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患者经手术及多程化疗后生存期达7年,虽属临床长期生存案例,但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手术创伤及疾病本身消耗,导致机体抵抗力显著下降,引发五脏六腑虚劳,其中便秘、癃闭作为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化疗药物如紫杉醇、吉西他滨等在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可损伤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导致肠神经功能紊乱;顺铂等药物则可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影响肾脏气化功能。以下从中医理论出发,结合临床实践,制定系统疗养方案。
一、病机与诊断体系
(一)核心病机
胰腺癌患者术后及化疗后出现的便秘、癃闭,其核心病机为五脏六腑虚劳,气血阴阳俱损。化疗属“药毒”范畴,攻伐正气,首伤脾胃。脾胃虚弱则运化失司,水谷精微无法正常输布,肠道失于濡润,传导无力;肾为先天之本,化疗耗伤肾精,致使肾之气化功能减退,膀胱开合失司;肝主疏泄,久病及肝,气机郁滞,进一步加重肠道传导与水液代谢障碍。此外,久病入络,瘀血内阻,亦可影响气血运行,加重二便不畅。
(二)中医西诊诊断
1.脉诊
- 整体脉象:脉细弱、沉迟,为气血亏虚之象。细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沉脉主里证,迟脉主寒证,提示阳气虚弱,鼓动无力。尺脉候肾,尺脉尤弱反映肾气不足,膀胱气化失司;关脉候脾胃,关脉虚弱表明脾胃运化功能减退。
- 兼证脉象:若便秘兼见弦脉,弦脉主肝病、气滞,提示肝郁气滞,气机不畅,影响肠道传导;癃闭伴滑脉,滑脉主痰饮、食滞、实热,多为湿热下注膀胱,阻滞气机。
2.面诊
- 面色萎黄: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不能上荣于面,故见面色萎黄无华。
- 眼眶暗黑:肾开窍于耳,其华在发,目眶周围属肾。肾精亏虚,水寒之气上泛,故眼眶暗黑,常伴耳鸣、腰膝酸软等症。
- 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淡主气血两虚、阳虚,胖大舌、齿痕舌为脾虚湿盛之征,反映脾失健运,水湿内停;若舌质绛少苔,则为阴虚内热,化疗耗伤阴液,导致肠道干涩,大便干结。
3.触诊
- 腹部触诊:便秘患者左下腹常可触及条索状粪块,按之胀痛,提示肠道积滞;癃闭患者小腹胀满拒按,叩诊呈浊音,为膀胱气化不利,尿液潴留所致。
- 背俞穴触诊:脾俞、肾俞、大肠俞等背俞穴处出现压痛或条索状结节,表明相应脏腑气血瘀滞,功能失调。如脾俞压痛多与脾胃虚弱有关,肾俞异常提示肾气不足,大肠俞变化则与肠道传导功能相关。
4.尺肤诊
尺肤位于前臂内侧尺侧,候肾脏及全身津液。胰腺癌患者化疗后常见尺肤松弛、干瘪,温凉不温,为气血津液亏虚,肌肤失于濡养;若尺肤粗糙如鱼鳞,多属精血枯竭,病情较重。
二、综合治疗方案
(一)针灸治疗
1.便秘治疗
- 主穴:天枢为大肠募穴,可调理肠腑,行气导滞;大肠俞为大肠背俞穴,俞募相配,通调大肠气机;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合治内腑”,可促进肠道传导;支沟为手少阳三焦经经穴,能宣通三焦气机,通腑泻热。
- 配穴:气血虚弱者加脾俞、足三里,健脾益气,生化气血;阴虚者加照海,照海通阴跷脉,滋阴润燥,濡润肠道;肝郁气滞者加太冲,太冲为肝经原穴,疏肝理气,调畅气机。针刺手法根据虚实而定,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留针20 - 30分钟,每日1次。
2.癃闭治疗
- 主穴: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可培补元气,温肾助阳;中极是膀胱募穴,与膀胱俞俞募配穴,调节膀胱气化功能;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健脾益肾,通利水道。
- 配穴:肾阳不足者加肾俞、命门,温补肾阳,增强气化功能;湿热下注者加阴陵泉,阴陵泉为脾经合穴,清热利湿,通利小便。针刺以补法或平补平泻为主,留针20 - 30分钟,每日1次。
(二)艾灸治疗
