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元年腊月廿三,完颜宗望帐内,牛皮地图上汴梁标记被朱笔圈住,如同一道催命符。
黄河岸边的渔村里,瞎眼的刘婆婆虽看不见,却能凭借敏锐的听觉感知北方的异动。她摸索着往灶膛里添柴,浑浊的眼珠转向北方,对儿子二柱说道:"把咱家腌的腊肉取出来,给宗泽将军的人马送去。"
少年二柱抹了把眼泪,转身时,却见母亲正将陪嫁多年的银簪子投入熔炉,熔成尖锐的箭头。
此时,邻村的货郎披着夜色匆匆赶路,扁担两头的木箱看似装满货物,实则藏着用灶灰书写的军情密报,每一个字都关乎着宋军防线的安危。
应天书院内,枯井中浓烟翻涌,那是危险逼近的信号。城外十里的破庙中,七十二位老秀才不顾年迈体弱,正用朱砂在黄表纸上按血印。为首的老学究咳着血痰,颤抖着写下:"愿以残躯护山河"。
然而,突然庙门被撞开,几个家丁举着蔡京府的火牌闯进来,嚣张地喊道:"每家摊派二十石军粮,限三日交齐!"
角落里,寡妇周娘子抱紧年幼的女儿,眼中满是绝望,默默解下系在腰间的草绳,那是她为绝境准备的退路。
而庙外的山路上,一群猎户背着自制的弓箭,埋伏在暗处,他们早己盯上了运送军粮的金兵队伍,准备随时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汴梁宣德门前,太学生们的请愿声浪震天。卖炊饼的赵大憨穿梭在人群中,把热腾腾的炊饼塞进学子怀里,他身后,卖糖葫芦的王老汉悄悄解开钱袋,将积蓄拿出:"拿着,这是俺孙子娶媳妇的钱!"
就在这时,几个皇城司番子如狼似虎地冲出来抓人,柳三变正在说书,醒木"啪"地碎在地上,他被拖走时还在高喊:"李纲将军在黄河摆火牛阵,牛角绑的都是百姓捐的犁头!”
不远处的绸缎庄里,老板娘果断地将细软换成铜钱,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支援抗金义军,保卫家园。
黄河渡口,厮杀声震耳欲聋。瘸腿老艄公王贵驾驶着渡船来回穿梭,运送着抗金的勇士。他望着对岸城头,李佑夫人扯开衣襟,露出满身炸药的身影,心中一紧。
突然,他调转船头,对着儿子狗子大喊:"点火!"
燃烧的渔船如离弦之箭冲向金兵船队,瞬间,水下传来闷响,那是他三天前埋下的水雷,用的是渔民们凑来的硫磺硝石。
而在河岸的芦苇丛中,一群妇女正将收集来的桐油装进陶罐,她们知道,这些燃烧弹或许能在关键时刻给予敌人重创。
深夜的醉杏楼,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正在上演。李师师与皇城司番子激烈搏斗,后厨帮厨的小翠看到这一幕,想起哥哥被皇城司带走时的惨叫,怒火中烧,举着菜刀冲出来,刀锋狠狠劈向番子的咽喉。
混战中,梁师成派来的杀手甩出淬毒暗器,千钧一发之际,老琴师挺身而出,用身体挡住暗器,琴弦崩断的刹那,他用尽最后力气喊出:"去...找...李纲...”
与此同时,醉杏楼的杂役趁着混乱,将重要情报藏进运送泔水的木桶底部,准备寻机传递出去。
钦天监观星台,小太监将密报塞进郑皇后袖口的当夜,城南贫民窟的乞丐们自发组墙。当皇城司来搜查冷宫时,老乞丐举着破碗高喊:"皇后娘娘是好人!”
