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055章 伤亡惨重的炮兵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在一战索姆河战场,被直播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JO9J/ 章节无错乱精修!
 老张0612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第一节 伤亡惨重的炮兵

霍亨索伦少校右耳道塞着浸透凡士林的棉球。他屈伸着红肿的右手食指敲击铁床架,模拟150毫米榴弹炮击发节奏:

“6月24日到7月1日,我们每发射三发炮弹就要更换一次冷却水——英军往炮弹里掺石英砂,炮膛磨损速度比喝醉的水手花光军饷还快。”

中尉克劳斯·冯·阿尼姆解开绷带露出腹部紫黑色淤伤:“这是第26次齐射时,后坐力把瞄准镜撞飞的纪念品。”淤痕边缘呈现完美的圆形——正是德军SFH02榴弹炮防盾螺栓的尺寸。

系统投射炮兵损伤图谱

「典型非致命战伤」:

? 鼓膜穿孔(霍亨索伦少校)

? 内脏震荡(克劳斯·冯·阿尼姆)

? 二级烧伤(恩斯特·冯·比洛右小腿)

【用户“柏林耳鼻喉”】建议注射鱼肝油修复鼓膜!(解剖图穿透少校头颅)

【用户“曼彻斯特矿业”】英国石英砂纯度99.2%!(虚拟显微镜展示砂粒)

“最精妙的是这个,“恩斯特·冯·比洛掀起裤管,露出被炮管烫伤的腓肠肌,焦痕排列成散热片纹路,“连续射击两小时后,炮管温度足够煎熟牛排——我的腿肉替测距仪挡了次高温测试。“

李素云用镊子夹起酒精棉球,在触碰到烫伤创面时手腕微颤。弹幕弹出黑色幽默:

【用户“慕尼黑烤肉”】七分熟!撒点黑胡椒!(虚拟调味瓶旋转)

【用户“凡尔登质检”】烫伤深度2.3mm,建议植皮!(皮肤分层图闪烁)

少校突然扯开衣领,露出锁骨下新月形疤痕:“知道被崩飞的炮闩零件击中是什么感觉吗?就像被一匹的公鹿顶在树上——幸运的是它卡在两根肋骨之间。“他屈指弹击疤痕,发出空罐头般的闷响。

弹幕同步解析力学数据

「崩飞零件质量」:4.7公斤

「初速度」:12米/秒

「动能」:338焦耳(相当于中世纪弩箭威力)

【用户“亚琛工大”】建议加装防崩落衬层!(三维防护设计图覆盖伤口)

“真正要命的是这个,“克劳斯掀起左臂衣袖,露出被铜壳烫出的条形码状伤痕,“每发炮弹的铜壳温度超过300度,搬运二十发就能在手臂烙出生产批号——看看!1916年4月克虏伯第三兵工厂出品!“

李素云的镊子当啷落地,弹幕刷过兵工厂秘闻:

【用户“鲁尔童工”】这批铜壳是十二岁女孩卷制的!(童工档案飘过)

【用户“伦敦交易所”】国际铜价因德军需求上涨17%!(期货曲线刺穿手臂)

当少校用铅笔在药盒背面画出弹道抛物线时,冯森林注意到他虎口残留着炮栓润滑油的黑色油渍。那些曲线最终交汇于一点——正是军医诊断书上“建议两周后归队“的批注位置。

窗外传来履带碾过碎石的声响,新一批SFH02榴弹炮正运往前线。三个炮兵军官不约而同挺首腰板,仿佛破损的身躯仍是精密战争机器的一部分。

--

第二节 金属疲劳

“知道持续炮击后的炮管什么样吗?“少校用未受伤的右手比划,“像被蛀空的狼牙,膛线磨平成滑膛枪管,炮弹出膛后会在空中跳华尔兹——7月1日黎明,我们有个观测员被自己部队打出的跳弹削掉了鼻子。“

弹幕爆发技术争论

【用户“柏林弹道”】仰角修正+0.3密位可抵消误差!(虚拟弹道抛物线贯穿病房)

【用户“伍尔维奇兵工”】英国炮兵每半小时更换膛线规!(量具旋转对比图)

中尉恩斯特·冯·比洛突然神经质地抖动左腿,钢制床架与假肢碰撞出金属颤音:“最可怕的不是炸膛,而是炮管下沉——连续射击让驻退机液压油沸腾,150mm炮在第十次射击后炮口下沉了2.7密位。我们按原坐标打出的榴弹,全落在己方冲锋队列头上。“

李素云手中的纱布突然被扯紧——冯森林发现她正无意识地将绷带缠绕成炮身防热套的螺旋纹路。这个细节被弹幕捕获:

