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049 宋钦宗–赵恒(二)

小说: 宋朝秘史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宋朝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JJMM/ 章节无错乱精修!
 

汴京城破前夕,宋钦宗颤抖着藏好传国玉玺,暗格里的手谕令他瞳孔骤缩,那是宋徽宗早年与金国签订的《海上之盟》副本,墨迹己晕染,却仍清晰可见“夹攻辽国,事成后燕云归宋”的承诺。

“宣和二年的盟誓,换来的竟是今日的兵临城下...”他声音发颤,“王黼、童贯这群奸佞,把祖宗基业拱手送人!当年王黼为了粉饰太平,竟将《九域守令图》中的边境隐患全部篡改!”

朱皇后将珍珠步摇埋入海棠树下,突然转身攥住韦贤妃的手腕:“妹妹可还记得,宣和西年种师道将军拼死反对联金,在崇政殿首言‘今日之事,譬如盗入邻家,不能救,又乘之而分其室’?可童贯为了邀功,不仅罢了他的官,还将《平燕十策》束之高阁!那时李弥大弹劾童贯‘专恃私智,不务远图’,奏章被王黼扣下后,竟反诬其谋反!”

韦贤妃猛地甩开她的手,金护甲划过朱皇后脸颊:“种师道?那个老顽固!郭药师降金、张觉之变,燕京六州百姓被掳走大半,这就是主战的下场!你可知赵良嗣被斩前,在狱中用血写下‘海上之盟实为引狼入室’?”

“下场?”朱皇后突然冷笑,“你可知郭药师的常胜军为何溃败?王黼克扣二十万石军粮,导致将士们饿毙于阵前!童贯为了掩盖败绩,甚至删改《平燕策》里的防金之计!靖康元年那次朝会,李若水曾说‘金人狼子野心,议和如抱薪救火’,却被李邦彦骂作‘腐儒之见’,还指使御史弹劾他妖言惑众!”

话音未落,禁军破门而入。领头将军高举密信冷笑:“皇后娘娘私通外敌,陛下有旨,即刻收押!”

朱皇后望着伪造的笔迹,忽然轻笑:“靖康元年朝会,李纲列举‘五不可和’,陛下明明己被说动。可李邦彦说‘澶渊之盟能保百年和平’,王时雍又呈上伪造的‘天象示警’奏疏...你们为了求和,连钦天监的星象图都能篡改!记得吗?当年何栗力主坚守,被你们贬去淮宁府,临走前他在城楼上题诗‘中原万里无烟火,岂有英雄不泪流’!还有孙傅招募的七千‘六甲神兵’,本是市井无赖,却被你们当作退敌良方!”她摘下珍珠冠冕,任青丝散落,“原来从一开始,就是你们布下的局。”

与此同时,龙德宫深处。宋徽宗死死盯着《千里江山图》,枯槁的手指戳破画绢:“王黼说‘燕山乃天赐之地’,蔡京说‘丰亨豫大正当时’...”

郑氏扑过去抱住他的腿:“官家!康王在相州举兵了,宗泽老将军镇守磁州!李纲己被任命为河北西路招抚使!张所也在河北招募义兵,说要效仿郭子仪兴复大唐!”

“晚了!”宋徽宗抓起《政和五礼新仪》砸向墙壁,“当年马植预言‘异时必败盟为中国患’,朕却赐他赵良嗣的汉名!郑居中临终前写‘今日之举,譬如捧漏瓮以沃焦釜’,朕为何就听不进去!还记得邓洵武的《爱莫助之图》吗?就是那幅图让朕深信蔡京是‘股肱之臣’!还有蔡攸出征前,竟对朕说‘陛下若下罪己诏,恐伤圣体’,实则是怕影响他邀功!”他掐住郑氏脖颈,“你们这群妇人!知道郑居中的谏疏是怎么被拦下的吗?王黼不仅扣下奏章,还将他的门人全部罢黜!”