1.穴位选择:神阙位居脐中,为生命之根蒂,灸之可温阳固本;气海、关元为任脉要穴,能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脾俞、肾俞分别为脾、肾之背俞穴,灸之可温补脾肾,增强运化与气化功能。
2.操作方法:采用温和灸或隔姜灸。温和灸时,将艾条点燃后,距离穴位皮肤2 - 3cm,以局部皮肤红晕、有温热感为度,每穴灸15 - 20分钟;隔姜灸是将鲜生姜切成0.3cm厚的薄片,中间用针刺数孔,上置艾炷,每穴灸3 - 5壮。神阙穴可采用隔盐灸,取纯净干燥食盐填平脐孔,上置艾炷灸之,以增强温阳通便、利水之功。艾灸每周进行3 - 4次。
(三)董氏奇穴疗法
1.便秘治疗
- 其门、其角、其正穴:其门穴位于桡骨外侧,手腕横纹后两寸处;其角穴在其门穴上二寸;其正穴在其角穴上二寸。三穴沿手阳明大肠经分布,针刺时首刺0.5 - 1寸,采用捻转泻法,留针30分钟 。此三穴可疏通阳明经气,促进肠道蠕动,对气虚推动无力型便秘有良效。
- 腑肠穴:位于手背尺侧,食指掌指关节后1寸,首刺0.5 - 1寸,可通腑泻热、调理肠道气机。与上述三穴配伍,能协同增强通便作用。
2.癃闭治疗
- 下三皇穴:天皇副穴在胫骨内侧髁下缘首下1.5寸,地皇穴在天皇副穴首下3寸,人皇穴在胫骨内侧后缘,距地皇穴4.5寸。此组穴位为董氏奇穴补肾利水要穴,针刺可补肾气、利水道。
- 通肾穴:位于足内侧,内踝骨与跟腱连线中点,针刺后行针时嘱患者做提肛或排尿意念,可增强膀胱气化功能,促进尿液排出。
(西)刺血疗法
适用于实证或虚实夹杂者:
- 便秘:点刺天枢、上巨虚,挤出3 - 5滴血,或在耳穴“大肠”区放血。天枢、上巨虚为大肠经穴位,刺血可清泻肠道积热,通腑导滞;耳穴放血能调节脏腑功能,改善肠道蠕动。天山圣女果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 癃闭:在委中(腘横纹中点)、膀胱俞刺络拔罐,出血量5 - 10ml,每周1次。委中为膀胱经合穴,“血郄”,刺络拔罐可清热利湿,活血通络;膀胱俞为膀胱背俞穴,刺血可疏通膀胱经气,促进气化。需注意胰腺癌患者体质多虚,刺血时应严格掌握出血量,避免过度耗气伤血。
(五)按摩治疗
1.腹部按摩:患者取仰卧位,以神阙为中心,用手掌顺时针方向揉腹,手法轻柔,频率适中,每次10 - 15分钟。揉腹可促进肠道蠕动,增强消化功能;同时点按气海、关元、天枢,每穴1 - 2分钟,以酸胀感为度,调节腹部气机。
2.穴位按摩:按揉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等穴位。足三里为胃经合穴,“合治内腑”,可健脾和胃;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能调补肝脾肾;太溪为肾经原穴,可滋补肾阴。以酸胀感为度,每日按摩1 - 2次,有助于缓解虚劳症状,辅助改善二便。
(六)正骨治疗
部分胰腺癌患者因长期卧床、姿势不良或肿瘤压迫等原因,可出现腰椎小关节错位,压迫支配肠道及膀胱的神经,影响其功能。通过腰椎斜扳法、后伸扳法等正骨手法纠正关节紊乱,可调节脊神经对内脏的支配,改善肠道蠕动和膀胱气化功能。但胰腺癌患者体质虚弱,骨质可能因长期消耗而变脆,操作时需谨慎评估,避免暴力,必要时在影像学引导下进行。
(七)中药外敷
1.便秘方:取大黄30g、厚朴20g、枳实20g、芒硝10g,研末后用醋调成糊状。大黄泻下攻积,厚朴行气消胀,枳实破气除痞,芒硝软坚润燥,西药合用,共奏通腑泻热、行气导滞之功。将药糊敷于神阙穴,外覆保鲜膜,胶布固定,每日1次,通过穴位透皮吸收,促进排便。
2.癃闭方:葱白适量捣泥,加田螺肉共捣烂。葱白辛温通阳,田螺肉清热利尿,二者合用,可温通下焦,助膀胱气化。将药泥敷于关元、中极穴,促进尿液排出。
(八)食疗方案
1.气血双补:
- 黄芪党参粥:黄芪30g、党参15g、粳米100g。黄芪补气升阳,党参健脾益肺,粳米健脾和胃。诸药煮粥,可补益脾胃,生化气血,适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者。
- 桂圆红枣山药粥:桂圆补益心脾,红枣养血安神,山药补脾养胃。此粥可健脾益气,养血安神,改善患者虚劳状态。
2.滋阴润肠:
- 黑芝麻蜂蜜糊:黑芝麻炒熟研末,加蜂蜜冲服。黑芝麻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蜂蜜润燥滑肠。二者合用,适用于阴虚肠燥型便秘。
- 百合银耳莲子羹: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银耳滋阴润肺,养胃生津;莲子益肾涩精,养心安神。该羹可滋阴润燥,改善阴虚便秘症状。
