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037 宋哲宗–赵煦(一)

小说: 宋朝秘史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宋朝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JJMM/ 章节无错乱精修!
 

熙宁十年隆冬,垂拱殿内十二名宫娥托着九丈白绫自丹陛漫卷而下,将御座与群臣隔开。

高太后身着暗纹翟衣穿过珠帘,翡翠扳指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先帝骤崩,皇帝年幼,哀家暂摄国事。”她话音未落,司马光己从老臣队列中颤巍巍走出,展开一卷《流民图》,画中饿殍遍野的景象刺得赵煦瞳孔骤缩。

赵煦猛地攥紧龙椅扶手:"这图上的麦穗还是熙宁元年的样式,连田垄走向都与八年前无异,太后与司马相公当朕目盲?”

高太后的珍珠步摇随动作轻晃,凤目闪过寒光:"皇帝读了几本《三经新义》,就敢质疑满朝肱骨?当年先帝推行青苗法,秋收时可曾见这遍地饥民?韩琦老大人,您当年在陕西赈灾,可还记得百姓易子而食的惨状?”

白发苍苍的韩琦颤声跪倒:"老臣不敢忘!熙宁三年大旱,臣亲眼见母亲为换半斗米,将亲生骨肉推入黄河...这等人间惨剧,皆是新法祸乱所致!”

御史中丞随即出列,高举弹劾奏章:“启禀太后,新党官员李定在地方强征暴敛,据百姓联名状所言,他竟将青苗利息抬至五分!”

赵煦怒目而视:“空口无凭,拿证据来!若无实证,便是血口喷人!"

司马光突然剧烈咳嗽,手帕上洇出斑斑血迹:"老臣纵死...也要为陛下谏言!王安石推行市易法,致使商贾破产,汴京米价暴涨三倍,这难道不是事实?"他转向群臣,老泪纵横,"诸位同僚,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大宋江山毁于奸党之手?”

三日前的慈宁宫,鎏金屏风映得满室昏红。司马光佝偻着背展开《流民图》,枯瘦的手指反复画面:“太后,只需在落款处添上'熙宁九年',再让画工补上几处蝗灾痕迹...这旧图便能成铁证。”他从袖中掏出半块西夏腰牌,"这是边境细作送来的,正好坐实王安石'通敌谋反'。”

高太后用银簪挑起灯芯,火光将她眼底的阴鸷照得透亮:"御史台那边,吕嘉问肯做伪证?他毕竟是新党出身。”

司马光冷笑:"他父亲吕诲当年弹劾王安石时暴毙,这仇,他能不报?臣己许诺,事成后让他官复原职。”说罢取出一封密信,"开封府尹己被收买,李定插翅难逃。另外,臣己安排人在江宁散播'王安石豢养死士'的流言,只需三日,便能让百姓人心惶惶。”

此时的江宁半山园,王安石正就着油灯修改《青苗法改良稿》。墨迹在宣纸上晕开,宛如未干的泪痕。"先生,京城传来消息,旧党要对您动手了。"门生陆佃匆匆而入,手中的密信被汗水浸湿。

王安石搁下笔,望着墙上先帝御赐的"愿为苍生"匾额,长叹道:"意料之中。当年推行保甲法,司马光说'惊扰乡里';实施市易法,他又斥为'与民争利'...这些人啊,从未真正懂新法。"

他打开书柜深处的檀木盒,里面藏着各地百姓寄来的感谢信,"你看,河北老农靠青苗法开垦荒地,来信说'今岁谷满仓,小儿得饱食';两浙商人借市易法盘活生意,附诗'新法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这些才是新法的真面貌。"

正说着,远处传来骚乱声,原来是旧党雇的泼皮在园外叫骂:"王安石,国贼!还我血汗钱!”

陆佃攥紧拳头:"先生,让我带人驱走这些宵小!”

王安石摆摆手:"不必。他们越是跳脚,越说明我们触到了旧贵族的痛处。"

当夜,司马光在相府密室召见旧党骨干。墙角堆着成箱的空白公文,师爷正在往"青苗法借贷记录"上篡改数字。"把利息改成三分,再按手印的地方洒些羊血,"司马光用拐杖敲打着账本,"明日早朝,就让这些'血手印'铺满文德殿!”

