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风波方歇,火宴坊人气正盛,沈如意却并未沉醉其中。
她坐在铺子后院,手中翻着新制的账册,目光沉静如水,心中却己有所筹谋。
“县城只是试刀石,真正的生死局——在京城。”
她喃喃低语,刚合上账册,一道熟悉的身影便从影壁后转了出来。
“沈姑娘。”是那位兵部来的使者,江慎之。
今日他不再穿灰袍,而是一袭墨蓝官服,腰佩银章,神色肃然。
他拱手道:“恭喜沈姑娘。火宴坊辣酱己被列为军需调味,圣上特旨召见,三日之内,进京入面圣。”
话音刚落,他从怀中取出一卷金边圣旨,外封的红绫还带着龙纹。
院中众人惊愕不己,香草更是眼睛瞪得圆圆的:“如意姐,你……你这是要当朝面见皇上了?”
沈如意却未急着接旨,而是轻声问江慎之:“为何此时?为何是我?”
江慎之眼中闪过一抹意味不明的光:“因为你敢走出县城。”
他顿了顿,忽地低声补上一句:“更因为你曾救过的人。”
沈如意心头一跳,却不动声色,只拱手接过圣旨,缓缓展开。
金字黑印,正是皇上亲笔——
“特召沈氏如意入京,呈乡品进御膳之用,并议商事。钦此。”
她抬头望天,清风拂面,心头却知——这一步,要慎之又慎。
**
夜里,她坐在屋内翻看随身册子,旁边香草小声问:“如意姐,你真的要走吗?火宴坊这才刚稳定……”
沈如意停笔,说:“稳定只是暂时,不进则退。若想火宴坊不只是一家铺子,而是要进千家万户,就得走出去。”
香草点头,却仍然眼圈发红。
**
这一夜,沈如意未眠。
她坐在灯下,将一只小坛辣酱仔细包裹在包袱里,又写下一封信,压在桌角。
火光微跳,她喃喃:“娘,若你在天有灵,保佑我进退从容,不辱沈家之名。”
**
第二日清晨,风起。
一辆墨绿官车缓缓驶出沈家庄,众人目送车队远去。
她身后,沈大宝抱着酱坛子,重重一捶地:“老天爷,你要是让她受委屈,我就天天给你灌辣酱!”
众人又哭又笑,而远方那车轮辗过尘土,己向京城而去。
福麦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初春的风仍带着些寒意,沈家庄却是热闹非常。辣酱作坊火力全开,铺子日进斗金,村人们一边搬坛装酱,一边笑谈着自家今年要盖新屋、换新被褥。
沈如意正在作坊内验收今日的成品,一名快马突至,尘土飞扬中,带来一纸圣旨。
“沈家庄掌作坊沈如意接旨——”
周围人顿时跪了一地,沈如意虽一惊,却不慌,镇定接过圣旨。只见那宣旨内侍尖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前辅国侯之子萧知晏,因边关之战护国有功,功过相抵,赦令回京,另择任用……”
沈如意手指微颤,不动声色。
“……萧将军有言,感于沈氏救命之恩,特命宫廷御史赐谢于沈家,钦此。”
谢礼是一箱上等锦缎、一百两黄金、一坛青釉龙纹辣酱坛——看似寻常,却让沈如意愣了愣。
那坛酱,分明是她亲手做的“火宴镇酱”,但坛底刻有一行细小花体字:“你若来京,可凭此物,见我。”
香草看着酱坛:“这是萧大人留的?”
沈如意笑而不语,轻轻抚过那坛盖子,眼神仿佛越过千山万水,看见那个当初在村头挑水修井的男人。
**
深夜,沈家老屋灯火未熄。
沈老太披着棉衣靠在炕头,问道:“如意,那萧公子,怕不是个凡人吧?”
沈如意点头:“他不是,但也不是我们的麻烦。我救过他,他现在帮我,所以现在是我们要不要进那一扇门的问题。”
“那你想好了吗?”
沈如意垂眸,望着那坛子:“是该去看看了,这酱是我的本钱,也是我的命,我倒要看看,这京中宫门,值不值我走一遭。”
**
几日后,沈如意带上江慎之、香草和大宝,整顿妥当,出发进京。
村人们自发相送,几十人挤在村口,送行队伍热热闹闹。
赵秀才躲在人群后,看着那一车车辣酱、那神采飞扬的沈如意,脸色铁青。
沈如意最后回望了一眼,目光在众人之间一扫而过,落在赵秀才身上——她未说话,只是轻轻一笑,那笑容里胜过千言万语。
风起时,她跨上马车,朝着那遥远的京城,一路而去。
**
车队渐行渐远,沈家庄百姓却久久未散。
沈老太抬头望着天边,喃喃道:“我孙女,这是真的……要入京了。”
**
(http://www.220book.com/book/JO9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