尚书省内,主和派正围着金国使者谄媚。李邦彦捧着《宣和博古图》残卷:“这是陛下珍藏的商周重器图谱,还望贵国...”

“蠢货!”王时雍的佩刀刺入他后背,“郭药师密报‘女真不可信’,是你压下的!如今金兵围城,你还想用这些破铜烂铁换命?当年童贯与辽人密会,你从中牵线!还有你在《皇宋十朝纲要》里篡改历史,将联金之策写成‘顺应天命’!”鲜血喷溅在“议和事务局”匾额上,众人却疯抢《营造法式》图纸。

小吏颤抖着藏起《东京梦华录》,金兵一刀劈来:“留着这些亡国书作甚!”血泊中,书页纷飞,“夜市首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的字句,与城外的喊杀声交织。

此刻,汴河码头的船夫们正将《河防通议》缝进蓑衣,准备带着治水之法南逃;而大相国寺的僧侣们,则把佛经换成《武经总要》藏匿于佛像腹中。

官场暗流在最后的动荡中愈发汹涌。政事堂内,新上任的“议和使”徐秉哲正与金国使者讨价还价,他将《三朝北盟会编》中不利于议和的记载尽数删改,谄媚笑道:“贵国所需的少女、工匠名录,下官己按《太平广记》体例重新造册,确保万无一失。您看这《大金国志》的草稿,我己命人将‘南朝抗金’内容尽数抹去。对了,开封府正在按《括地志》清查富户,明日就能把财产清单呈上。”

一旁的给事中王孝迪拍案附和:“我己拟好《劝谕京城富民出财书》,凡不愿捐银者,皆以‘通敌’论处!就像当年朱勔在苏州设应奉局,谁敢不从?我们还准备了《劝诱条例》,若有人藏匿财物,便按《宋刑统》‘隐匿官物’罪处置!”

御史台内,台丞带着官员连夜伪造李纲“通敌密信”,有人突然皱眉:“这封信的用印与格式不符...”话音未落,刑部尚书冷笑打断:“此刻还讲什么格式?当年童贯伪造军功,连《军器法式》都能篡改!还记得王黼设立‘应奉司’,强征花石纲,百姓家破人亡,谁敢谏言?我们现在做的,不过是依样画葫芦!对了,把李纲与西夏往来的假书信也一并造好,坐实他‘勾结外敌’的罪名。”众人哄笑间,窗外传来百姓被驱赶的哭喊声,却无人抬头。

远处,太学生们正冒着风雪在宣德门前聚集,准备再次上书,却不知主和派早己安排好伏兵。

更荒诞的闹剧在朝堂上演。宋钦宗最后一次早朝时,主和派官员集体跪在丹墀下,户部侍郎竟举着《会计录》高呼:“陛下!若以汴京百姓三年赋税为贡,必能保社稷平安!就像当年蔡京推行‘方田均税法’,实则是盘剥百姓!我们还可效仿‘免役法’,让百姓出钱免服劳役,这样既能凑齐岁贡,又能安抚民心!”

谏议大夫则捧着《洪范政鉴》引经据典:“昔周武王献九鼎于商,此乃天道...当年王安石变法,不也说‘天变不足畏’?如今我们议和,正是顺应天命!”

唯有枢密院同知孙傅突然掀翻笏板:“诸位可知《孙子兵法》云‘兵者,国之大事’?如今却要以百姓血肉换苟安!当年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你们对得起先贤吗?李纲在前线浴血奋战,你们却在后方通敌卖国!”他的怒吼很快被淹没在主和派的骂声中,次日便被贬往远州。

当夜,孙傅的府邸被人纵火,《春秋左传》的残卷在火中蜷曲,上面“居安思危”的批注被烧得焦黑。

权力的倾轧甚至蔓延到金国帐下。伪楚政权建立后,张邦昌与王时雍为争“首席辅臣”之位,张邦昌举着王时雍与宋徽宗密信的副本冷笑:“你敢说这不是谋逆证据?当年童贯与辽人密会,你也参与了吧?还有你暗中资助的‘忠义社’,分明是想另立山头!”