忽有暗卫来报,新党官员李定准备联合十八路转运使上书。尚书左丞阴恻恻一笑:"学生己安排人手,在李定奏章必经之路设伏。另外,己买通李定府上的厨子,在他饮食里下慢性毒药。”

司马光满意点头:"做得好。李定一死,新党便群龙无首。对了,种谔那边进展如何?”

枢密使文彦博从袖中掏出伪造的信件:"这封'通敌密信'己送到皇帝案头,种谔见了儿子的笔迹,定会投鼠忌器。”

与此同时,王安石在书房收到李定的密信。信中详述旧党伪造证据的阴谋,末尾写道:"学生愿以死明志,护新法周全。”

王安石攥着信纸的手青筋暴起,对陆佃道:"立刻修书给陛下,将青苗法在各地的真实成效,连同历年账本一并呈上去。再附上这封《流民图》真迹——这是熙宁元年大旱时,我亲自绘制督促赈灾的图,上面还有先帝御批。"

他顿了顿,声音哽咽:"告诉陛下,真正该被钉在耻辱柱上的,是颠倒黑白之人。若局势危急,让各地新党官员组织百姓自保,新法若亡,苍生何依?"

开封城郊的破庙里,李定正与下属们围着火堆商议。"司马老儿这是要把我们赶尽杀绝!”一名官员拍案而起。

李定盯着跳动的火苗,声音低沉:"介甫先生说,让我们按兵不动...可如今他们连妇孺都不放过!”

话音未落,庙门被踹开,十几个蒙面人举刀冲了进来。李定奋力抵抗,大喊:"保护账本!”

混战中,李定的贴身书童冒死冲出重围,怀里紧紧抱着《青苗法实施成效实录》和王安石的密信。然而,书童在奔往皇宫途中,被旧党眼线发现。

"站住!干什么的?"暗卫拦住去路。

书童将密信塞进鞋底,强作镇定:"给...给宫里送菜的。"

暗卫一把扯开他的包裹,见是账本,狞笑:"果然是李定的狗腿子!"

书童突然扑向悬崖,高呼:"介甫先生,学生尽力了!"

次日早朝,当赵煦反驳《流民图》是旧物时,司马光举起"血手印"账本:"陛下请看!这是青苗法盘剥百姓的铁证!”

赵煦翻开账本,瞳孔骤缩:"借贷日期竟在青苗法推行前?司马相公,这如何解释?"

司马光脸色一变,随即老泪纵横:"定是奸党篡改!老臣一片忠心,日月可鉴啊!”他突然瞥见赵煦腰间玉佩,灵光一闪:"陛下腰间玉佩,可是王安石所赠?他赠玉于陛下,莫不是妄图结党营私?”

退朝后,司马光首奔枢密院,将伪造的"种谔通敌密信"拍在案上:"种将军,令郎在秦州私铸兵器,你作何解释?”

种谔怒目圆睁:"司马君实!这信上的字迹...分明是伪造!”

文彦博冷笑:"种将军,事到如今还想狡辩?”

种谔握紧剑柄,却在想到儿子安危时泄了气,踉跄着跌坐在地。

此时,王安石在江宁接到噩耗,李定全家遇害。陆佃红着眼眶:"先生,李大人临终前托人带话,'青苗法账本...藏在...'话未说完便咽了气。”

王安石剧烈咳嗽,指缝间渗出鲜血:"不用找了...把《字说》书稿拿来。”

他颤抖着在扉页写下:"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写完将笔一掷,望向北方:"陛下,老臣恐怕等不到新法重见天日了...还记得当年您说'愿做变法后盾',如今...切莫辜负先帝遗志啊...”

汴梁街头,说书人惊堂木一拍:"列位看官!听说了吗?新党要把咱们闺女都送去辽国和亲!”

人群中,几个蒙面人悄悄散发传单,上面画着王安石头戴胡帽、与辽人举杯的丑化画像。

卖炊饼的张老汉捡起传单,呸了一声:"放屁!我去年贷青苗钱盖新房,日子刚见好,这帮人就血口喷人!”

话音未落,几个衙役冲过来踹翻他的摊子:"妖言惑众,带走!”

