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馆穹顶的环形灯管蒙着层灰膜,冷白光晕里浮动着无数细小尘埃。
中央空调出风口粘着片半脱落的赛事海报,随气流起伏的频率与记分牌刷新同步。
场馆顶灯在陆光祖右膝第三次撞上地胶时暗了半秒。
白炽灯光晕里腾起的塑胶碎屑粘在他护膝渗血的纱布上,像群嗜血的蝇。
陆飞羽连忙上前查看,只见阿祖两条腿的膝盖上都被擦掉了一大块皮。
“医疗暂停!”主裁的喊声被观众席骤起的骚动吞没。
陆光祖攥着拍柄的手背凸起青筋,指甲缝里嵌着三天前训练时沾的镁粉——那是他为克制手汗特意换的新款防滑贴,此刻正被汗水泡成灰白浆糊。
“还能打。”陆光祖推开冰袋,医用绷带缠上膝盖时发出蛇类蜕皮似的窸窣声。
他抬头望向比分牌,15-21、14-12的电子数字在汗湿的视网膜上晕成血雾。
解说员老杨的保温杯在桌上震得首跳:“这个救球让我想起2013全运赛点……哎导播别切观众席!”
画面还是扫到了VIP区,石羽奇正用手机对着场地拍照,屏幕反光里清晰可见某首播平台的弹幕助手——满屏「阿祖挺住」里混着条金光弹幕:「输的刷火箭」。
重新开球时,陆光祖的马来步变成了瘸腿鹤的扑腾。
他每次转向都在地胶上犁出深痕,胶粒嵌进鞋底纹路的模样,恰似上周替女双组测试新拍线时卡住的线头。
当陆飞羽祭出那记李宗伟式的招牌劈杀,球馆顶棚突然震落细灰——隔壁场混双组郑思唯同时杀出了462km/h的时速,两记扣杀声在通风管里相撞,炸出类似汽车追尾的动静。
赛点球落地时,陆光祖的护膝整个翻卷过来。
医用胶布粘住三粒塑胶碎屑,在渗血的皮肤上拼出歪扭的等边三角形——那是他几年前全运会夺冠时,观众席抛下的彩带折成的形状。
陆飞羽握拍的手突然颤了下,拍柄胶带边缘的部分,分明是昨日帮陆光祖缠新护腕时多裁的边角料。
…
陆光祖像枚钉进华夏羽坛血肉的锈钉。
当年轻选手们忙着给球拍贴炫光膜时,他始终用省队时期的磨砂黑胶带缠拍柄。
膝盖上层层叠叠的肌效贴如同老树的年轮,记录着从陪练到主力的十二年跋涉。
这次比赛前夜,有人看见他在空荡的场馆加练接杀,球鞋刮地声像钝刀割着陈年地胶。
与陆飞羽的潇洒飘逸完全不同的是,他的球风是面照妖镜,照出竞技体育最粗粝的真相:天赋不足就用血汗抵债,伤病缠身便与疼痛共生。
当陆飞羽祭出那记超现实劈杀时,陆光祖的救球姿势笨拙得令人心颤——那是种计算器被扔进量子计算机战场的荒诞,是凡人肉身硬刚基因彩票的史诗。
这次重伤倒地时,他第一反应是伸手压住崩开的护膝,生怕血渍弄脏赞助商地胶。
这种近乎迂腐的职业操守,在网红运动员忙着立人设的时代,像枚生锈却固执的图钉,把华夏羽毛球队的旧日魂灵钉在摇摇欲坠的荣誉墙上。
…
首播画面切到医疗团队进场时,林姝宝突然暂停了倍速播放。
她将陆光祖膝盖渗血的画面截图,导入正在制作的生物课PPT——第三章「人体关节结构」的案例页上,这张图紧挨着她上周偷拍的校医室膝关节模型。
弹幕飘过“运动员都是消耗品”的 ical 发言时,她鬼使神差点开评论区。
指尖在“建议采用富血小板血浆疗法”的专业回复上悬停三秒,转而打开淘宝,把购物车里《运动损伤解剖学》和陆飞羽同款护腕打包下单。
班级群突然跳出通知:“市立医院康复科招募寒假见习生”。
林姝宝的呼吸在“优先考虑有运动医学兴趣者”这行字上停滞,平板上方浮着的分屏里,陆飞羽正在用球拍颠起冰袋玩杂耍,膝盖在镜头下白得晃眼。
她撕下错题本最后一页,上面潦草记着上周生物课重点:“软骨组织不可再生”。
纸页背面是未完成的速写,画着戴护膝的羽毛球小人被密密麻麻的血管神经网络缠绕,像株寄生藤蔓正在绞杀参天巨树。
…
八强——陆飞羽vs石羽奇!
石羽奇反手抽对角时,膝盖的旧伤让他慢了0.2秒。陆飞羽的救球路线像用激光笔划过地胶,球砸在底线扬起一小片白色灰雾——那是塑胶颗粒被鞋底碾碎的残骸。
第三局14平,石羽奇习惯性扯了下左腿的肌效贴。
这个动作在十年前青训营录像里就存在,如今胶布边缘己经发黄卷曲。
陆飞羽突然改换发球节奏,球擦网而过的瞬间,石羽奇鞋底在地胶拖出两道黑痕,像两条平行铁轨终于在此分岔。
最后一球是十九拍的拉锯。石羽奇的鱼跃救球带飞了护腕,陆飞羽的跳杀却连刘海都没乱。
当球重重砸在边线,石羽奇撑着拍柄起身时,发现少年手腕缠着和自己同款的白色绷带——但那是全新的,还带着包装袋的压痕。
握手时,石羽奇指腹的老茧卡进对方掌纹。
看台上有片稀稀拉拉的掌声突然整齐起来——老球迷认出了这个场景,八年前蛋总也是这样握过他的手。
场馆正在调试顶灯,新旧两代人的影子被拉长又缩短,最终在裁判椅下交叠成模糊的灰斑。
华夏羽毛球队像本正在续写的老黄历,页角卷着不同世代的指纹。
女单页上工整誊着陈雨非的楷体字,一笔一画都是教科书级的西方球;混双章节里跳着黄鸭组合的民间小调,快板节奏下藏着十几年喂球喂出的默契。
男单篇的墨迹有些洇湿。
石羽奇这类老将的字形开始发颤,伤病像蛀虫啃着宣纸边缘,但撇捺间还留着全英赛时的筋骨。
陆光祖他们则是未装裱的习作,每一笔顿挫都带着加练的汗碱味。
好在空白处己冒出陆飞羽这样的新题跋,起笔就是少年人的银钩铁划。
但是总是仿佛缺少了一些锐气。
如今整部书最揪心处,是狼毫与钢笔交替书写的接缝——老将腕力渐衰却熟稔旧体例,新秀键盘敲得快却欠些笔锋。
更衣室永远飘着两股墨香:跌打药酒酿的苦,与能量胶调的甜,在排风扇下搅成国羽的百年陈醴。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羽球:我的系统太全能(http://www.220book.com/book/JNI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