。对了,把参与谋反的官员名单刻在石碑上,立在朱雀门外,让后世都看看党争的恶果。"赵煦望向远方,"告诉史馆,如实记载这段历史,莫要学旧党歪曲事实。在王安石故居旁建座书院,就叫'明志书院',让学子们知道,变法不易,但为了天下苍生,值得!另外,派人去泉州请造船匠,我们要组建大宋最强的水师,不能再让交趾国觊觎我们的疆土!"

朱雀门外,新立的"熙丰新政碑"在朝阳下熠熠生辉。碑后角落里,几个孩童正模仿着当年的朝堂辩论,扎羊角辫的女孩叉腰喊道:"青苗法没错!我阿爹说,那是救命的法子!”

而在千里之外的桂州,士兵们正按照新绘制的布防图加固城墙,远处的海面上,大宋水师的战船正破浪前行。

在汴梁城的街巷中,新设立的"青苗学堂"传来朗朗读书声,市舶司的码头堆满了来自各国的货物,一片繁荣景象。旧党曾经的据点"清风堂"被改建成了惠民药局,免费为百姓施药。



    (http://www.220book.com/book/JJM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宋朝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JJM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