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老街美食文化节开幕还有三天,粉摊己被装点得焕然一新。哑巴少年踩着梯子,将手绘的巨型海报挂在屋檐下——画中,穿着汉服的姑娘手持团扇立于粉碗之上,滑板少年踩着焦糖爆米花浪,电竞队员们举着发光的游戏手柄欢呼,背景是全息投影里不断变换的老街旧影。阿星用星核能量编织的灯带缠绕在梧桐树上,到了夜晚,整棵树都仿佛缀满了流动的银河。
筹备期间,新客人如潮水般涌来。背着单反的旅行博主架起三台摄像机,边嗦粉边对着镜头感叹:“这不是普通的小吃摊,是会呼吸的城市记忆博物馆!”几个银发老人拄着拐杖,颤巍巍地指着全息投影里年轻时的自己,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泪光;扎着双马尾的小女孩抱着存钱罐,非要用所有零花钱换“能让奶奶笑的粉”。
文化节当天清晨,老街被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唤醒。舞狮队踩着鼓点跃上粉摊前的高台,绣球正巧抛进沸腾的螺蛳汤锅,溅起的汤汁在阳光下划出金色弧线。林小满系紧围裙,发现案板上多了张便签,是西装男人龙飞凤舞的字迹:“合作方案己发邮箱,先帮我留碗加辣加炸蛋的!”
正午时分,美食街彻底沸腾。汉服姑娘们提着竹篮,穿梭在人群中分发桂花酿;滑板少年在临时搭建的坡道上表演特技,每完成一个动作,就有观众往他腰间挂着的竹筒里投硬币——那是用来给环卫工人们买粉的爱心基金。哑巴少年则被孩子们团团围住,教他们用树枝在泥地上画“螺蛳粉小人”。
突然,人群传来惊呼。全息投影切换成3D模式,百年前的老街市集在现实中重现:穿旗袍的妇人挎着竹篮,卖麦芽糖的小贩敲着铜锣,与现代游客的身影交织成奇幻画面。几个外国游客激动地用蹩脚的中文喊:“这是魔法!是时间的魔法!”
暮色降临时,林小满站在堆满空碗的灶台前,看着阿星将最后一勺螺蛳汤分给排队的客人。哑巴少年举着账本冲过来,上面歪歪扭扭的数字“527”旁边,画满了爆米花、枫叶和笑脸。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重生之我在八零年代卖螺蛳粉》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远处传来烟花绽放的轰鸣,林小满抬头,只见璀璨的烟火在夜空中勾勒出巨大的螺蛳粉图案,碎屑如流星般落在食客们仰起的笑脸上。
烟火的余韵还在夜空飘散,粉摊前的人群却未散去。几个醉心于全息投影的美院学生,席地而坐讨论着如何将老街的时空重叠感融入毕业设计;滑板少年们把竹筒里的硬币倒在案板上,叮叮当当的声响里,黄毛少年大声数着:“刚好够给环卫站订五十碗夜宵!”
阿星蹲在角落收拾星核灯带,忽然发出轻呼。原本缠绕在梧桐树上的光点,竟自动排列成一行闪烁的文字:“明天继续!”哑巴少年兴奋地比划着手语,从围裙口袋掏出块小黑板,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火箭——他想把螺蛳粉包装成“太空速食包”,送给科技馆的宇航员体验活动。
林小满擦拭灶台时,发现调料罐旁多了个古朴的陶瓶。瓶中插着支沾露的白菊,压着张便签:“感谢你们让这条街重获新生——匿名老住户”。她轻轻将花插进窗台的玻璃瓶,转头看见阿星正往汤锅里撒最后一把香料,氤氲热气中,少年的轮廓与记忆里太爷爷熬汤的背影悄然重叠。
更深露重,老街渐渐安静下来。粉摊的全息投影却仍在运转,播放着白天拍摄的影像:银发老人抚摸着旧照片时颤抖的手,小女孩踮脚喂奶奶吃粉的笑容,外国游客跟着舞狮队学敲鼓的滑稽模样......画面突然卡顿,跳出个弹窗:“是否永久保存今日记忆?”林小满笑着按下确认键,那些带着烟火气的温暖片段,就这样永远定格在老街的数字长河里。
当第一缕晨光爬上屋檐,粉摊又响起蒸笼开启的“吱呀”声。林小满揭开竹盖,蒸腾的热气中,她看见远处路口出现熟悉的身影——西装男人拎着公文包,这次还推着装满合作合同的行李箱;老华侨带着墨镜站在街角,身旁跟着几个好奇张望的外国面孔;而梧桐树下,不知谁悄悄放下两筐新鲜核桃,外壳还沾着夜露,仿佛在诉说:关于这条老街的故事,永远有新的篇章在等待书写。
(http://www.220book.com/book/JJN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