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西点半,老街还在夜色的怀抱中沉睡,林小满己经轻手轻脚地推开粉摊的门。煤球炉里的余烬泛着暗红的光,她小心翼翼地添上新煤,用蒲扇轻轻扇动。火苗先是蜷成细小的红舌,随后"噼啪"爆开,将她的影子在墙上摇晃成温暖的光晕。铸铁锅里提前浸泡的牛棒骨随着水温升高,渐渐渗出奶白色的油脂,醇厚的香气裹着白雾升腾,惊得屋檐下打盹的橘猫竖起尾巴,不满地"喵"了一声。
阿星戴着毛线手套,机械手指正灵巧地在竹篮里翻飞。"咔嗒、咔嗒",鹌鹑蛋在特制的剥壳器上轻轻一转,完整的蛋壳便剥落下来,露出晶莹的蛋白。远处传来三轮车轱辘碾过青石板的声响,混着卖豆腐脑的梆子声,在寂静的街道上回荡,为粉摊奏响了独特的晨曲。
五点刚过,第一个客人准时出现。环卫站的老张裹着褪色的军大衣,睫毛上还凝着霜花,冻红的手在嘴边哈着白气:"老样子,加酸加辣!今天这风跟刀子似的,就盼着这碗热乎的!"林小满笑着应下,特意从保温桶里舀出最浓稠的汤底,又多添了勺炸得金黄酥脆的腐竹。案板上,新鲜运来的螺蛳在竹筐里吐着细密泡泡,隔壁豆腐坊送来的豆泡还带着余温,码在竹筛里像一个个金黄的小太阳,在晨光中泛着的光泽。
随着天色渐亮,粉摊渐渐热闹起来。背着书包的学生们挤在长桌旁,一边用筷子戳破卡通形状的豆腐泡,看着汤汁溅在作业本边角,一边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今天的考试;穿着工装的工人们端着大碗靠墙站着,呼噜呼噜的嗦粉声此起彼伏,偶尔还夹杂着几句爽朗的笑骂;重生之我在八零年代卖螺蛳粉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重生之我在八零年代卖螺蛳粉最新章节随便看!拄着拐杖的李奶奶颤巍巍地坐下,林小满赶紧小跑着端来特意炖得软烂的牛腩粉,还贴心地把碗垫在旧杂志上隔热,又搬来个软垫放在老人身后。
正午时分,暖阳斜斜地照进粉摊。几个老邻居搬来小马扎,围坐在角落,就着粉摊的热气聊起家常。赵大爷掏出旱烟袋,吧嗒吧嗒抽着烟,说起新收的酸笋如何脆嫩,自家腌制的诀窍;陈阿婆则炫耀着新腌的腊八蒜,翠绿的蒜瓣在玻璃罐里晃荡,非要拉着人尝尝,还不忘叮嘱:"这可是用去年的老陈醋泡的,最开胃!"阿星默默穿梭在人群中,给每位老人续上免费的骨汤;哑巴少年抱着烤红薯的铁桶比划着,裂开的红薯冒着香甜的热气,掰开时蜜色的糖心缓缓流淌,甜香混着粉香在空气里流淌。
暮色渐浓时,粉摊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福利院的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前来。林小满早早地就准备好了迷你小料台,上面摆满了切碎的酸豆角、香脆的花生碎、鲜嫩的葱花。孩子们眼睛亮晶晶的,兴奋地踮着脚往碗里加小料,不时发出惊喜的叫声。有个扎辫子的小姑娘捧着碗,小心翼翼地问:"姐姐,能把汤都喝完吗?"得到肯定答复后,她仰起头咕嘟咕嘟地喝起来,汤汁沾在鼻尖像颗小露珠,喝完还满足地打了个饱嗝,惹得周围的人忍俊不禁。
打烊时分,老街飘起了零星的雪花。林小满擦拭着墙上的秘方复印件,发现不知谁用便利贴贴了张简笔画:歪歪扭扭的粉碗旁,画着戴毛线帽的小人举着勺子,旁边还写着稚嫩的"谢谢姐姐"。阿星将最后几块炭火埋进灰里,煤球炉散发出的暖意,让整个粉摊氤氲在柔和的光晕中。哑巴少年把冻僵的橘猫裹进旧棉袄,轻轻抱在怀里。粉摊外,积雪上留下串串深浅不一的脚印,蜿蜒着通向老街温暖的灯火深处,仿佛诉说着这一天里,无数平凡却温暖的故事。
(http://www.220book.com/book/JJN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