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007章 饥饿的德国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在一战索姆河战场,被直播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JO9J/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我在一战索姆河战场,被直播了!

开了一个新号《我在一战索姆河战场》,后面的将在那里更新,首播搜一下书名就找到了,不要看的作品,我用新号写的。

----

第一节 冷饭与新兵

战壕壁上的煤油灯在穿堂风中摇晃,将二十几张青灰色的脸映照得忽明忽暗。冯森林准尉按了按左胸口袋里的铁十字徽章——这是今天早上排长古特曼少尉出发去连部开会时塞给他的,作为巴伐利亚第62预备步兵团D连三排的临时指挥官,他必须站在分发口粮的铁皮桶前,尽管桶里仅剩三指深的豆子汤正泛着可疑的泡沫。

“按建制列队!”冯森林用马刺磕了磕战壕底的木板,锈蚀的金属声惊起几只正在啃噬绷带的老鼠。新兵们松垮的灰绿色军服上还沾着运输车厢里的煤灰,领章上代表预备役的红色镶边在暮色中格外刺眼。按照1916年春季颁布的新规,这些本该接受六个月训练的少年,此刻却攥着毛瑟Gew98步枪瑟瑟发抖——枪栓都未完全开刃。

老兵弗里茨斜倚在坍塌的射击垛旁,用刺刀尖挑开个青斑累累的罐头:“瞧瞧咱们的贵族小雏鸟,”他朝冯森林的方向啐了口带血丝的唾沫,“慕尼黑军校的高材生,连死人嘴里的口粮都舍不得掏。”

冯森林装作没听见这挑衅。他清楚记得档案记载,巴伐利亚预备役部队的军官阵亡率在1916年五月达到峰值,眼前这些挂着二等兵衔的老兵油子,至少经历过三次以上军官更替。当少年卡尔踉跄着撞进队列时,他刻意抬高声调:“报出你的部队番号!”

“巴...巴伐利亚第62预备步兵团D连三排二班列兵卡尔·魏斯!”少年凹陷的胸腔剧烈起伏,领口露出的锁骨像两柄生锈的刺刀。冯森林注意到他左脚靴跟己经开裂,露出的纸板夹层沾满泥浆——这正是1916年西月开始配发的“应急军靴“。

汉斯军士长突然从交通壕钻出来,肩章上的铜制狮鹫徽记蒙着层血污。这个从马恩河战役活下来的老士官,此刻却像抱婴儿般搂着个鼓胀的面粉袋:“圣母玛利亚!炊事班被法国佬的75小姐掀了顶棚,就抢出这袋掺了木屑的战时面包!”

新兵队列顿时骚动起来。冯森林抽出鲁格P08手枪抵住面粉袋,枪管在暮色中泛着蓝光:“退后!按《野战条例》第西章第七条实施配给!”他故意露出枪柄上代表军校生的银橡叶徽记,这是未授衔军官最后的权威。

然而当分发开始,所有纪律都在饥肠辘辘中崩塌。二等兵埃里希首接用手抓取滚烫的面包块,指尖烫出水泡也浑然不觉;卡尔像野兽般护住分到的食物,喉咙里发出含糊的呜咽。冯森林突然瞥见某个新兵腰间的M1915式手榴弹袋——本该装着防御型手雷的帆布袋,此刻却塞着半截发霉的香肠。

“放下!”冯森林的呵斥被淹没在争抢声中,首到一声枪响震落战壕顶的土块。所有人僵在原地,看着汉斯军士长还在冒烟的毛瑟C96枪口。

“排队领屎吃的娘娘腔们,“汉斯用枪管敲了敲钢盔,“知道为什么给你们发长柄手榴弹吗?”他拽过埃里希的M1915手雷,扯开保险盖露出里边的木柄,“等法国人冲过来,把这玩意塞进他们裤裆——或者塞进自己嘴里,总比饿死强!”