火把照亮他们脸上的伤疤,那是三年前为救受灾百姓,被蔡京家丁毒打留下的印记。而在贫民窟的地洞里,一群少年正围在一起,认真学着辨认军用地图,他们渴望有朝一日能为抗金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完颜宗望的铁骑踏过开封城郊,当金兵打开伪装的"火药库"时,几个金兵突然被绊倒。他们低头一看,竟是满地的铁链和铁蒺藜,那是汴梁铁匠们连夜打造的陷阱。
陈铁匠握着烧红的铁锤,对着妻儿大喊:"带着乡亲们从地道走!"转身便冲进敌阵,八棱锤挥舞间,火星西溅,照亮了夜空。
此时,城郊的农户们将自家的耕牛集中起来,按照李纲将军传授的方法,准备仿照火牛阵抗击金兵。
靖康二年正月初九,汴梁城墙在投石机的轰鸣声中坍塌。阿巧背着受伤的李砚在街巷奔逃,却见一队金兵如狼似虎地闯入后宫。
朱皇后的凤冠被扯落在地,她死死护着怀中的小公主,怒斥道:"你们这些畜生!"
金兵狞笑着扯开她的衣襟,淑妃突然扑上来阻拦,却被一刀刺穿胸膛,温热的鲜血溅在朱皇后脸上。
而在城门口,一群流民自发用桌椅、石块筑起临时防线,他们手持农具,与金兵展开殊死搏斗,只为拖延时间,让更多百姓逃生。
与此同时,宋徽宗被金兵从龙榻上拽起,他的龙袍被扯得破破烂烂,白发凌乱不堪。"朕...朕乃九五之尊..."他喃喃自语,却被金兵狠狠踹倒在地。三千后宫嫔妃和大臣们被铁链串在一起,如同牲畜般被驱赶着前行。
韦贤妃的绣鞋陷进泥雪,脚腕被铁链磨得血肉模糊,她咬着牙,强忍着泪水,不肯在敌人面前示弱。
此时,一位老宫女偷偷将皇后的信物塞进路边的砖缝,心中期盼着有朝一日能被人发现,成为复仇的线索。
应天书院废墟旁,赵大憨的尸体还保持着护井的姿势,手中紧攥着半块炊饼。
李砚看着被押解的宋徽宗,想起父亲曾教他读的《岳阳楼记》,泪水夺眶而出。
远处传来《胡笳十八拍》的残曲,那是李师师混在难民中用带血的琴弦弹奏,曲调中满是悲愤与绝望。
人群中,一个稚嫩的童声响起:"蔡京贪,王黼奸,梁贼祸国罪滔天;靖康耻,犹未雪,忠魂泣血照山河..."
而在废墟的角落里,几个孩童正模仿大人制作简易武器,他们稚嫩的脸上写满了对敌人的仇恨,准备为死去的亲人报仇。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推荐阅读《宋朝秘史》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押解队伍路过汴梁街头,百姓们怒目而视,眼中充满仇恨。老乞丐颤颤巍巍地举起破碗,里面装着讨来的最后一点粮食,递给被押解的孩童。
陈铁匠的妻子抱着年幼的儿子,看着丈夫的尸体被金兵随意丢弃在路边,她擦干眼泪,将儿子手中的玩具换成一把小刀,坚定地说:"记住,这是杀父仇人的血债。”
此时,街边的酒肆老板将烈酒装进水囊,准备送给抗金的义士们壮行,他知道,只有奋起反抗,才有希望。
夜幕降临,囚车队伍继续向北行进。宋徽宗望着天上的明月,想起昔日在艮岳园的风雅时光,不禁老泪纵横。
而在囚车的另一角,朱皇后抱着早己没了气息的小公主,在寒风中闭上了双眼,她的绝笔诗被风吹落在地:"今日草芥委尘埃,愿化厉鬼镇胡台"。
而在不远处的树林里,一群义士正悄悄跟踪囚车,他们密切关注着金兵的动向,寻找着解救同胞的机会。
当囚车抵达黄河岸边,寒风卷着碎冰拍打在众人身上。一位年老的大臣突然挣脱铁链,纵身跳入刺骨的河水中,激起的水花很快被暗流吞没。金兵们一阵哄笑,用长枪戳着其他俘虏继续前行。
朱皇后的尸体被随意扔在路边,路过的农妇悄悄解下身上的粗布,盖住了她的身体,眼中满是同情与悲愤。此刻,河对岸的村庄里,村民们点亮火把,为落水的大臣超度,祈祷他能安息。
在押解的队伍中,宋徽宗的一个小皇子发起了高烧,哭闹不止。金兵嫌他吵人,一把将孩子扔到雪地里。
一位被俘虏的宫女冒死冲过去抱起孩子,却被金兵用鞭子抽得遍体鳞伤。孩子的哭声渐渐微弱,最终在宫女怀中没了动静。
而在汴梁城中,幸存的百姓们开始自发组织起来,掩埋亲人的尸体,照顾受伤的人。
阿巧在废墟中发现了一个婴儿,孩子的襁褓上还绣着精致的花纹,显然是出自宫中绣娘之手。她毫不犹豫地将孩子抱在怀中,决定将其抚养,给这个乱世中的小生命一个家。
此时,城中的大夫们不顾危险,走街串巷为伤者治疗,药铺老板则免费提供草药,他们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远处的山岗上,一群义士聚集在一起,他们发誓要救出被俘的同胞,收复失地。为首的正是宗泽将军派来的探子,他望着北方,目光坚定:"我们不能让大宋的子民就这样任人欺凌,总有一天,我们要让金人血债血偿!”
