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市口,春风微扬。
三日前才因联姻风波被围得水泄不通的火宴坊,如今又一次被围满。
但这一次,不止百姓,还有诸多小商、街头说书人、甚至是三大商会的“游探子”——他们听说了一个消息:
火宴坊要全国扩张。
此言一出,如惊雷滚地。只是一个个京城刚爆火的女掌柜,竟敢言之凿凿,要走出京中、布局全国?
“这是妄想吧?”
“她一个女子,凭什么分号开到外省?”
“杜家都不敢这么做,她沈如意真把辣酱当黄金卖了?”
质疑声越聚越多。
这日正午,沈如意一身玄衣火纹,缓步登上火宴坊门前搭起的高台。
香草拦不住:“姐,您真要当众回应?这火太大了……”
她眼神坚决,“火越大,越得迎上去。”
她一步步走上去,台下万目齐聚。
沈如意环顾人群,朗声开口:
“数日前,有人问我三件事。”
“第一问:你不过是乡下来的小户女,凭什么在京中立足?”
她展袖,身后揭下一张红纸:“这是我火宴坊至今账册,半年盈利一万三千两,皆来自辣酱,皆有税据为凭。”
“我沈如意,不靠婚姻、不靠裙带,只靠手艺与诚信,立足京中。”
台下一片哗然,有人惊叹,也有人哼冷:“账册谁不会做?”
她却又揭下一纸:“这是大理寺官司厅盖章的认证税票,京中火宴坊历次纳税,按例翻倍,皆入国库。”
“谁若质疑,可入大理寺公堂,与我对簿。”
掌声在沉默中炸开,有人己是佩服:“果然女中豪杰。”
沈如意继续:
“第二问:你要开分号,可有本事支撑?可有人愿信你?”
她抬手,身后高台打开布幕,一块布图展出:
“火宴分号地图”
上面己标出五地:江宁、洛阳、济南、宣州、灵川,皆是她前期铺设人脉、种植原料、货物流通的重点城镇。
更有旁边竖立榜单,五城本地股东名单清晰列明,全为女商、塾师遗孀、或是曾参与辣酱车摊的街头小贩。
“我所开之分号,不靠权贵,只选平民。”
“她们的本金,是几两银子,她们的胆气,是撑起一个家。”
“你们问我有没有人愿信我?”她轻轻一笑。
“我信她们,她们,也信我。”
这一刻,掌声不再只是来自围观百姓,连不少原本不屑的商贾,也微露敬色。
“第三问——”
她声音一顿,眼神扫向人群中那些躲在人后、头戴幞头、衣饰讲究的“探子”。
“你要在京中做大生意,敢不敢接宫中供应?敢不敢接外省货运?你一个小户女,怎敢碰皇商地盘?”
沈如意缓缓抬手,取下腰间那块金红牌匾。
——“宫廷副供”
贵妃赐的。
“火宴坊己为副供。”
“而今,我正筹备‘火宴义仓’,将以义仓为载,联络各地商户、良田余粮,凡遇水患灾年之地,我自愿派人送粮、以供民需。”
她字字如铁,“我所开火宴,不止为利,也为百姓多一口饭吃。”
这番话,震动人心。
台下一时鸦雀无声。
忽有人哽咽道:“我家就是宣州人……前些时断粮,是这火宴坊送来米粮。”
再下一刻,掌声如潮水,街口鼓声擂起,商户纷纷上前递帖,愿与火宴合作分销之意——一日之间,“火宴全国”从传言,变作了真实的京城商潮。
当天夜里,萧晏自兵营归来,立于高楼之上,望着人潮涌动的火宴坊,轻轻笑了。
沈如意——你一次次,真的做到了。
他忽而沉下眉,望向街角某处藏身的“云来庄”探子,以及那辆悄然驶过的楚家马车。
风起了,局也起了。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农门商女田里种出侯夫人(http://www.220book.com/book/JO9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