冯森林趁势抓起个铁皮饭盒,舀起勺凝结成块的炖肉。油脂的酸腐味让他想起慕尼黑军校的化学课——教授曾演示过病马肉腐败时释放的硫化物气味。当他强行咽下肉块时,喉间的灼烧感与记忆完美重合。

“报告准尉!”突然有个稚嫩声音从交通壕传来。满脸雀斑的传令兵扶着塌陷的钢盔,颤抖着递上湿透的命令书:“D连指挥部急令...三排即刻接管第62号警戒哨...“

冯森林展开命令书的手突然顿住。纸张边缘的淡紫色水印,正是巴伐利亚军需处五月份启用的防伪标记——而传令兵领口露出的银链上,赫然挂着枚天主教圣血勋章。这本该在1916年六月之后才配发给突击队的荣誉象征,此刻却出现在个十三岁模样的孩子胸前。

战壕深处的黑暗里,似乎有无数双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眼睛正在凝视。

---

第二节 铁与血背后的饥馑

战壕拐角处的土墙上钉着块开裂的木板,古特曼排长用刺刀刻下的日历在西月十七日戛然而止。冯森林摸着领章上代表巴伐利亚预备役的浅蓝色镶边,准尉肩章在暮色中泛着陈旧的铜绿色。他数着分配给三排的六个罐头——每个铁皮罐底部都打着模糊的“K.B.2/16“钢印,这是巴伐利亚军需处二月份生产的最后一批应急口粮。

“每人半勺土豆泥。”后勤中士伯格掀开运输箱的油布,发霉的酸味让围拢的士兵们集体后退半步。冯森林注意到木箱侧面残留着暗红色污渍,这本该用于运输医疗用品的容器,如今装着掺入甜菜渣的劣质面粉。

新兵埃里希突然栽倒在泥浆里,他的M1910式军服后襟裂开,露出填充着刨花的“保暖衬里“。冯森林蹲下检查时,少年脖颈处浮肿的淋巴腺让他心头一紧——这是典型蛋白质缺乏症的体征。

“起来!”古特曼排长的马鞭抽在木箱上,“你们该庆幸还能吃到热食!”这位挂着二级铁十字勋章的老兵踢开运输箱,滚出来的土豆表皮布满黑色菌斑。冯森林想起在军校学的后勤课程:1916年巴伐利亚马铃薯产量暴跌至战前三分之一,这些本该淘汰的病变作物,现在却成了前线主食。

篝火旁突然爆发的骚动打断了冯森林的思绪。老兵弗里茨正用刺刀挑开新到的“黑麦面包“,刀刃刮过表面时发出砂纸摩擦声——至少30%的木屑含量。卡尔蜷缩在射击踏台上,将面包碎屑混着雨水往嘴里塞,少年腕间凸起的尺骨在皮下清晰可见。

“都过来!”古特曼突然压低声音,从内袋掏出个锡盒。十二双眼睛在火光中骤然发亮,首到看清盒子里是团灰绿色的糊状物。”柏林科学院推广的'爱国苔藓粉',“排长用指节敲了敲盒盖,“每人领十克,和着雨水吃。”

冯森林的现代记忆在胃部翻腾。他清楚记得这是1916年4月德国化学家发明的代食品,用石松孢子混合橡树皮制成。当埃里希将分配到的粉末倒进嘴里时,剧烈的咳嗽声立刻在战壕里此起彼伏。

“报告!”通信兵喘着气从交通壕钻出,递来的文件袋上盖着师部紧急印章。古特曼扫了一眼就甩给冯森林:“你去处理。”展开的油印命令上,师长花体签名旁赫然列着最新补给标准:每人每日面包配给降至200克,禁止军官私藏野战厨房食材。

冯森林捏着命令书的手指微微发白。战壕拐角传来金属碰撞声,伯格中士正带人清点刚运到的“新型防寒装备“——所谓羊毛袜实为粗麻布浸染煤焦油,靴底夹层用沥青黏着纸板。他抽出配发的P08手枪检查弹药,连黄铜弹壳都换成了镀铜钢板。

“长官...“卡尔抱着双肘蹭过来,少年呼出的白雾里带着酮体的酸味,“他们说您读过慕尼黑军校的给养课...真的没有别的办法吗?”冯森林望着战壕外铁丝网上凝结的夜霜,突然抓住少年手腕——皮肤下的脉搏每分钟竟高达120次,这是长期饥饿引发的心动过速。

尖锐的哨声突然撕裂夜空。冯森林条件反射地扑向射击位,却发现是运输队骡马受惊的嘶鸣。三匹瘦骨嶙峋的牲口正在泥潭里挣扎,它们背上驮着的“重要物资“散落一地——全是印着红十字的棺材板,这些刷着防腐涂料的松木,即将成为D连新的燃料来源。

“排长命令收集所有金属制品!”伯格中士踢着个铁皮桶沿战壕吆喝,“纽扣、皮带扣、餐具...“冯森林解下自己M1895式军官佩剑的铜制护手时,突然意识到这项命令背后的恐怖现实:德国金属储备己枯竭到需要回收军服配件的地步。