旁边书生愤而拍桌:"王安石推行市易法,平抑物价,惠及百姓,你们如此颠倒黑白,良心何在?”

便衣侍卫立刻上前:"抓起来!竟敢为奸党说话!”

应天府漕运码头,商船老板王富海被逼着在"自愿服徭役"文书上按手印。"王老板,您要是不签...”衙役晃了晃手中铁链,指向岸边苦力,"看见那个瘸子没?上个月他拒服徭役,腿就是这么断的。”

王富海颤抖着按下手印,身后货船上,西夏商人领头的冷笑:"多亏司马大人的免役法,这生意做得真是痛快!以往通关要查三天,现在给点银子,连货物都不看!”

角落里,被遣散的保甲兵王二握紧拳头:"兄弟们,他们发国难财,咱们拼了!”

高太后在坤宁宫召见皇后朱氏,盯着她腕上的翡翠镯子:"这是先帝亲赐?倒和哀家的扳指般配。听说你父亲暗中资助新党?”

皇后脸色煞白:"太后明察!家父一向奉公守法!"

高太后甩开她的手:"德妃亲眼看见他与吕惠卿密会!来人,把皇后的翡翠镯子砸碎!"随着清脆的碎裂声,高太后在皇后耳边低语:"三日后,哀家会让你亲眼看着父亲被流放。你若想救他,就去劝皇帝放弃新法。”

德妃在旁假惺惺落泪:"姐姐何必执迷不悟?顺应太后旨意,方是正道。”

皇后突然冷笑:"你们以为这样就能一手遮天?皇帝早晚会看清你们的真面目!”

高太后眼神一凛:"拖下去!禁足坤宁宫,没有哀家旨意,不许踏出半步!"

察觉赵煦研读《三经新义》,司马光在国子监安插眼线。"凡是敢说新法好的,都记下来。"他对心腹吩咐,"就说他们是被妖人蛊惑。

当太学生李岩在课堂上为青苗法辩护时:"青苗法贷粮于民,助百姓度过灾年,何错之有?”

旧党教授拍案而起:"荒谬!这是盘剥百姓的恶政!来人,把这妖言惑众的逆徒抓起来!”

李岩被拖出教室时,仍高呼:"司马光是国贼!王安石是救民于水火的青天!”

狱卒举着烙铁逼近:"说!谁是你的同党?是不是王安石指使的?”

李岩一口血水:"你们可以杀了我,但杀不掉新法!杀不掉天下百姓的期盼!"

保甲法废除后,西北边境,被遣散的保甲兵王二饿得头晕眼花。"兄弟们,与其饿死,不如反了!"他振臂一呼。

有人犹豫:"可是...这是造反啊!"

王二红着眼眶:"咱们为大宋守了十年边境,现在连饭都吃不上!皇帝被奸臣蒙蔽,咱们就去汴京,找陛下讨个公道!"

消息传到汴京,司马光在朝堂上痛心疾首:"看看!这就是保甲法养出的乱民!"

赵煦握紧拳头:"这些人曾是保卫国土的勇士,如今沦落至此,是谁之过?"

高太后轻咳一声:"皇帝还是太心软了。皇城司听令,凡参与叛乱者,格杀勿论!其家属皆充军岭南!"

垂帘第七年,高太后病入膏肓。她抓着司马光的手,气若游丝:"皇帝...太倔强,那道密诏...可安排妥当了?”

司马光老泪纵横:"太后放心,老臣己命人在皇城司、禁军安插亲信。若皇帝复行新法,就昭告天下,他非先帝亲生!”

高太后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好...好...哀家去后,全靠你了..."突然她剧烈咳嗽,抓住司马光的手腕:"还有...王安石的余党...务必斩草除根..."话未说完,珍珠步摇坠地,摔得粉碎。

赵煦跪在太后灵前,握紧袖中密信,那是卖炊饼老汉冒死送来的,上面赫然是司马光与辽国勾结的证据。"司马相公,"他望着灵柩冷笑,"你说朕非先帝亲生?那这通敌叛国的证据,又该作何解释?”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推荐阅读《宋朝秘史》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JJM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宋朝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JJM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