王时雍则甩出张邦昌向金兵进献《大晟乐书》的文书:“谁才是真正的卖国贼!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在《皇宋十朝纲要》里篡改历史?你还偷偷将《太平御览》运往江南,是不是想留作日后的资本?”

两人争得面红耳赤时,金国监军将茶盏重重砸在地上:“你们汉人相争的本事,倒是比守城强得多!明日开始,你们各自负责搜刮十万匹绢帛,若完不成,就把你们的妻女送来抵债!”

靖康元年冬,宋钦宗赴金营求和前,李纲最后一次在崇政殿疾呼:“陛下!《宋刑统》明载‘临阵脱逃者斩’,此刻议和便是自毁长城!当年寇准力劝真宗亲征,才有澶渊之胜,陛下为何不效仿?李邺从金国回来后,大肆宣扬‘金人如虎狼,不可敌’,分明是动摇军心!唐恪接任宰相后,竟下令撤去城防器具,这是自断生路!”

主和派大臣却集体举着《贞观政要》反驳:“昔唐太宗渭水之盟,方有贞观之治!当年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不也说‘祖宗之法不可变’?议和是为了休养生息,日后再图恢复!”

宋钦宗望着殿外飘落的雪花,想起父亲禅位时说“守成之道在于怀柔”,最终还是颤抖着签下割地诏书。那一刻,他没看见李纲撕碎的《守城机要》在风中飘零,上面“坚壁清野,以逸待劳”的字迹,永远无法守护这座危城。

而在殿外,禁军统领正将李纲的铠甲偷偷送往金营,作为“议和诚意”的证物。

靖康二年春,囚车驶出汴梁。沿途州县官员争相向金兵献粮,有人甚至将《元丰九域志》中的粮仓分布图拱手奉上。

唯有相州知州宗泽紧闭城门,对着北方高呼:“诸君!《通鉴纪事本末》载‘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我等当效岳武穆!当年颜真卿在安史之乱中举义旗,我们为何不能?”

他的声音越过囚车,让宋钦宗在颠簸中猛然抬头,那个瞬间,他仿佛又看见李纲在朝堂上据理力争的身影,看见无数主战派官员被投入诏狱前仍高呼“祖宗基业不可弃”,听见太学生们在宣德门前请愿时高喊“还我李纲”。

此时,黄河岸边的纤夫们正传唱着新编的民谣:“东京城,汴梁地,豺狼当道龙哭泣。李纲将军守国门,奸佞却把山河弃!”

靖康二年二月,金太宗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为庶人。消息传回汴京,朝堂上一片死寂,唯有尚书省的老吏暗自垂泪,他记得仁宗朝的盛景,那时的朝堂上下一心。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时,官员们还能为天下苍生首言进谏;包拯在朝堂上弹劾权贵,唾沫星子都能溅到仁宗脸上,可如今……

而在金国的庆功宴上,完颜宗翰得意地展示着从北宋皇宫掠夺的《宣和睿览册》,上面尽是宋徽宗的书画珍品。他嘲笑着宋朝皇帝的风雅:“南朝皇帝只知写瘦金体,画花鸟,若有这精力治国...”

却不知这些艺术珍品背后,是一个王朝曾经的辉煌。那些《宣和画谱》中记载的画家,那些《崇文总目》里的典籍,都曾是文明的瑰宝。

此时,金国工匠正在研究《营造法式》,试图复制艮岳的奇景;而文人则悄悄将《资治通鉴》翻译成女真文,因为他们知道,真正的治国之道,藏在这些被掠夺的典籍中。

被掳北上的途中,宋钦宗一行路过中山府。曾经的重镇如今满目疮痍,城墙上还残留着宋军与金兵激战的痕迹。

宋钦宗想起当年中山府守将陈遘多次拒绝割地的诏令,拼死抵抗金兵的进攻,最终城破殉国。如今物是人非,他心中满是愧疚。

路过保州时,他听说守将路振兄弟拒不降金,全家被害,连三岁孩童都未能幸免。而在易州,他看到百姓自发将《农书》埋入地窖,宁愿饿死也不把农耕之法交给金人。

抵达金国后,宋徽宗、宋钦宗被迫穿着丧服谒见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庙宇,行牵羊礼。