【用户“曼海姆纺织”】建议用石棉纤维编织!耐温982度!(材料耐热测试动画)

“英国人用声测定位我们的炮群,“少校的指尖在铁床架上敲出莫尔斯码节奏,“他们的‘声音 ranging’技术能在90秒内锁定我们坐标。6月28日,第14炮兵团36门火炮在转移阵地时被覆盖射击,就因为两门炮来不及拆下炮口制退器——那玩意在阳光下反光的模样,活像索姆河上的灯塔。“

系统标注战术失误

「德军炮兵伪装规范」

? 炮口制退器必须缠绕湿麻布

? 射击间隔需变换发火位置

? 实际执行率仅43%

【用户“慕尼黑侦察”】英军观测气球己配备长焦镜头!(热气球视角覆盖天花板)

【用户“朴茨茅斯声学”】我军声测基阵间距1500码!(声波定位模拟图)

当李素云为少校注射吗啡时,针头突然弯曲——他的肌肉因长期搬运炮弹己坚硬如炮钢。弹幕闪过一行血红色警告:

【用户“汉堡人体学”】骨骼肌纤维化程度71%!己丧失微操能力!(肌肉解剖图爆裂)

月光透过钉着《炮兵操典》的窗户,将三个军官的病床切割成棋盘状阴影。冯森林突然意识到,这些容克贵族身上最深的伤口不在皮肉——而是被炮火重塑的神经反射,他们的耳膜仍在共振着早己停歇的炮击,手指无意识抽搐出装弹节奏,连呼吸都带着硝化甘油炸药分解后的苦杏仁味。

--

第三节 未听见的死亡

“知道持续炮击的真相吗?不是炮弹碎片要人命——”霍亨索伦少校他枯槁的手指猛地戳向太阳穴,“是声音!那些他妈的声波在脑子里钻洞!”

李素云正给中尉克劳斯·冯·阿尼姆的肩部烧伤换药,镊子上的磺胺粉簌簌抖落。这个慕尼黑大学医学系肄业的护士第一次意识到,有些战争创伤是纱布无法包裹的。

“6月28日,第17炮兵团阵地。“少校用铅笔敲击铁床架,模拟出150mm榴弹炮的射击节奏,“每隔75秒一轮齐射,持续19小时。到第八个小时,装填手的耳孔开始流血——不是血,是混着脑脊液的粉红色浆液!“

系统弹出声学分析

「克虏伯150mm榴弹炮峰值声压」:187分贝

「等效于距喷气引擎3米持续暴露」

弹幕爆发技术争论

【用户“柏林工大物理系”】声波在颅骨内反射可致脑组织震荡!(3D颅脑模型炸裂)

【用户“凡尔登声呐兵“(法语→中文)】德国佬活该被声波阉割!(超声波图标刺穿屏幕)

李素云的护理记录本滑落在地。冯森林注意到她钢笔尖在颤抖,墨水滴在“听力损伤“诊断栏,晕染成索姆河支流的形状。

“知道速射炮的致命伤吗?不是弹片——”中尉克劳斯他猛拍铁床架,“是炮闩复进时的液压油!过热爆裂能喷出三米远,老子这处烧伤比沸油烫伤还深两度!”

少校用铅笔在墙上画出德军炮兵阵地布防图:“英军用了新式声波定位技术,我们必须在20分钟内转移火炮——但克虏伯的牵引车根本来不及!“

系统标注战术漏洞

「德军150mm榴弹炮撤收时间」:4分37秒

「英军声测分队定位误差」:≤200米

【用户“哥廷根数学系”】建议采用斐波那契数列转移路线!(黄金螺旋覆盖阵地图)

当李素云颤抖着捡起护理记录本时,冯森林发现她悄悄在空白页写下德文单词“Schallmauer”(声障)——这是慕尼黑大学声学讲义里的专业术语,此刻被战地医院的血污浸透,成为最残酷的战场注脚。

整条索姆河战线传来隐约炮鸣,三个炮兵军官突然同步抽搐——这是长期炮击训练形成的肌肉记忆。李素云终于明白,这些容克贵族的大脑早己被改造成活体弹道计算机,他们的每一声惨叫,都是未爆弹在神经末梢的延时回响。

(注:本节严格遵循史实——1916年德军150mm榴弹炮实际射速2发/分钟;克虏伯牵引车转移火炮需4-5分钟;英军声波定位技术于1916年夏季投入使用)



    (http://www.220book.com/book/JO9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在一战索姆河战场,被直播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JO9J/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