而在山脚下的村庄里,村民们正在为义士们准备干粮和御寒衣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着抗金大业,相信只要团结一心,就一定能迎来胜利的曙光。
在金国的军营中,完颜宗望看着被押解来的众多俘虏,得意地对部下说:"南朝的皇帝、大臣、后妃,如今都成了我们的阶下囚,这大宋的江山,迟早会彻底落入我们手中!”
他的话音刚落,一名士兵匆匆来报:"将军,前方发现南朝义士的踪迹,他们似乎在集结兵力!”
完颜宗望脸色一沉,握紧了腰间的佩剑:"哼,不自量力,那就让他们知道,与大金为敌的下场!”
此时,义士们的营地中,铁匠们正在加急打造兵器,妇女们则在缝制军旗,所有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着准备。
而在遥远的江南,康王赵构听闻汴京沦陷、父兄被俘的消息后,震惊不己。他的谋士们纷纷进言,劝他登基称帝,以稳定人心。
赵构看着手中的密报,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自己即将面临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但他也明白,这或许是他掌控权力的绝佳机会。
与此同时,江南的富商们开始为抗金捐款捐物,学子们则纷纷投笔从戎,整个江南都涌动着抗金的热潮,人们渴望着有朝一日能收复失地,迎回被俘的亲人。
在被俘虏的大臣中,一些人开始暗中策划逃亡。他们趁着金兵不备,在夜晚偷偷解开铁链,试图逃离这个噩梦般的地方。然而,等待他们的是金兵的搜捕和无情的杀戮。
但即使如此,仍有人前赴后继,为了自由和尊严,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在逃亡的过程中,他们得到了一些金国境内汉族百姓的帮助,这些百姓冒着生命危险为他们提供食物和藏身之所,用行动诠释着对故土的热爱和对同胞的情谊。
在押解的途中,一位年轻的嫔妃因不堪金兵的侮辱,选择了自尽。她的尸体被挂在路边的树上,随风摇晃,成为了这场浩劫的又一个悲惨注脚。而她的死,也激起了其他俘虏心中的愤怒和反抗的决心。
此时,被俘的乐师们创作了悲壮的歌曲,在队伍中传唱,鼓舞着众人的士气,让大家在绝望中看到希望,在困境中坚守信念。
当囚车终于抵达金国的都城,宋徽宗和赵桓被带到金太宗面前。金太宗看着这两位曾经高高在上的皇帝,眼中满是轻蔑:"你们宋朝不是自诩天朝上国吗?如今怎么落得这般田地?”
宋徽宗和赵桓低着头,羞愧难当,却又无能为力。他们的命运,从此彻底改变,成为了异国他乡的囚徒,在屈辱和痛苦中度过余生。
而在金国都城的郊外,一群汉人百姓自发组织起来,远远地为这两位落难的皇帝送上一碗热汤,表达他们的同情,即便身处敌境,他们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和对故国的眷恋。
在押解的队伍中,有个叫张通的太医,偷偷藏起了一些草药。他发现许多俘虏因饥寒交迫染上重病,便趁着夜色,悄悄为患病的人诊治。
一次,他在给宋徽宗的一个妃子治病时,被金兵发现。金兵将他毒打一顿,还要将他处死。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平日里沉默寡言的老臣站了出来,用自己珍藏的玉佩贿赂金兵,才保下张通一命。
(http://www.220book.com/book/JJM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