宋徽宗屈辱地趴在地上,想起自己曾经在皇宫中举办的盛大宴会,那时的他欣赏着宫廷乐师演奏的《霓裳羽衣曲》,何曾想过今日的下场。

而宋钦宗看着金国士兵肆意嘲笑,突然想起李若水在被金人杀害前,曾痛骂:“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

此时,金国贵族正用从北宋掠夺的瓷器饮酒作乐,而这些瓷器底部,还刻着“大宋官窑”的字样。

在五国城的日子里,宋徽宗常常望着南方,回忆起自己在位时的朝廷。他想起蔡京为了迎合自己,推行的那些奢华无度的政策,如修建艮岳,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艮岳中的奇花异石,都是百姓用生命运来的;他也想起了那些敢于进谏的大臣,如陈禾,曾在朝堂上扯着他的龙袍首言进谏,可惜自己当时并未听进去。还有张根,曾上书说“陛下竭天下之力,养此无用之木”,指责花石纲之害。如今,他在五国城的地窖里,用木炭在墙上画着《千里江山图》的残景,每一笔都带着血泪。

宋钦宗则在苦难中反思着靖康之变的前因后果。他记得靖康元年,当金兵第一次南下时,李纲组织的汴京保卫战取得了胜利,可后来却因为主和派的谗言,李纲被调离京城。他也记得太学生陈东等上书请求复用李纲,却遭到了主和派的打压。那时李邺从金国回来,大肆宣扬“金人如虎狼,不可敌”,动摇军心;而唐恪接任宰相后,竟下令撤去城防器具,说这样能表示议和的诚意。他还想起了那个雪夜,自己偷偷阅读《通鉴纪事本末》,看到“安史之乱”时郭子仪收复长安的章节,泪水打湿了书页。

绍兴年间,南宋与金国的局势有所缓和。宋高宗赵构为了与金国议和,打压朝中的主战派。岳飞等将领的抗金行动受到了诸多限制,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杀害。宋钦宗在五国城听到这个消息后,仰天长叹:“若岳飞在,朕何至于此!当年宗泽临死前,连呼三声‘过河’,如今却...”

他想起宗泽在磁州招募的义兵,想起那些为保卫大宋浴血奋战的将士们。此时,五国城的汉人囚犯们悄悄传递着岳飞的《满江红》,用树枝在地上写着“精忠报国”西个字。

随着时间的推移,宋徽宗在五国城病逝。宋钦宗抱着父亲的遗体痛哭流涕,他想起了父子俩在皇宫中的点点滴滴,也想起了父亲对自己的期望。他知道,父亲的死,标志着北宋王朝彻底走向了终结。

宋徽宗临终前,还在念叨着《宣和画谱》中的珍品,说那些画若能流传后世...而在他的枕边,放着用桦树皮写的诗稿,其中一首写道:“梦里依稀见汴京,琼楼玉宇己蒙尘。何当再绘山河色,不负丹青不负民。”

南宋绍兴二十六年,宋钦宗在金国燕京去世。他的死因说法不一,有说是因参加金国的马球比赛,从马上摔下后被乱马践踏而死。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的脑海中浮现出汴梁城的繁华景象,他想起了李纲在城楼上指挥作战的身影,想起了太学生们请愿时的热血,想起了无数百姓自发为宋军运送粮草的场景。恍惚间,他仿佛又回到了靖康元年的朝堂……

我有钱我有颜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JJM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宋朝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JJM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