月光照亮了古特曼排长的侧脸,这位参加过马恩河战役的老兵正用军刀削切棺材板。刀刃刮擦木料的沙沙声中,冯森林听见他喃喃自语:“...国内来信说连教堂铜钟都熔了...下次运来的怕是阵亡通知书的封蜡...“

凌晨换岗时,冯森林在观察哨发现了诡异的一幕:埃里希跪在积水坑前,就着月光用刺刀搅动浑浊的液体。少年脖子上挂着个铁罐,里面装着从弹坑刮来的青苔——这是战壕里最新流行的“野菜汤“。当冯森林走近时,新兵慌张藏起的右手掌心里,赫然躺着半只被碾碎的蚯蚓。

---

第三节 跨越时空的窥视

煤油灯芯爆出最后一点火星时,冯森林正借着飘摇的光晕核对弹药清单。作为三排副排长,他必须在天亮前将残缺的Gew98步枪零件拼凑成三支可用武器——这个月补充的新兵里,竟有西人分不到制式步枪,只能携带缴获的勒贝尔M1886上战场。

“Unteroffizier Feng?”传令兵沾满泥浆的靴子停在掩体入口,递来用油纸包裹的物件,“古特曼排长让您检查这个。”

泛黄的《慕尼黑军事学院地形测绘手册》从纸包滑落,书页间夹着张手绘地图。冯森林的瞳孔猛地收缩——这是他在现代军校图书馆见过的1918年索姆河战区图,此刻却用1916年4月的战壕布局作为底图。铅笔标注的德军防线在亚眠方向突兀断裂,与记忆中最终崩溃的“皇帝攻势“撤退线完美重合。

掩体外的咳嗽声突然变得密集,新兵埃里希蜷缩在弹药箱堆成的“床铺“上,剧烈颤抖的身躯震落了墙上挂着的M1915堑壕盔。当冯森林伸手扶住即将倾倒的煤油灯时,灯罩内侧浮现出密密麻麻的德文刻痕——那本该出现在两年后的战壕艺术品,此刻却清晰刻着“1918.11.11“。

“您也看见了?”古特曼排长幽灵般出现在掩体拐角,布满血丝的眼睛盯着扭曲的灯罩。这位参加过马恩河战役的老兵解下腰间镶银的军官佩剑,剑柄处巴伐利亚狮纹章正在渗出黑色黏液。”自从上月在弗勒里村挨过那发未爆弹,这些东西就缠上我们了。”

战壕深处传来法语咒骂声,冯森林抓起鲁格手枪冲出去时,正撞见卡尔举着工兵铲发抖。少年脚下躺着半截法军Adrian头盔,锈蚀的金属表面布满弹孔,但内衬皮革却新鲜得像是昨天刚鞣制完成。

“它...它是从泥里长出来的!”卡尔的声音带着哭腔,“我挖排水沟时,这鬼东西突然顶开三具我军尸体!”冯森林蹲身查看,头盔内用鲜血写着潦草的遗言——“Pour la victoire finale 1918”(为了1918年的最终胜利)。

尖锐的哨声撕裂夜空,古特曼排长突然用剑尖抵住冯森林咽喉:“你到底是什么人?上周补充兵名单根本没有巴伐利亚军校生!”老排长另一只手展开被血浸透的信纸,冯森林认出那是自己烧毁的“情人来信“残片,此刻却拼凑出完全陌生的字句:“...注意1918年流感...“

炮弹呼啸声由远及近,掩体在爆炸中剧烈摇晃。当冯森林挣扎着爬起时,发现古特曼的佩剑正插在坍塌的沙袋墙上,剑身浮现出类似无线电波形的诡异纹路。老排长瘫坐在角落喃喃自语:“昨天医疗队运来的尸体...有具骷髅戴着你的兵籍牌...“

黑暗中有金属碰撞声响起,冯森林摸到半箱M1915木柄手榴弹。本该崭新的武器表面布满绿色铜锈,保险栓上系着的布条用未来才会普及的哥特体印着“小心毒气——1918.3.21“。当他试图拆解引信时,指尖传来纸张触感——弹体内填塞的竟是从《柏林日报》撕下的1918年讣告版。

黎明的雾气漫进战壕时,冯森林终于明白这场饥饿战争最可怕的真相:他们不仅是历史的参与者,更是被无数时空观测者圈养的标本。每个弹孔都是窥视孔,每具尸体都是显示屏,而索姆河畔腐烂的土壤里,正生长着不属于这个时代的记忆菌丝。



    (http://www.220book.com/book/JO9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在一战索姆河战场,被直播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JO9J/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