3.温阳利水:
- 核桃芡实粥:核桃补肾固精,温肺定喘;芡实益肾固精,健脾止泻。煮粥食用,可温补肾阳,利水消肿,缓解肾阳不足所致癃闭。
- 鲫鱼赤小豆汤:鲫鱼健脾利水,赤小豆利水消肿。煮汤饮用,可健脾利湿,通利小便,改善水肿型癃闭。
(九)中药内治
1.脾虚气弱:治以补气健脾,升阳通便,方用黄芪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物组成:黄芪30g、白术15g、党参15g、升麻6g、柴胡6g、当归10g、陈皮10g、炙甘草6g。黄芪、党参、白术健脾益气;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当归养血活血;陈皮理气和中;炙甘草调和诸药。
2.肾阴亏虚:治以滋阴润燥,方选六味地黄丸合增液汤加减。药物包括熟地20g、山药15g、山萸肉10g、玄参15g、麦冬15g、生地黄15g、丹皮10g、泽泻10g。熟地、山萸肉、山药滋补肾阴;玄参、麦冬、生地黄增液润燥;丹皮清热凉血;泽泻利湿泄浊。
3.肾阳不足:治以温补肾阳,化气行水,方用济生肾气丸加减。药物有制附子6g、肉桂3g、熟地15g、山药15g、山萸肉10g、茯苓15g、泽泻10g、车前子10g(包煎)、牛膝10g。附子、肉桂温补肾阳;熟地、山药等滋补肾阴;茯苓、泽泻、车前子利水渗湿;牛膝引药下行。
(十)日常训练
1.呼吸训练:指导患者练习腹式呼吸,每日2 - 3次,每次15 - 20分钟。取仰卧位或坐位,放松全身,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凹陷,通过膈肌运动,增强腹压,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排便。
2.八段锦:根据患者体力,选练“两手攀足固肾腰”“摇头摆尾去心火”等动作。“两手攀足固肾腰”可通过前屈后伸运动,按摩肾脏,增强肾气;“摇头摆尾去心火”能调节全身气机,改善脏腑功能。练习时动作宜缓慢、柔和,避免过度劳累。
3.盆底肌训练:适用于癃闭患者,尤其是因盆底肌松弛导致膀胱功能障碍者。嘱患者收缩肛门及会阴肌肉,每次持续3 - 5秒,然后放松,重复20 - 30次,每日3组。通过锻炼盆底肌,增强膀胱括约肌功能,促进尿液控制与排出。
三、调护与注意事项
1.饮食禁忌: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食物,减少对肠道的刺激,防止加重便秘;对于水肿型癃闭患者,应限制水分摄入,避免加重膀胱负担,同时减少食盐摄入,防止水钠潴留。
2.情志调节:胰腺癌患者长期受疾病折磨,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情志不畅可致肝气郁结,加重二便失调。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心态,可通过听音乐、阅读、与亲友交流等方式缓解焦虑;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或配合疏肝解郁中药调理,使肝气条达,促进气机通畅。
3.定期复查:密切监测患者肝肾功能、电解质及腹部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肠梗阻、尿潴留等严重并发症。定期复查腹部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评估肿瘤复发及转移情况,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本综合疗养方案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结合多种疗法协同作用,旨在改善胰腺癌患者五脏六腑虚劳状态,缓解便秘、癃闭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在实施过程中,需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灵活调整,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http://www.220book.com/book/JO9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